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的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自己感觉还挺好看的!2、内饰典型的大众风,比之前的迈腾(12年改款)好点,还算满意!3、配置也是之前的迈腾比,还算可以,但是和现款探岳(同事的车)比就相差不大!4、空间真的不如迈腾坐着舒服,感觉后排迈腾真的是大!5、驾驶感我自己感觉不如迈腾好开,但买车的时候和宋plus对比的,可能是我开惯大众了,驾驶体验真的比宋plus要好开很多!6、续航不太满意,最冷的那几天跑150km还剩不到100,现在的话跑260左右(电量的话基本就是90%-20多%)就赶紧充电(上班往返70km)7、智能化基本说没有,还不如大众的油车,不能远程开关车窗,启动车,开关锁;更别说和国产电车比智能化了,差距太大了,我同事的汉说开空调就开了,ID6需要1-2分钟才能打开!常见问题1、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效果不太好。2、车辆停车等红绿灯或者踩刹车停稳后总提示自动泊车不可用。3、偶尔车机大屏会重启。总体感觉还是比较满意,七座电动车里应该还是挺有性价比的!
执着的云朵ksq:北京续航这么拉胯么。。。有点被劝退了~还纠结idx还是id6crozz呢
火车大白:那几条红色边沿真丑爆了
上进的麻酱Jiz:没有手机app远程开启空调功能吗?
首先:车辆外观是很靓的,空间也是非常棒,满足一家出游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后排坐小孩或者坐两个身高不高的大人(不超过170)是不成问题的,妥妥的7座车。
其次:内饰说实话一般般,主要是内饰的颜色可选择性太少,就三种搭配,而且还是非常单调的搭配,跟车身颜色不好搭,我车身是离子灰,内饰只能选择白+红或者黑+红或者全红,就三种选择,太不好搭了。还有就是内饰的镀铬条真的很反光,非常影响看后视镜,不晓得大众是怎么想的,选择出风口镀铬,真是无法理解。车窗玻璃按键的设计真的需要好好适应一下,不然真开不来!
再者:车机系统是真的差,就是一般的油车可能都比这个要强,语音系统就只能开关空调,打电话,还有个导航,其他想干啥都干不了。用了一周,车机系统已经死机一次了,要熄火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这个是有点无语。不过车友们说的没信号问题,目前还没有出现,地下车库也能有信号,这个还行。
最后:说下续航,目前已经开了700公里左右,充电两次了,提车时是充满的,跑了400公里,第二次自己充,到80%,只能跑360左右(浮动的,一直变)。第三次充到80%,也显示只能跑360多一点,跟官方差距有点大(我空调开25℃,中档风,车机显示百公里耗电20.5)。最关键的是充电时间是真的长,根本不是官方说的半小时到40分钟,我两次在外面快充,都用了一个小时
比较喜欢开电车而已:不说什么,看图吧,五50%的电只能开130
朴实梦想家7j:就是感觉这车刹车很软,没力,不知道是车重的原因还是鼓刹的原因,基本每次刹车都要踩到底
闻人騒客:你这个价格太贵了吧
点评车型:
2022款ID.6 X 纯净长续航版

4分“优秀”【驾驶感受】坐上驾驶席,属于大车的调校风格一项一项纷至沓来。首先ID.6 X的转向手感绝对好评。已经很久没有给过一辆车的转向手感好评了。或许是为了让驾驶者感受到ID.6 X的巨大,它的转向阻尼初段就非常紧致,并不会像市面上90%的车那样轻若无物,起步阶段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力量感。当然它也不是异常沉重,只是在以轻盈为主基调的当下,ID.6 X的转向调校风格很有运动车型的韵味,紧致沉重。紧急变道回正方向时不至于使车辆慌乱地多摆动两下;过弯时又足够给人稳定的信心,我个人非常喜欢。顺便提一嘴,ID6. X转向拨杆的手感也非常紧致。不过刹车脚感就一言难尽了。首先刹车踏板还是偏高,采用了鼓刹的刹车几乎没有线性可言。具体表现为,踩下去一些行程,车辆会有一些制动效果,再踩下去1/3,跟没踩一般,若此时距离前车较近,那我就得跟刹车较劲,不用心疼深深踩下,车终于停住。这糟糕的刹车体验使我尽量避免去刹车,鬼知道堵车的时候该怎么办。当然,电门行程较线性,我觉得比大众很多油车更线性。
