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满意】我对于大众ID.4X最满意的地方在于它的外观以及驾驶感受,外观方面ID.4X采用贯穿式车灯搭配上可以点亮的LOGO设计,看起来非常有未来感,低趴的车身以及大量使用的运动化装饰看起来真的非常年轻化与时尚化。
【最不满意】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它的内饰以及配置,内饰依旧没有摆脱大众品牌传统的特点,看起来简约而且廉价。全液晶仪表盘的尺寸很小,能够显示的功能也不算多,现实的信息也不够全面。
【驾驶感受】ID.4X开起来真的非常像是一台燃油车,油门以及刹车基本上没有多少旷量,轻轻踩下去动力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反馈。而刹车方面也是如此,刹车能够给你带来非常优异的信心,感觉怎么都能刹得住。最后开起来最舒服的在于ID.4X的转向手感,它应该是比普通的车转向多一圈,因此在掉头、转弯等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它的转弯半径很小,开起来非常舒服。
【乘坐体验】坐起来ID.4X的空间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前排调整到舒服的坐姿后排也能够有一个比较舒服的坐姿,它的后备箱容积真的非常大,我第一次打开的时候被惊到了。但是在配置上他就没有那么出色了,全速自适应巡航需要选配,座椅按摩仅有一种模式。
【续航】续航方面ID.4X的表现也是不错的,官方555km的续航实际体验下来折扣并不算大,至少在我们所驾驶过的电动车中属于中上水准。
综合来说这台车真的非常适合对绿牌有需求但是有追求驾驶感受的消费者,毕竟他开起来真的非常舒服。
从没离开过丶:好专业喔
用户2407172118955:刹车有虚位,感觉刹不住
头条用户:最近也打算入手,赞一个
作为大众引进国内的首款MEB平台纯电动车,ID.4 X发布以来就收获了巨大的曝光量,其实我也和大家一样,对大众出品的ID.4 X非常感兴趣。幸运的是,今天我终于有机会为大家实际体验一把上汽大众的ID.4 X。相信大家对这款车,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别急,下面我将一一为您解答。
我试驾的这台车是ID.4 X 2021款 Pro 极智长续航版,其指导价格为23.5888万元,我们当地4S店暂时没有优惠,而且其售价为23.59万。我以全款计算,其购置税0元,车船费300元,交强险950元,商业保险7403元,总计244541元。
这款车的外观是绝对的全新设计,除了车标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传统大众车型的影子。而就是这车标ID.4 X也非常亮眼,贯穿式的灯带连同车标一起都能够发光,和两侧的大灯组合成一个整体,这在以往大众家族是绝无仅有的。另外,ID.4X车长已经超过了4.6米,轴距也超过了2.76米——这组数据,甚至已经超过官方定位中型SUV的探岳,探岳车长4589mm,轴距2731mm。
该车搭载后置永磁同步电动机,最大功率150千瓦,峰值扭矩为310牛·米,搭载容量为83.4kWh的三元锂电池组,NEDC续航里程为555公里。实话实说,大众对ID.4X的调校,是真正显示出老牌车企功底的。按理说,150千瓦的功率和310牛米的扭矩,跟2.0T发动机低功率版本只是互有胜负(功率高9.5%,但扭矩略低3%),但是由于电动车属性,它所带来的动力感受更加轻快、平稳。另外,整个驾驶期间,不仅仅是加减速给人的感觉线性度非常好,方向盘偏沉的力度、清晰的路感,也跟印象中的大众车如出一辙。所以说,开惯了大众燃油车的人,就算是第一次摸ID.4X,也不会有丝毫的陌生,上手很快。
刹车脚感是我比较疑惑的一点,ID.4 X采用了电子制动器,它的刹车踏板行程过长,初段三分之一基本没有刹车,再往下踩又不容易掌握力度,所以需要驾驶员好好适应一番。底盘调校上颇见功力,整体底盘紧实富有韧性,小颠簸处理的非常到位,弯道支撑性也足够好,再加上超过2.1吨的自重,ID.4 X表现出一款高级电动车的行驶品质,在底盘调校这点上,特斯拉显然更加看重的是驾驶乐趣,所以比较硬。
ID.4 X空间表现不错毕竟轴距有2765mm,后排腿部空间很宽敞,尽管车顶不高头部却没受什么影响,座椅是真的舒服填充很充足,腰部的支撑到位,再有平整的地板和全景大玻璃车顶,后排视野非常敞亮。
最后我说说个人认为不够理想的地方:
1、ID4.X刹车采用前通风盘式、后鼓式的制动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前盘后鼓。刹车装置对于汽车来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行车安全保障。众所周知,鼓刹的缺点显而易见。相对于碟刹,鼓刹反应较迟钝,需要控制踩踏刹车的力度,不适合做出高频率刹车动作;在高强度刹车操作下,有可能会造成刹车衰退、刹车失灵等问题。所以我个人觉得作为一台20多万的汽车,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
据悉,ID4.X刹车采用前通风盘式、后鼓式的制动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前盘后鼓;而Model3则采用前后同为通风盘式的制动模式。
2、OTA能不能升级目前是个谜。
