简介:每天更新各类实用原创摄影技巧、教程心得,让你轻松入门
幺兽侃车
比亚迪海豚智驾版作为10万级A0小车,智驾表现越级但仍有局限。其DiPilot 10系统在常规路况下展现老司机般的平顺性,全速域跟车线性,应对加塞反应及时,但面对施工锥桶等非常规障碍物时识别较晚,未标线道路方向盘频繁修正,斜列式车位自动泊车成功率低。 座舱方面,12.8英寸中控屏流畅但空调操作需进二级菜单,空间优于同级(180cm身高后排一拳半膝部空间),但座椅偏短影响长途舒适性。CLTC 420km续航实际可达380km(七成市区),但30%-80%快充需半小时,慢于竞品。 底盘调校侧重操控,后扭力梁过减速带较颠但过弯稳定。配置上以L2智驾换取部分舒适性减配(如副驾电动座椅、硬塑料门板)。 我的结论:适合追求智能化的城市代步需求,但长途舒适性和续航要求更高者建议考虑更大车型。
我近期试驾了比亚迪海豚智驾版。这款被官方称为“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A0级小车,实际表现如何?经深度度体验,我的结论是:它在智能化上确实有越级表现,但也存在一些A0级车型难以避免的局限性。...查看全文
2025款捷途山海T2作为15万级中型插混SUV,核心优势在于空间实用性与高性价比。其1.5T混动系统综合油耗仅5.8L,纯电标称续航120km(实测开空调约95km),但亏电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噪音明显,中段加速响应偏弱。空间表现突出,180cm乘客后排腿部余两拳,580L后备箱实用,但座椅偏硬且靠背不可调。配置方面L2辅助驾驶、座椅加热等诚意足,但360°影像清晰度一般,内饰接缝工艺有待提升。底盘调校偏舒适,转向轻盈,快充30%-80%仅需25分钟。 言而简之,这款车比较适合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家庭用户,尤其限牌城市,但对驾控质感和细节品质有更高要求者需权衡。总体是一款无明显硬伤但需接受小妥协的均衡之选。
2025款捷途山海T2在15万级中型SUV市场中表现均衡,空间实用性和配置丰富度是其核心优势,但细节体验仍有不足。经过几天的测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车到底值不值?动力平顺,续航无焦虑山海T2搭载的1.5T混动系统是亮点,我试驾山海T2这套...查看全文
2025款丰田普拉多以复古方盒子造型回归,融合LC70经典元素与现代LED灯组,但棱角设计导致高速风噪明显。4915mm车长、2850mm轴距及出色接近/离去角保障越野性能,但1.9米车高需注意城市限高。内饰强调实用性,硬塑料材质和反应滞后的10英寸车机系统拖累豪华感,仅配备基础驾驶辅助。动力搭载2.4T混动+8AT组合,平顺但爆发力不足,市区油耗达15L/100km。全时四驱与差速锁在河滩测试中表现可靠,但悬架行程在极限攀爬时稍显不足。总体而言,普拉多延续了硬派越野的可靠性优势,但在智能化、燃油经济性和公路驾驶质感上缺乏突破,适合注重越野性能而非科技体验的用户,完美诠释了"稳妥至上"的产品哲学。 因此我认为普拉多的价值在于“不求惊艳,但求稳妥”。它的优缺点都很鲜明,而最终是否值得入手,取决于你对“硬派越野”的真实需求。
这是一款长期活跃在硬派越野领域的经典车型,丰田普拉多的每一次换代都备受关注。2025款普拉多带着全新的设计和升级的技术登场,它能否延续“越野标杆”的称号?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来聊聊它的真实表现。外观与设计:复古与现代的平衡在我看来,202...查看全文
魏牌蓝山DHT-PHEV作为中大型家用SUV,展现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质。其5.1米车长带来可观空间:第二排腿部宽裕,但第三排坐垫偏低导致大腿支撑不足,满载时后备厢仍需取舍。动力调校以平顺为主,1.5T DHT混动系统缺乏爆发力却胜在省油(综合6.2L/100km),153km纯电续航满足日常,但亏电时发动机噪音明显,快充需半小时(30%-80%)。配置方面,座椅舒适功能、小桌板、冷暖箱等家庭向设计齐全,但冷暖箱效能一般且侵占空间,车机系统层级复杂需适应。NVH表现中规中矩,高速风噪控制良好,急加速时发动机声明显。这款车适合追求空间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家庭用户,在舒适与能耗间取得平衡,但对驾驶激情或豪华质感有要求的消费者可能需要另作考虑。
每逢假期,阖家出游总是绕不开“开哪辆车”的讨论。我深知一台合格的家庭用车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空间要灵活,乘坐要舒适,长途驾驶不疲劳,还得兼顾经济性。最近深度体验了魏牌蓝山DHT-PHEV,这台主打"全家舒享"的中大型SUV,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查看全文