至于底盘调校,好评。大众的高级别车型底盘调校是强项。ID.6 X近2.3吨的质量之下,依旧能够做到细碎路面滤得净,减速带过得脆,过弯拉得住,并且那种德系韧劲依旧在线,这副底盘依然优秀。而行驶过程中的静谧性也可圈可点。恰巧不久前测过同价位的途观X,途观X双离合的抖动以及发动机的噪音无法忽视,车厢内的静谧程度也比不上ID.6 X。可惜SUV及两厢车过细碎颠簸路时,由于车厢内没有遮挡,那轻微的噪音在空腔中来回反射形成的“隆隆隆”的噪音依旧存在。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我并没有讲ID.6 X的人机交互,特别是各家新能源车都把人机当卖点的时候,显得有些反常。没错,因为ID.6 X的人机交互跟其燃油车的人机交互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作为新能源车,你可以说这人机交互不重要,的确也有人并不太需要。但有的是人想要尝试新套路。大众的人机交互,已经过于“小众”了。所以,除却因为采用鼓刹而带来的差脚感以及刹车位置过高之外,大众的机械品质依然优秀。
水水水煮鸭:刹车踏板前段是动能回收,其实刹车片并没有接触,所以刹车尽量提前准备,尽量用刹车动能回收来减速,这样即能节约能量,又减少刹车片磨损
Rickylevin:白色内饰会不会很不耐脏
我爱吃大头菜:远了侧面看怎么像个面包
底盘行驶质感非常出色,空间大,轴距2950,配置中规中矩,车机相比新势力造车有明显不足。
目前已经5000公里首保过一次,冬天的时候内饰会有一些小异响,空调很给力,冬天暖风来的很快,但是能耗也高,冬天时候22度空调一档风续航在250-300公里左右,能耗高,现在北京天暖和了,动态续航充满以后可以达到588,实际目前可以跑400公里左右。
7座虽然平时用处不大,但后排两个板凳还是能应急的,平时放倒空间很大,而且id6的性价比唐ev真的高,哈曼因种种因素没有选装上。
车机有CarPlay就足够用了,其他功能对于我来说也用不上。
车机黑屏需要升级系统,需要升到2820,偶尔会弹窗出现故障,sos偏多,一般重启之后就好了,大众在车机方面确实需要提高。
雨后的彩虹:北京优惠五万多
贝尼码德斯:晒个靓图,半年跑了两万五千公里,25落地,智享长续航
顾钱顾厚的顾:我的4买完就后悔,应该买6的。各方面6要好很多。
提车已经两个礼拜了,首先得承认续航和操控是无可挑剔的,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缺陷,除了略微有些后备箱传出来的异响,还有时不时的车机断网以外,其他方面都还是不错的,听说异响可以把内饰拆下来多贴点胶,车机断网希望可以ota解决,暂时可以用carplay替代一下,辅助驾驶方向盘离手时间有些短,可能开的比较少,提车两周以来只充过一次电,用了21度,终于可以空调自由了,停在地库开着空调休息半个小时再回家,享受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空间,开过电车,那种时时刻刻没有发动机的静怡,真开不回油车了,想想之前加油每个月1000多,现在估计只要1/10吧,希望大众销量上去的同时关注一下车机的各种bug,不要让人有诟病之处,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提车
火车大白:车机网络22款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倒车自动刹车真烦人。这个功能赶紧出个默认关闭吧。吓死人
fandeng_dushu:我要有油车指标,打死也不会买电动车
剩椰:请问刹车怎么样?