Model 3被誉为“电动时代的3系”,其操控表现充满矛盾。转向极其灵敏,车头响应迅捷,低重心和精准底盘让它在弯道中表现犀利,18米绕桩成绩甚至优于丰田86。但电子助力过度过滤路面反馈,方向盘缺乏沟通感,极限状态下ESP介入粗暴,中断驾驶节奏,削弱了人车互动乐趣。 动力响应是电动车的强项,瞬间扭矩输出碾压燃油车,但动能回收的拖拽感影响弯道流畅性。底盘调校兼顾舒适与支撑,但面对破损路面时略显生硬。激烈驾驶下续航打折明显,实际续航仅为CLTC数据的65%左右。 Model 3的操控更像科技产品而非机械玩具,精准却少了传统燃油车的细腻反馈。它提供高效的驾驶快感,但电子化调校冲淡了原始驾驶乐趣。选择它,意味着在科技与机械质感之间做出取舍。
在我试驾过三十多款标榜"操控"的电动车后,发现特斯拉Model 3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它被粉丝称为“电动时代的3系”,但也有人吐槽它“内饰毛坯”。这次我重点体验了它的弯道表现,结论是:或许这就是电动时代的悖论--Model 3用科技重新定...查看全文
阿维塔06设计惊艳,低趴车身、流畅线条和标志性LED灯带带来超高回头率。动态表现上,双电机四驱版加速快(零百3.9秒),电门线性,城市跟车从容,但电量低于30%时动力衰减明显。底盘偏运动,过弯稳但滤震偏硬,过减速带需减速。 CLTC续航600km,城市工况约500km,高速续航掉电较快,快充30%-80%需20分钟,能耗优化有待提升。车机搭载鸿蒙系统,偶发卡顿,自动泊车对复杂车位识别不佳。内饰高级但细节欠妥,隐藏式门把手冬季易结冰,中控触控键易误触,手套箱操作繁琐。 优点在于驾驶乐趣足,指向精准,动力响应快,颜值吸睛;缺点则是实用性妥协较多。适合追求个性与驾控的年轻用户,建议试驾后再决定。车无完车,适合自己最重要。
当我第一次见到阿维塔06时,确实被它的设计惊艳到了——低趴的车身、流畅的线条,还有那条标志性的LED灯带,开在路上的回头率超高。但我想说这台车并非完美无缺,经过几天深度体验后,我总结了一些亲身体验的优缺点。动态表现:快且稳动力表现确实让人满...查看全文
作为一款长期占据微型电动车销量榜首的车型,五菱宏光MINIEV的每次改款都牵动不少消费者的心。2025款新车上市后,我第一时间试驾了这款车,结论很明确:它适合特定人群,但未必是所有人的最优解。...查看全文
2025款五菱宏光MINIEV延续低价策略,基础版售价4万元内,车身小巧灵活,适合短途代步及老旧小区用户。提供120km和170km两种CLTC续航版本,城市通勤实测续航达成率85%-90%,满足30公里内日常需求。但悬挂偏硬、隔音一般,时速超60km/h胎噪明显,且全系无快充,慢充需6.5小时。基础款缺安全气囊和空调,智能化配置简单。 MINIEV精准定位“低成本解决刚需”,适合预算有限、充电便利的买菜接娃场景;若追求舒适性或长途出行,同价位燃油二手车或增程式电动车更合适。2025款未大幅升级,但守住价格与续航底线,核心价值仍是“够用”。建议按实际需求选择,勿盲目跟风。
2025款星纪元ET于4月19日在广州上市,定位豪华大五座SUV,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共46项升级,以20万级定价主攻中高端市场。 空间与舒适:车身尺寸4955×1975×1698mm,轴距3米,舱内空间3.45m³,后备箱容积546-1835L。座椅对标奔驰S级,配备零重力副驾、23扬声器音响及图书馆级静音技术(驻车噪声38.7分贝)。 动力性能:增程版WLTC馈电油耗5.2L/100km,综合续航1615km;纯电版最高续航760km,支持420kW超快充(11.5分钟补能475km)。底盘采用双叉臂+空气悬架+CDC减振,转弯半径仅5.65米。 智能安全:搭载双Orin-X芯片(508TOPS)和30颗传感器,支持高速NOA及300城城市辅助驾驶。车身高强度钢铝占比88%,车顶抗压11吨,电池通过严苛测试,完成31.9米高空坠落试验仍保持安全。 市场定位:以越级配置竞争问界M7、理想L7等车型,强调空间与底盘技术优势。实际体验待验证,建议消费者结合试驾和口碑评估。
4月19日,2025款星纪元ET在广州正式上市。新车定位豪华安全大五座SUV,提供黄金增程及纯电两大动力系列,并在舒适、安全、智能等五大维度完成46项升级。以20万级定价切入市场,星纪元ET试图为用户带来越级体验,进一步推动星途品牌在高端新...查看全文
在我实际体验比亚迪的车机交互时发现其语音控制和手势操作的联动存在明显割裂。虽然语音识别准确率尚可,但手势操作仅限于基础指令如切歌或调节音量,两者缺乏深度协同。更让我困扰的是,当同时使用两种方式时系统会出现识别冲突,反而降低了操作效率,这种看...查看全文
第一次接触方程豹钛3时,它的定位让我有些好奇——既不是纯硬派越野,也不像城市SUV那样“柔软”。这次试驾的重点是它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双电机四驱,实际表现如何?我用一天时间找到了答案。...查看全文
比亚迪车机交互体验报告:语音与手势联动存短板 语音控制:识别率高,唤醒快,嘈杂环境下表现稳定,但连续指令处理能力较弱,复杂指令需分步执行,方言支持有限,期待OTA优化。 手势操作:方向盘按键和悬浮屏手势(如双指切歌)识别准但功能少,仅五种预设且不可自定义,学习成本高,稳定性优于新势力但扩展性不足。 联动问题:语音与手势割裂,缺乏深度协同。例如导航时语音输入后无手势缩放建议,多任务操作易卡顿(如倒车时调影像+语音调空调),效率反降。 总结:基础功能扎实,适合求稳用户,但联动设计流于表面,未达到“1+1>2”效果。需优化系统整合度,提升多模态交互默契,方能对标新势力标杆体验。
方程豹钛3定位介于硬派越野与城市SUV之间,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悬架和双电机四驱,实际表现有亮点也有妥协。 动态表现:稳中带“钝” 云辇-C悬架在铺装路面过滤细碎振动干脆,过减速带车身稳定,但长波路面仍有轻微抛跳感。官方称阻尼调节速度快50%,但体感差异不大。双电机四驱起步迅猛,但高速后段加速偏柔和,动力响应略显保守。悬架对连续起伏路反应稍慢,舒适性与运动性平衡得不够细腻。 越野能力:轻度够用 31°接近角和35°离去角优于同级,电四驱响应快,单轮打滑时电子限滑能迅速锁止。但200mm离地间隙和电池布局限制了通过性,面对深坑或尖锐石块需谨慎,不适合高强度越野。 细节体验:实用但有短板 前排座椅包裹性佳,长途驾驶舒适,但后排靠背偏直,影响乘坐体验。车机逻辑清晰,但语音助手偶有识别失误。能耗表现中规中矩,城市综合油耗约5.6L/100km,纯电续航达成率85%左右,冬季可能进一步打折。 总结:理性之选 钛3适合追求城市通勤兼顾轻度越野的用户,云辇-C和电四驱提供了足够的实用性,但底盘调校偏硬,隔音一般,高速性能与极端地形通过性并非强项。若追求极致性能或硬派越野,仍需观望。
大众朗逸作为一款常年占据销量榜前列的家轿,它的每一次更新都备受关注。这次,我们抛开品牌光环,从实际体验出发,看看它的智能配置和外观设计是否真的能打动消费者。颜值:耐看为主,缺乏设计感我觉得朗逸的外观虽然延续了大众家族化设计,但线条比老款干练...查看全文
大众朗逸作为销量常青树,其均衡性备受家庭用户青睐。外观延续大众家族设计,中网与大灯贯通拉宽视觉效果,LED大灯辨识度不错,但整体风格偏稳重,缺乏个性。低配车漆质感一般,轮毂设计也较保守,与同价位国产车相比略显平淡。 智能配置方面,MOS 3.X系统支持CarPlay/CarLife,但界面老旧,语音识别不够精准。无线充电位置合理但速度慢,驾驶辅助系统表现参差不齐——ACC跟车稳定,但车道保持介入生硬。相比国产竞品的丰富配置,朗逸的科技感稍显不足。 动态表现上,1.5L自吸版本城市通勤够用,但高速超车需提前准备动力。底盘调校展现大众功底,滤震干脆,但后排颠簸感明显。隔音在中低速表现尚可,粗糙路面胎噪较为突出。 总体而言,朗逸适合注重实用性的用户,其油耗经济(实测约6.2L/100km)、保值率高(三年超60%)是核心优势。但若追求科技配置或驾驶激情,同价位国产车型或许更具吸引力。建议消费者根据需求权衡,务实之选可考虑朗逸,追求个性则需多对比试驾。
小鹏MONA作为一款面向年轻人的新能源车,凭借流畅线条、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元素吸引眼球,但实际表现喜忧参半。续航方面,官方515公里标称里程在城市通勤中仅能实现400公里左右,高速工况下续航打七折,且快充功率常达不到宣传的30%-80%仅需25分钟的水平,充电桩信息准确性也有待提升。 驾驶体验上,0-60km/h加速轻快适合城市代步,但底盘调校偏舒适导致过弯侧倾明显,高速时风噪胎噪较突出。车机系统虽流畅,但功能入口较深。空间方面,溜背造型影响后排头部空间,后备厢装载大件物品需精心规划。 总体而言,MONA适合注重颜值和城市通勤的年轻用户,其设计感和智能化表现突出,但长途续航和驾驶质感存在短板。在15万级市场中性价比尚可,但若对实用性要求较高则需谨慎考虑。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选车也不例外。作为一款主打年轻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小鹏MONA的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流畅的线条、简洁的前脸、隐藏式门把手,处处透露着科技感。但我更关心的是它的实际表现,尤其是续航能力,因此在试驾后,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它的...查看全文
在一众热度颇高的纯电轿车中,极氪001在智能驾驶和底盘质感上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最近,我体验了它最新的OTA升级版本,发现其智驾能力有了小幅优化,而底盘表现依旧扎实。下面结合我的实际体验,聊聊它的优缺点。...查看全文
极氪001最新OTA版本在智驾和底盘表现上有所优化,但仍有提升空间。高速NZP变道更果断,加减速线性,但城区表现一般,无保护左转和加塞场景需频繁接管,紧急制动偏软。底盘调校出色,空气悬架滤震高效,过弯支撑力强,但舒适模式后排体验一般,运动模式路感过强。 双电机版实际续航约500公里(CLTC 675公里),800V超充10%-80%仅需25分钟,但第三方快充兼容性差。车机偶有卡顿,适合注重驾驶质感的用户。若追求全场景高阶智驾,建议还是再等等后续升级。
问界M8定位中高端SUV,预售35.98万起,优缺点鲜明。设计偏向稳重商务,气场足但缺乏新意,内饰用料扎实但布局传统。华为鸿蒙车机是亮点,15.6英寸中控屏流畅度高,但自动驾驶辅助偏保守。增程版CLTC续航超1500公里(实际待测),动力调校舒适,底盘滤震好但操控一般。3105mm轴距保障第二排空间,第三排仅适合短途。相比理想L8、蔚来ES7等竞品,M8品牌溢价稍弱,但华为技术加持和扎实工艺形成差异化优势。适合注重智能生态和实用性的家庭用户,若定价下探或增权益将更具竞争力。总体而言,产品力符合定位,但设计保守和空间局限性可能影响年轻消费者选择。