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续航基本显示多少就有多少,也会根据我的行车习惯动态的调整,充电速度的话因为我的桩在厂里,所以多数是快充,20-80基本上30多分钟,上个厕所刷个手机就完成了。这辆车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个车机系统的主题实在是太丑了,完全就是20年前诺基亚塞班的风格,毫无美工痕迹,大众就不能学习下特斯拉和其他目前主流ui设计么,抄袭也抄会了呀!!!还有一个吐槽的点就是大众自带地图默认开启巡航功能,关都关不掉,必须关了摄像头提醒才不会有一分钟一次的前方有监控摄像提醒,这个系统逻辑真的就完全按欧洲的习惯,就没有考虑过中国国内摄像头多么,上汽本土化优化一下也不会么!!!最后就是,大众这个触控操作真的很蠢啊,调整音量长按尽然不会持续增加,必须滑动才行,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逻辑!吐槽完毕,总结下车的操作,稳定性都是大众一贯的水准稳定好开,电量也很精准不会有只要节假日不出门,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里程焦虑,但是在智能化方面大众还是没有其他新势力品牌的那么先进,希望后续能通过一波大更新改善一下,至少请个好点的美工设计下ui吧!
用户8611055403850:我很想知道买id6的都是什么人
开了不到半年,总体还可以,比较好的是空间和舒适性,不好的就是这个车机太差了, 续航表现一般,家用足够了。
之前开的途观l新能源,觉得不错,才换这个车的,七月26号订的车,等了,接近两个月提到,内饰的颜色还不错,氛围灯也非常好看,这么大的车操作起来还是很方便,隔音这方面做得不行,窗户升降这个必须要吐槽一下,只有两个开关切换起来很麻烦,这个这个设计有点搞不懂,然后就是那个开关的质感很差,续航方面的话也就只能在市区跑跑,一上高速掉的太猛,让人有点心里没底,不过这也是电动车的通病,跑国道这些很舒服,大众的车机真的要好好弄下,像小鹏,极氪这些都试驾了,车机比大众强太多了,现在这种时代必须得改,不然很多消费者都跑了。
【最不满意】
车机
【驾驶感受】
不错,底盘好
【续航】
一般
【维修成本】
少
【空间表现】
很好
【动力表现】
一般
ROBIN7546:刹停时刹车不响吗?尤其坡道上
贝贝咔咔232:所以大众把车机智能化的高管都开掉了
点评车型:
2021款ID.6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

4.43分“优秀”提车当天中午从北京出发,11°左右,全程高速回老家,360多km路程,速度保持在100-120左右,里程数不稳定,从出发的544,跑了一会儿变成580多,后面逐渐下降,到家显示32%点,第二天早上显示14%,充满电显示400多点,感觉北方冬天也就不到400的续航,夏天可能能到500多,抬头显示和半智能定速巡航比较好用,内饰味道比较大,空间够用,没有360°倒车影像实在是不好,车机系统比较烂,不如国内品牌,更比不上特斯拉,踩油门有种燃油车的感觉,不是很急,动力一般够用,倒车是会出现突然噹一下,感觉好像是撞了东西,其实就是智能辅助刹车的作用,白色的还是比较好看耐脏,内饰中的钢琴烤漆和屏幕啥的准备贴膜,不然容易留指纹
【提车价格】
23.94
【续航】
北方冬季也就400左右
【驾驶感受】
还行
【亮点配置】
抬头显示
【购车经历】
去北京得提前48小时核酸证明,在疫情检查站4.5km的路程堵了2小时,这是最难熬的地方。不过少不少钱值得
【油耗】
耗电感觉在20左右
【乘坐体验】
比较宽敞
【最不满意】
没有360倒车影像,车机系统烂
首钢冬奥:北京冬天续航能有400公里?我怎么只有250公里左右
星辰大洋:楼主哪家店买的啊?