问界M8作为一款定位中高端的SUV,预售价格一公布就引发了不小的讨论——35.98万起的售价,究竟能带来怎样的产品实力?最近我仔细研究了这款车的配置和实际表现,结合部分公开数据,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它的优缺点吧。...查看全文
吉利银河E8近期完成配置升级,智驾系统全系标配,高速NOA功能在车流较少时表现稳定,但复杂路况仍需频繁接管,与特斯拉FSD仍有差距。顶配激光雷达夜间识别能力出色,但性价比一般。动力表现亮眼,后驱版加速线性,破百5秒多,但悬挂偏舒适,过弯侧倾明显。冬季续航缩水严重,标称700km实际约500km,800V快充10分钟可充至80%,缓解续航焦虑,但快充桩覆盖率不足。 45英寸大屏视觉效果震撼,但反光严重,位置偏低影响视线与安全。底盘较低(约13-14cm),通过性受限。车机系统偶有卡顿,操作逻辑待优化,人机工程学也有提升空间。 最后总体来看,银河E8在智驾、动力和续航方面表现突出,但软件调校与细节体验仍需完善。适合注重性能与科技的消费者,若追求完美体验,建议谨慎考虑。
最近吉利银河E8完成了一波配置升级,这次调整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升级后的它到底实力如何?最吸引我的是它的智驾系统全系标配,特别是高速NOA功能。...查看全文
作为一款豪华品牌的纯电车型,宝马i3降价到20万左右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但这个价位下,它到底是物超所值,还是仅仅卖个“宝马标”?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来聊聊它的真实表现。...查看全文
宝马i3降价至20万区间引发关注,其表现究竟如何?外观延续家族设计,封闭格栅搭配蓝色饰条凸显新能源身份,内饰豪华但车机本土化不足,后排地台隆起影响舒适性。动力方面,286马力实现6.2秒破百,电门调校线性,底盘滤震扎实,保留宝马操控基因,但转向偏轻且动能回收拖拽感较强。配置基础够用但高阶功能需选装,智能化逊于同价位国产车型。优势在于品牌溢价、驾驶质感和售后体系,劣势体现在智能化、后排空间和快充速度。适合注重驾驶质感与品牌价值的用户,若追求智能化与续航则建议考虑国产车型。降价后的i3是"务实版"宝马,性价比取决于需求侧重。
听说埃安RT激光雷达版的智驾系统虽在跟车的流畅度上媲美老司机?它真能做到和人类驾驶一样自然吗?经过我的实际体验,发现它距离真正的"人类驾驶自然感"还有待提升。...查看全文
这次试驾的埃安RT激光雷达版智驾系统在结构化道路表现亮眼,但复杂场景仍存短板。实测显示,其第二代激光雷达在高速场景下对200米外障碍物识别精准,跟车加减速线性流畅,施工路段锥桶识别出色。然而,老城区五岔路口等复杂路况下系统易犹豫,斜列式车位泊车失败率较高,暴露出拟人化驾驶的局限性。 在硬件方面,CLTC续航520km,实际综合续航约550km,30%-80%快充需20分钟,属主流水平。优势在于底盘调校舒适、座舱交互流畅(支持多指令语音),但激光雷达潜力未完全释放,窄车位识别不如竞品,A柱视野和后排设计也有优化空间。 最后我的结论是,该车适合高频高速通勤用户,城区智驾建议观望算法迭代。推荐中配版本,高配激光雷达溢价需根据路况谨慎选择。
“插混车跑高速油耗现原形?”——这类话题在汽车圈里并不新鲜。但作为长期测评新能源车的从业者,我发现许多结论往往一刀切。最近试驾了吉利银河L7,它的高速表现让我对插混车型有了新认识。高速油耗实测:比预期更稳我驾驶测试了银河L7的高速续航表现,...查看全文
吉利银河L7在高速实测中表现亮眼,搭载1.5T发动机和3挡DHT Pro变速箱,以120km/h巡航时油耗仅5.8L/100km,优于部分合资插混和传统燃油车。3挡变速箱优化了发动机工况,减少高转噪音,但车速超过130km/h后油耗会升至6.5L左右。 优点是:动力充沛(287kW综合功率),高速超车轻松;纯电续航115km(CLTC),长途加油便捷,适合充电不便的用户。 缺点也不少:亏电爬坡时发动机噪音明显;后排座椅偏硬,地台略高,长途舒适性一般。 总的来说,插混车高速油耗未必差,关键看技术调校。银河L7适合追求低油耗且不想牺牲动力的用户,但年均里程低的用户需权衡购车差价与油费节省。
配置升级,动力缩水的新款思域外观微调,内饰布局不变,但入门版标配10.2英寸液晶仪表和9英寸中控屏,性价比提升。不过用料依旧一般,硬塑料较多,座椅偏硬,舒适性不如轩逸。 动力方面,虽然标称峰值扭矩仍为240牛·米,但实际驾驶感受明显变弱,转速响应迟钝,高转乏力,80km/h后再加速推背感减弱,CVT变速箱反应迟滞,运动模式仅拉高转速而无实质提升。底盘调校依旧扎实,过弯支撑性好,但动力疲软影响了整体驾驶乐趣。隔音仍是短板,高速风噪明显。 优点:配置下放,性价比高;底盘稳健;油耗优化。 缺点:动力体验降级;隔音差;后排空间一般。 总结:新款思域以配置吸引眼球,却在动力上妥协,适合家用代步,但对驾驶质感有要求的消费者建议试驾后再决定。
本田思域一直是紧凑级家轿里的“网红”,运动底子不错,性价比也还行。这次新款上市,入门版配置看似很香,但我仔细研究后发现,动力居然悄悄“缩水”了?因此,在我对比新旧款后,现在来跟你们聊聊真实感受。...查看全文
上周,我在零跑体验店第一次见到B10实车时,第一反应是:"这车尺寸和理想L7差不多,价格却只要一半?" 标配激光雷达、城市NOA,99元预定政策上线一周订单破万,作为长期测评新能源车的从业者,我决定仔细研究这款"半价理想"到底值不值得入手。...查看全文
作为一款定位家庭的中大型SUV,理想L6自上市以来销量一路高歌,迅速成为理想汽车旗下的又一爆款。然而,在消费者追捧的背后,它的续航表现是否真的如宣传般完美?经过一段时间实测,我发现它的优势与短板同样明显。...查看全文
外观中庸耐看,内饰用料中规中矩,座椅舒适性优于德系竞品。车机系统仍是短板,流畅度和互联体验一般。 2.0L+CVT平顺省油,但高速再加速能力偏弱,建议预算充足选2.5L版本。底盘调校均衡,滤震舒适,但操控偏向家用,高速过弯侧倾明显。 后排腿部空间不及迈腾,头部空间受溜背造型影响,后备厢开口较小,满员时中央地台凸起影响舒适性。 这款车适合追求省心、低养护成本及高保值率的务实家庭。若注重科技配置或驾驶乐趣,同价位国产混动或德系车型更优。 最后,总的来说凯美瑞在降价后性价比提升,但配置仍显吝啬。适合“稳字当头”的改善需求,若期待越级体验,需考虑其他竞品。
我试驾过不少号称“改善型”的家轿,但凯美瑞始终是个绕不开的选项。如今终端优惠后,入门款裸车价已跌至12.18w起,这让它成了许多家庭换车的首选。但抛开“口碑滤镜”,它的实际表现是否配得上“改善”二字?我结合一周的试驾体验,聊聊真实感受。...查看全文
零跑B10以"半价理想L7"的定位引发关注,标配激光雷达和城市NOA,预售一周订单破万。静态体验上,2930mm轴距带来宽敞空间(180cm身高后排近3拳),但座椅填充较硬,加热速度慢于蔚来ES6。14.6英寸中控屏比理想L7略小。动态表现中,单电机6.8s加速时增程器噪音明显,底盘滤震优于理想但后排较颠,转向精准度超比亚迪唐。智驾方面,城市NOA应对常规场景尚可,但施工路障需接管;自动泊车标准车位成功率高(9/10),斜列车位表现一般。CLTC续航510km,快充10%-80%需28分钟,配置上中配需选装HUD。建议15万预算用户可关注,但宜观望首批交付表现,尤其零跑OTA速度在C11上曾有提升空间。总体而言,B10以越级尺寸和智驾配置形成错位竞争,但细节体验仍有妥协。
比亚迪唐L以5040mm车身带来实用升级,第三排膝部空间达320mm(180cm身高实测),但七座后备箱仅容20寸登机箱。215KM尊享型1.5T电机80-120km/h加速5.1秒,连续急加速后电池42℃会出现功率限制。新车机流畅(多任务57fps),但语音助手在风噪中易误唤醒。 能耗表现:32℃下纯电续航达成率91%(实际196km),馈电时发动机介入振动明显。底盘家用调校滤震彻底,但快速过弯侧倾比汉兰达多15%。NVH提升显著,120km/h巡航车内62分贝。 21.98万元起售价诚意,但需注意高配才能实现标称续航。相比问界M7/理想L6,唐L在智能交互和底盘质感稍逊,但空间和能耗优势突出,适合家庭用户。不过建议试驾对比后按需选择。
作为汽车测评人,我很少对换代车型抱有太大期待。但当比亚迪唐L的钥匙交到我手上时,这款修长的中型SUV确实让我眼前一亮。经过一周的深度试驾,我想分享一些真实的用车感受。设计:务实主义的胜利实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成熟稳重。...查看全文
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主要升级续航和智驾功能,搭载更大容量磷酸铁锂刀片电池,CLTC续航达430km/510km。实测春秋季城市通勤+高速路况下,续航达成率约85%,但冬季低温续航缩水问题仍需观察。 智驾方面,DiPilot系统支持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等,但弯道表现保守,自动泊车识别较慢,与小鹏G3i等竞品相比略显不足。 优点:续航实用、底盘舒适、内饰做工扎实;缺点:智驾功能平淡、后排靠背偏直、快充功率未升级(峰值80kW)。 最后我的总结是,这款车适合注重三电技术和稳定性的家庭用户,但若追求高阶智驾,建议考虑新势力车型。改款若优化快充和后排舒适性,竞争力会更强。购车者可关注终端优惠。
最近我试驾了热门车型--比亚迪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作为一款主打家用市场的纯电SUV,新车的升级点很明确——续航、智驾功能更完善。不过,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光靠这两点能否打动消费者?经过一番体验,我来聊聊它的真实表现。...查看全文
在奇瑞"混动之夜"盛典上,C级旗舰轿车风云A9持续引爆盲订热潮,自3月18日启动以来,仅23天便斩获35,825台订单,展现强劲市场竞争力。该车搭载鲲鹏超能电混CDM 6.0技术,以44.5%热效率的1.5TGDI发动机、165km纯电续航(CLTC)及1400km综合续航,直接对标比亚迪汉DM等主流竞品,亏电油耗仅4.2L/100km。 外观采用溜背设计,内饰强调豪华科技感,配备8155芯片和L2+智驾,但车机交互稍逊新势力。作为奇瑞风云序列旗舰,风云A9以5018mm车长、3000mm轴距打造宽适空间,但细节做工仍与豪华品牌存在差距。 奇瑞凭借26年技术积淀,以极限测试验证可靠性,推动风云A9冲击40万级C级混动市场。其火爆盲订印证了品牌技术实力,有望在全球新能源赛道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重塑旗舰标杆,科技普惠全球。4月10日,在奇瑞"混动之夜"盛典上,C级智慧新旗舰风云A9持续引爆盲订热潮。这款车型自3月18日奇瑞"智能之夜"启动盲订以来,仅用23天便创下35825台的惊人订单纪录,彰显了中国品牌征战高端市场的强大竞争力。...查看全文