张振阳205:我满电到20%的电,只跑了150公里,续航一点都不行
【购车经历】开始是想购买一台新能源车来代替家里公司的大众辉昂公用车,预算在20-25w这个区间。前后对比过比亚迪、埃安和红旗的新能源车,各有千秋;基于商务需求还是选择了大众,公户落地实际价格还要低一些。注意买车的时候一定确认好实际购买型号和高配试驾车的配置差异。
【驾驶感受】驾驶感受确实是一大亮点,电池集成在地盘所以开起来非常稳,动力也是随叫随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悬架滤振跟辉昂比起来还差点火候,行驶起来感觉会有一些小异响。续航目前夏季基本维持在480左右,考虑到基本是在市区行驶不上高速,也还算能接受。
【空间内饰】外观设计比较脱离大众家族化设计,上路还是有一些回头率的。车内空间表现确实不错,虽然说是三排,但第三排座椅很不舒服基本用不到,放下后后备箱容积很让人满意。中控内饰两边空调出风口的镀铬装饰会影响两侧的后视镜,这点必须要吐槽一下。大屏一些功能很鸡肋,但自带无线Carplay还是很香的。
【最不满意】鼓刹确实差点意思,实际驾驶起来跟同价位的低配辉昂相比也略拜下风。车内配置强差人意;跟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有不少差距,25w左右的大众产品竟然连座椅记忆、多色氛围灯、电动方向盘调节都没有。
这车准备开十年:还是该买智享长续航,贵一万多点配置好很多
用户7713626778140:质量不错
DreamManYuan:续航怎么样
外观方面,造型符合个人的审美,但是高速时,风噪声比较大,可能和SUV的造型有关,不过城市开影响不大。
配置方面,胎压监测不显示具体数值,没法实时看到数据还是有点不那么方便;轮胎比较脆,上马路牙子容易撕开口子。
空间方面,我比较满意,选择的是六座的版本,第三排放倒一个,兼顾出行人员乘坐和行李物品的搭载。
续航方面,夏天高速300公里多,城市道路估计400多,冬天有待验证,总体来说中规中矩吧。
智能化方面,我提车的版本是2930,车机也有黑屏现象,包括前段时间出现的断网,相比其他方面,车机智能化最差,虽然有CarPlay,不过导航联动方面没有自带的导航好,主要是抬显无法一起使用。
驾驶方面,车身虽然很大,但是操控挺好的,感觉比较舒服。
W有风吹来:都不带外放电
1000亿光年:我本来想提极氪001,但试驾了这款车,觉得底盘特别沉稳厚重,而且空间大,还便宜,就被吸引过来了。至于说3.8秒加速性能,猎装造型,豪华内饰,对一辆家用车来说,根本就可以不在乎……如果想自己玩车,我就买一辆小摩托,去飞驰吧!自行车更好,用尽自己的力气跑出的成绩才是自己的,买个电动玩具耍酷,太孩子气了
Jack8535:您感觉方向盘沉不沉?不带车道保持时候。还有电门和刹车是不是顶脚,比其他车
外观前脸有点高感觉不太协调,侧颜不错。
内饰符合预期。
配置上少了座椅通风和360影像,其他的都有了。hud体验很好,基本不用看仪表和导航。
续航方面,电池容量基本没问题,冬天因为强制电池加热,对短途续航影响比较大,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基本上符合预期,开春之后续航回到nedc水平。
车机智能化水平比较低,老版本还容易黑屏。辅助驾驶体验不错,车道保持精准,车距控制也很好,加速减速没有不适感,辅助驾驶模式的能耗也控制得很好。
总体驾驶感受不错,适合家用。电机功率相对这个体型来说稍小,加速被调教得很线性,前段不快,后段也不慢,正常驾驶在高速上超车也没什么问题。刹车前段偏软,据说是因为前段只有动能回收,刹车片没介入,给人信心不足的感觉,需要适应。底盘不错,就是大众的感觉。
说几个使用中的问题:
雪天尽量不开,后驱车打滑得厉害。
倒车影像变形严重。
小菇小菌:屏幕前的挂坠,你是怎么挂上去的,我没有找到可以挂的地方
龙哥灬丶:车道保持精准,这里的车道保持是强制车道线内居中还是轮胎压线后修正?