静态体验:奔腾B70凭借溜背造型、掀背尾门和10万出头的起售价吸引眼球,内饰配置看似越级,但细节做工一般,车机反应略卡,后排头部空间受限(180cm+可能顶头)。 动态表现:1.5T+7DCT动力平顺,但中后段加速乏力(0-100km/h 10.2秒),底盘偏舒适,操控一般,高速噪音明显。油耗表现尚可(城市8.5L/高速6.3L)。 配置分析:堆料足(L2辅助驾驶、全景天窗等),但低配缺侧气囊,部分功能体验一般(如自适应巡航保守、360影像画质差)。 竞品对比:相比星瑞,B70空间更大但动力和保值率弱;对比逸动PLUS,行驶质感更好但油耗和售后不占优。 最后我总结这款车比较适合注重颜值、空间且预算有限的用户,若追求动力或精细体验,建议试驾对比竞品后再做决定。
作为一款主打“越级配置”的国产B级车,奔腾B70的销量虽不及吉利星瑞、长安UNI-V等热门车型,但终端10万出头的起售价和溜背造型的“轿跑”设计,确实吸引了不少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车它的表现究竟如何?...查看全文
25款别克君越升级明显,但优缺点并存。外观采用大尺寸格栅和贯穿式尾灯,设计更激进;内饰豪华感提升,配备30英寸曲面屏(高配),空间充裕。动力搭载2.0T+9AT组合,输出平顺但急加速略迟滞,底盘调校偏舒适,转向轻盈,适合城市通勤。实测油耗城市9.5L/高速7L(WLTC标称6.99L)。 科技配置丰富,eConnect系统流畅但菜单复杂,驾驶辅助稳定但弯道居中偶有过度修正。主要不足:高速胎噪明显、储物空间偏小、品牌保值率一般。 总的来说,这款车适合注重舒适的家用群体,建议试驾重点体验底盘和车机,对比需求后再决定。
最近我试驾了很多热门车型,今天我们来一起讲讲全新25款别克君越。这款车在设计和配置上确实有不少升级,但实际体验如何?是否值得入手?下面结合我的感受,聊聊它的优缺点。外观与内饰:豪华感明显提升新款君越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外观设计。...查看全文
比亚迪海鸥智驾版作为城市代步利器,在核心功能上交出务实答卷。实测305km CLTC续航达成91%,30%-80%快充仅需30分钟,满足日常通勤需求。L2级辅助驾驶在拥堵路况表现稳定,但车道保持对模糊标线识别有待提升。"四轮四角"设计带来意外后排空间,但在后排不放倒的情况下后备箱仅容20寸登机箱。在行驶中,55kW电机0-50km/h加速5.3秒,80km/h后电机噪音明显。DiLink车机功能齐全却不够智能,阳光下的屏幕反光问题值得注意。方向盘按键换挡设计存在误触风险。总体而言,这款小车以75分的均衡表现精准击中城市通勤痛点,适合追求经济实用的用户,但对智能交互或高速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可能需要考虑升级预算。
在纯电小车市场,比亚迪海鸥智驾版最近成了我们车评人的"高频测试对象"。经过两周深度体验,这款小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它精准抓住了城市代步的痛点,但在细节上仍留有传统车企的保守痕迹。通勤场景的优等生当我坐进驾驶舱的第一感受是视野开阔,A柱三角窗...查看全文
哈弗二代大狗以方盒子造型、复古圆灯和外露铆钉营造硬派风格,内饰粗犷但硬塑料较多。空间表现中规中矩,后排座椅偏硬,但放倒后接近纯平,适合露营。 驾驶方面:城市灵活,越野有限。像我试驾的这款1.5T前驱版动力城市够用,中后段稍弱,7DCT平顺性一般。底盘调校偏硬,滤震一般,但通过性优于普通城市SUV,适合轻度非铺装路面,脱困能力有限。 配置与油耗:实用但仍有短板 标配L2辅助驾驶、透明底盘等,但车机响应和语音识别有待优化。城市油耗约9.5L/100km,高速7L左右,经济性一般。 最后,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款车比较适合追求个性、偶尔轻越野的人,但城市舒适性和油耗不如主流SUV。建议可以优先考虑四驱版本。
哈弗二代大狗以“轻越野”定位吸引了不少目光,其方盒子造型、粗犷的细节设计,确实让我一眼联想到硬派越野。但作为一台城市SUV,它的实际表现是否配得上这副外表?我来跟大家聊聊经过这段时间的试驾,这款车到底怎么样吧。...查看全文
捷途X70以中型SUV的尺寸和亲民价格瞄准家庭用户,主打空间、油耗和性价比。外观中庸耐看,内饰以实用为主,用料普通但布局规整。2745mm轴距带来宽敞空间,五座版后备箱充裕,七座版第三排适合短途应急。 1.5T+6DCT动力城市够用,高速稍显不足,综合油耗7.92L/100km。配置以实用为主,中配提供倒车影像、定速巡航等,但车机反应和智能体验一般。底盘调校偏舒适,隔音中规中矩,操控感平淡。 优点:空间大、价格低、实用配置全 缺点:动力储备一般、科技感不足 适合人群:预算有限、注重实用的家庭用户 竞品对比:若追求综合产品力,可对比哈弗H6、长安CS75 PLUS等。