AAA-冰佑财昊:前面还可以,后面最难看了,没一汽大众的好看
【购车经历】
考虑需求就是,7座、续航、好看。但是呢回头一看感觉手握资金却又不够。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了大众ID系列,没错,就是一见钟情的那种,然后通过不断的试驾,试驾,试驾,ID3,ID4,ID6都试过之后,对ID系列也是非常认可。然后就是去各个店对比下价格,最终本韭菜王在大降价之前以24万落地的价格拿下一辆ID6全新新(库存)车???
【驾驶感受】
从提车到现在,开了有7000公里了。在这七千公里的旅途中,大众ID给我的驾驶体验就是一辆静音、响应快、稳重的“油车”。2.38吨的自重让它无愧胖子的称号。他却比他的小弟ID4要长,但是在车宽上还要窄一些,风阻系数也会更低一些。
都大众在悬架方面调教的很好,在ID6我感觉这个悬架稍稍有点撑不住这么大的车。不过在平路和微起伏路段,地盘的滤震都很不错,在稍微大一点的颠簸路段,悬挂容易被压缩到地,会发出砰的一声,有点不太舒服吧。
刹车这个东西确实无法给我很大的信心,前段是动能回收,力度不大,后段才是刹车,就显得这个车刹车会很软,需要踩得很深才能刹得住,但是这个车的刹车确实没有问题,刹车力度完全足够,不用担心盘式制动问题。
作为电动车,动力响应自然是随叫随到,那叫一个跟脚,但是由于功率只有150kw所以,加速度没有其他自主品牌电动车那样澎湃。
隔音上,没有用双层隔音玻璃有点可惜,车门里面我没有加隔音棉,但是得益于用料扎实,车辆整体的隔音还是不错的,跑高速的时候风噪有点多,不过可以接受。
【续航】
谈到电车自然离不开续航这个话题,官方续航617公里,实际开下来要具体细分到每个季节:春秋季节不开空调情况下,电耗11-13kwh/100km,续航自测550KM左右;夏天30-40°C左右电耗基本在19左右,续航自测450KM左右;冬天因为需要给电池保温,所以电耗真的很大,续航基本就是400出头了,更多情况400不到。
【空间】
作为一个7座大车,它的车长只有4.8我认为太紧凑了。第三排小板凳只能坐小朋友,或者体型不大的成年人,同时第二排座椅必须要往前调整一下才能够都坐的舒适。不过当第三排放下来之后,后备箱的容积还是可以的,我平常出去骑车就直接第二排放倒,然后山地自行车直接放在后备箱里,完全够用。同时后备箱的最下面还有一个很大的隐藏空间,如果你没有选择哈曼卡顿,那么这个位置可以放好多东西。
【不满意】
大众大众,这个价位的车了,大毛病就是智能化操作真的不行,语音识别很差劲,很难唤醒,唤醒之后也只能识别简单的地理位置,还有天气指令,其他的都不行。车门内没有任何隔音棉(差评);玻璃升降经常抽风,让它升它却降,真不太懂…;玻璃上面的塑料饰条因为暴晒导致旷量过大松动异响(你听到的玻璃响就是这个导致的);极智灯语会异响;尾门限位器会异响,内饰条反光到后视镜等等。
【小结】
大众ID系列也算是百年大众转型电车的一次大胆尝试,不过就目前看来,大众开除了做系统的部门,转头寻求与小鹏的合作,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只希望,这辆车能够坚持下去,毕竟这也是我买的第一辆电车。加油吧大众!
请ID6圈主推荐加精!
用户1398221792959:贴纸那里买的推荐一下
镜中花123:这个价格现在买奥迪Q5e也够了
亚维农贝贝:库存车是买的22款吗?
我在2023年3月1日提了辆新车(2022款),落地27万,但由于在北京没有指标,租期为3年费用为3.1万。所以刚开始的开销就超过了30万。提车到现在4个多月了,行驶里程不到3000公里,现在市场价格大约是23万左右。有点心痛,但我安慰自己只要不出手,就不算亏损。
我来谈谈为什么选择这款车吧。
由于我的驾照还在实习期,很多4S店都不允许实习期的驾驶员试驾车辆,这让我感到无语。
所以我只能找了个有经验的司机一起去看车。我们试驾了比亚迪唐、特斯拉和小鹏G3。比亚迪和小鹏不允许我试驾,尽管老司机试驾了一下,但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所以放弃了。
我亲自试驾了特斯拉,驾驶感觉不错,只是有些颠簸。试驾了ID6后,感觉比较稳定且安全感很强,因为它转弯半径小,比较适合新手的我,所以最终选择了ID6X。当时我也看过很多评论,说ID6X的车机系统不好,但由于我之前对车机系统并不了解,也无法感受到好车机系统和差车机系统的区别。但考虑到ID6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我最终选择了它。
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购车后的心酸历程吧:
1、在第一个月,不小心撞掉了右后视镜。原因是小区的机械车位太小,加上我是新手驾驶员,无法顾及周全,结果直接撞到了机械车位的杆子上。我去4S店修理,但他们没有现货,等了两周。平时用塑料袋包住,以防下雨漏水。(ID系列的许多零配件都没有现货)
2、说说这辆车的刹车系统。有一次,前方车辆急刹车,尽管我距离它很远,但这辆车的刹车距离确实很长。我几乎踩到底了,差点追尾,吓到我了。
3、这辆车的自动预警功能不错。当开得很快且离前方车辆很近时,它会自动警示。有一次我在过桥洞时,桥下很暗,我没有看清前方的车辆,也没有刹车,车机提示并发出警报,整个车内感觉的灯光都变成红色,吓得我赶紧踩刹车停下来。
4、这辆车的轮胎太薄了,有一次晚上右转弯时,因为转弯角度较小,右侧轮胎碰到了路边的马路牙子,结果轮胎直接干坏,换了一条新轮胎花了1800元。
5、夏天充电时,经常要解决跳枪问题,不知道是充电桩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经常需要在半夜去重新充电。还有,经常在路上收到充电接口异常的警报提示,每次都吓我一跳。
因为是我第一辆车,无法与其他车辆进行直接比较,但总体而言,我觉得这辆车的优点是
底盘稳
转弯半径小
起步快
空间大
可以远程开空调(夏天真香)
无钥匙启动(感觉很高级)
D挡和B挡切换顺畅(每次堵车切换到B挡,这样就不需要频繁踩刹车了,别人也看不出我是新手,哈哈,但是容易被追尾,因为B挡减速刹车灯是不亮的)
自动感应远近光灯(有一次天黑回来时,不知道在哪里切换远光灯,还好它自动开启了)
自动雨刷(有一次下雨时,它自动打开了,但我不知道如何调节速度和停止位置的雨刷,不过至少能够自动开启就很好)
全景天窗(我选择ID6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大天窗)
座椅记忆功能(可以记忆两个人的座椅调节,不需要频繁调整座椅角度,但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座椅角度不合适,总是感到不舒服)。
当然,这辆车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还有我体验了同事的蔚来车后,感觉这两辆车不是同一个年代的。我有点羡慕这些国产车的车机系统,期待ID6尽快升级车机系统。
写得有些散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有其他车友想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可以留言,我看看我是否遇到过,哈哈哈。
一路小跑auv: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27万天价提车的
1000亿光年: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电车指标都这么贵了吗?
vainsummer:写得很客观了。关于刹车距离长的问题,用 d 档超过 60 公里的时速 一定要提前预判,而且多次踩刹车解决;或者直接换 b 档。但是 d 档在不是堵车的情况下,驾驶体验还是很好的,非常丝滑,而且乘坐的人体验也很好。我妈只有坐我的车不会晕车。关于车机,我只能说你要适应他的缺点,反正或多或少也能用,那种极端的黑屏的情况我还没遇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