在10万级SUV市场,消费者最关心的往往不是炫酷的设计或澎湃的动力,而是空间、油耗和性价比。捷途X70正是瞄准了这一需求,以中型SUV的尺寸和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家庭用户。经过实际体验,我认为它未必是最亮眼的选手,但可以是“经济适用”的选择...查看全文
吉利星愿作为10万级纯电家轿,主打年轻家庭和城市通勤。外观设计简约但辨识度一般,内饰标配10.25英寸屏,材质以硬塑料为主。2650mm轴距提供合格后排空间,溜背造型略影响头部空间,375L后备箱满足日常。中配116马力电机城市驾驶轻快,高速后段稍弱,CLTC续航500km,实测城市开空调约420km,快充30%-80%需30分钟。配置是亮点,L2辅助驾驶、360影像等同级领先,但车机偶有卡顿。底盘调校舒适,隔音中规中矩。需注意品牌保值率、第三方充电兼容性及细节做工等不足。较适合务实家庭用户,若追求品牌或驾驶乐趣可考虑加预算选竞品。
最近试驾了吉利新推出的纯电家轿——星愿,作为一款定价10万级的新车,它瞄准了年轻家庭和城市通勤群体。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度体验,我来聊聊它的真实表现,看看它是否值得入手。...查看全文
在10万级纯电小车市场,五菱缤果的出现让"长续航"和"实用空间"这两个关键词有了新的诠释。作为一款主打城市代步的车型,它是否真能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我带着这个疑问进行了深度体验。...查看全文
作为测评人,我接触过不少新能源车,但星纪元ES第一眼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低趴的车身、流畅的线条,配上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上足够吸睛。不过,车终究是拿来开的,光有颜值还不够。这次我重点体验了它的动态表现和日常实用性,优缺点都很明显。...查看全文
毕竟,许多车型要么偏科于舒适而失掉驾驶乐趣,要么过于追求性能而牺牲日常实用性。近期试驾凯迪拉克CT5后,它给我的印象颇为复杂——这是一台有鲜明性格的车,但未必适合所有人。...查看全文
当技术红利抹平体验鸿沟,汽车终于卸下阶层标签,成为纯粹的生活伙伴。近日,东风汽车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国内汽车文化与工业历史的重要地标。这座博物馆不仅记录了东风汽车56年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篇章。...查看全文
全新哈弗H5以15万级硬派越野定位带来亮点与妥协。它的核心优势在于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高配适时四驱)及可选后桥差速锁,25°接近角+200mm离地间隙轻松应对中等越野路况。但分时四驱需手动切换,我的感受是悬挂偏硬导致长途舒适性一般。 从动力方面来说,2.0T汽油版(224马力)低扭充足但后段平淡,越野时噪音明显;柴油版更适合重载但上牌受限。实测油耗11-13L/百公里,属同级主流水平。 设计以实用为主,实体按键多但硬塑料占比高,车机反应较慢。方正造型提供良好视野,但后挂备胎使尾门沉重,原厂HT胎泥地性能有限。 适合预算有限、需兼顾通勤或轻度越野的人等;不适合追求豪华质感、纯城市代步或极端越野玩家。作为性价比突出的务实之选,其"硬派"标签需理性看待。
越野狂潮来袭!我近期试驾了全新哈弗H5。这款被贴上“硬派越野”标签的SUV,到底有多少真本事?在体验过后,我发现它确实有一些亮眼的升级,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斟酌的细节。越野硬件:底子够硬,但非全无妥协全新哈弗H5最核心的升级在于底盘和驱动系统。...查看全文
小鹏P7+长续航版在纯电轿车市场中以扎实续航和智能化见长。实测城市高速混合路况续航达550公里(CLTC标称702km),高速续航也能稳定在450公里以上,配合S4超充桩30%-80%快充,补能效率令人满意。驾驶调校偏向舒适,滤震优秀但运动模式下支撑性不足,转向轻盈但反馈模糊。智能方面,XPILOT 3.0系统基础功能稳定,但自动变道策略保守,车机交互流畅但部分功能层级复杂。空间表现突出,后排和后备箱实用性强,但地台隆起影响舒适性。主要缺点包括无线充电发热、内饰硬塑料较多,自动泊车识别不精准,以及三四线服务网点不足。适合注重续航和智能体验的都市用户,25万级性价比中规中矩,建议购前实地试驾验证细节体验。
在纯电轿车市场,小鹏P7一直以智能化和设计感见长,而P7+长续航版则进一步强化了实用性。经过我为期一周的试驾实测,它的续航表现确实扎实,但细节体验仍有优化空间。...查看全文
阿维塔07四驱版作为中型纯电SUV,动力与智能化表现突出,但仍有提升空间。其双电机综合功率达440kW,0-100km/h加速3.9秒,电动四驱系统在湿滑路面稳定性佳,但2.3吨车重导致过弯侧倾较明显。94.5kWh电池CLTC续航610km,实际城市通勤约500km,支持800V快充(10%-80%仅20分钟),但超充桩覆盖率不足,很多地方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 智能驾驶搭载华为ADS 2.0,城区NCA和自动泊车功能实用,但复杂路况仍需人工接管。鸿蒙OS车机生态丰富,但操作逻辑稍复杂。空间方面,2940mm轴距保障后排腿部空间,溜背造型影响头部空间,后备厢容积500-1325L,地台偏高会导致搬运不便。 我认为它的优点如下:性能强劲、智驾领先、快充高效、内饰豪华;不足也有以下几点:续航中规中矩、后排灵活性一般、车机需适应。适合追求科技与驾驶体验的用户,但若注重续航与实用性,建议横向对比后再做选择。
阿维塔07作为品牌旗下的中型纯电SUV,四驱版本凭借双电机布局和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吸引了不少关注。那么,它的实际表现如何?是否值得考虑呢?来看看我的驾驶体验吧。...查看全文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硬派越野车市场中,坦克500凭借其硬朗的设计、强悍的性能以及豪华的配置,迅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延续了坦克品牌一贯的硬核基因,更在豪华感和科技感上实现了突破,成为一款兼具越野实力与日常舒适的全能SUV。...查看全文
在国潮崛起的时代,红旗H5以颠覆性的姿态打破了人们对"红旗"的固有认知。这款起售价仅15万元的B级轿车,不仅传承了红旗品牌的豪华基因,更以年轻化的设计语言和越级配置,成为中级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查看全文
在中国汽车市场,大众帕萨特自2000年国产以来持续领跑中型轿车市场。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越级空间(5006mm车长、2871mm轴距)和高效动力系统(1.4T/2.0T+7DCT组合),兼顾5.8L/100km低油耗与7.4秒破百性能。经历"中保研事件"后,帕萨特以全优安全成绩完成自我革新,标配多项主被动安全配置。 面对智能化挑战,帕萨特配备10.2+12.9英寸双屏,虽车机体验稍逊新势力,但机械素质保持标杆水准。2023年其稳居中型轿车销量前三,2.0T车型终端价超20万元,印证市场对传统燃油车价值的认可。未来,帕萨特将通过引入插混版本实现进化,同时坚守机械品质、实用空间等核心优势。这款经典车型的成功之道,正是传统与创新平衡的艺术。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帕萨特无疑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款经典德系轿车自2000年国产以来,凭借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持续领跑中型轿车市场。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帕萨特正在演绎一场传统与创新的精彩对话。 空间表现始终是帕萨特的核心竞...查看全文
小米SU7作为小米首款电动汽车,融合极简美学与前沿科技。外观采用轿跑设计,风阻系数仅0.195,配备矩阵式LED大灯和贯穿式尾灯,提供时尚撞色方案。基于自研Modena平台打造,支持800V快充,充电5分钟可增220km续航。 车内搭载16.1英寸3K中控屏和MIUI Auto系统,采用骁龙8295芯片,支持全场景语音交互、多设备互联及智能家居控制。智能驾驶配备Xiaomi Pilot系统,含激光雷达和11个摄像头,实现L2+级辅助驾驶,含自动变道和记忆泊车功能。 车身尺寸达4997mm,轴距3000mm,超越Model S,配备全景声音响、主动降噪和16向电动座椅。雷军称SU7是"移动智能空间",凭借小米生态优势,瞄准年轻科技用户市场。
小米SU7作为小米集团进军汽车领域的开山之作,在外观设计上完美诠释了“极简即奢华”的理念。整车采用流畅的轿跑式线条设计,风阻系数低至0.195,这一数据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查看全文
特斯拉Model Y 2025款后轮驱动版以均衡产品力成为纯电SUV市场焦点。外观延续家族极简设计,溜背造型搭配空气动力学优化细节,风阻系数低至0.23Cd。动力搭载220kW后置电机,6.9秒破百,底盘调校兼顾运动与舒适。CLTC续航554公里,配合超充网络可缓解里程焦虑。15英寸触控屏搭载最新车机系统,支持OTA升级,Autopilot提供L2级驾驶辅助。标配全景天窗、电动尾门等配置,智能化体验领先同级。相比双电机版本,后驱版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同时价格下探,性价比显著。适合以城市通勤为主、偶尔长途的家庭用户,是30万级纯电SUV的优选。
特斯拉Model Y 2025款后轮驱动首发版的上市在电动汽车市场掀起了新一轮热潮。作为特斯拉旗下最受欢迎的SUV车型,这款新车究竟表现如何?是否值得消费者入手?本文将从外观设计、动力性能、续航表现、科技配置和性价比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