3、在主驾驶位,ID.4 X选择了取消后排车窗控制按键,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触控操作的REAR(后部)按键,在开启这一开关后才能够通过这两个按键控制后排车窗,整体逻辑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从事汽车媒体工作已经有5年了,一路见证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转型。两年前,笔者试驾的车型98%均是燃油车,但是近两年,笔者出席新车试驾活动,越来越多是新能源汽车,如特斯拉、小鹏P7、蔚来ES6、比亚迪汉EV和DM,广汽埃安系列车型等,我均试驾过。这一次,我受上汽大众官方邀请,来到三亚参加大众ID.4X的试驾活动。试驾车型是2021款 Pure 纯净版,新车指导价19.9888万元。
内饰:讲真一句,大众ID.4X外观设计非常激进,但是整个内饰的设计、配色并无外观激进,我摸了一下内饰,上面是软性的材质,底下是硬质的材质,装配工艺也不会像特斯拉等智能汽车品牌品质方面那么差。不过我试驾的Pure 纯净版用料,设计有高级感,但触摸质感不强,也不精致。
上汽大众ID.4X的座椅配置也不差,但是不够完美,试驾车使用皮质搭配翻毛皮的座椅材质,触感不错,内部填充稍有些硬;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按摩以及主驾驶座椅记忆功能都有,其中前两者为全系标配,这里要了解的是,全系均不提供座椅通风功能。
配置:大众ID.4X搭载了1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幕,且内置MOS系统,显示风格与大众燃油车上的MOS系统区别不大,基本一致。该系统支持多种交互操作,手势控制部分,支持多点触控和悬浮操作。然而,我还是比较习惯用语音,不知道大家是什么习惯。另外,汽车还配了一个无线充电面板,可以放下6.5英寸的手机,实用性也不错。
动力:我试驾的2021款 Pure 纯净版车型,是一款后驱车型,后轴上搭配了永磁同步机,电机最大功率125kW(170马力),峰值扭矩达到310N·m,NEDC续航能达到402km,电池能量是57.3kWh。我试驾发现,125kW功率虽然不弱,但是也不强,日常代步出行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想要激烈驾驶,或者想中高时速超车,信心还是显得略有不足。
驾驶模式介绍:上汽大众ID.4X有经济、舒适、运动和个性化四个驾驶模式,经济模式下,感觉电门踏板很“懒惰”,反应不够积极。当然,在此次三亚试驾,其实我一直使用运动模式驾驶,动力响应积极,反应非常快,感觉非常跟脚。
动能回收:当然了,大众ID.4X也有动能回收机制,当在D挡下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不会因动能回收而产生拖拽感;当你深踩刹车踏板,其实能量回收的拖拽感也不强烈。给我感觉还是相当不错。这一点设计,说明大众ID.4X和其他纯电动车型略有所不同。切入B挡可以提高动能回收,不过在B档下松开加速踏板,动能回收是工作的,会产生一些拖拽感,但不算很明显,动能回收反而做得非常自然,这是大众ID.4X高级的地方。
底盘悬架:大众ID.4X的底盘表现很沉稳,不像一台电车,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或者说,它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燃油版的大众车更合适。其悬架调教虽然偏向硬朗,但是对颠簸路面的多余振动过滤做得不错,传递到车内,不会有多余的振动发生,大众燃油车的驾驶感受,还是相当熟悉的。
噪音:电动车的NVH是比较好做的,电动车的车内噪音控制,主要看风噪与胎噪。噪音控制方面上汽大众ID.4X做的也不错,各个车速下的噪音都能控制的很好,加上车内没有扰人的那种电流声,高速状态下的风噪和胎噪抑制的也不错,能保证我们车内前后排乘客之间的正常交流。
2021款 Pure 纯净版全款落地要多少钱?
我在广州本地的上汽大众4S店问了一下价格,目前新车暂时没有优惠,其指导价是19.9888万元,车船使用税300元,交强险950元,商业险6500元,上牌费600元,全款落地要20.83万元,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
洒脱面条6Y1:啥年代了,居然还有鼓刹
视野科里4y2:这些评论都是水军,我就没有这么专业!!
最近迪士尼压力是很大的,因为北京环球影城准备开业了。开业后,中国的顶级度假乐园市场或将形成“南迪士尼、北环球影城”的双雄争霸格局。对比一下两家的家底:环球影业手握《速度与激情》、《谍影重重》、《驯龙高手》等众多IP,而迪士尼这边则是拥有漫威旗下的超级英雄系列等。关于迪士尼最近的电影,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比较深的是去年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这是一部在豆瓣口碑“扑街”的电影。出于好奇心找了找刘亦菲代言的作品,上汽大众的新能源车ID.4 X赫然在列,就这样上海迪士尼和上汽大众之间碰撞在了一起,那这台ID.4 X会像《花木兰》一样吗?
在外观方面:ID.4 X是大众基于MEB平台下的在国内投放的第一款车型,因为是纯电平台的产品,意味着它的外观会更加去追求科技感的提升和风阻系数的下降,所以它在外观上和燃油版的大众是天差地别。首先就是一个贯穿式的前灯和尾灯,在前后灯的中间还有个会发光的VW标,IQ.LIGHT智能灯光加持下组成多种灯语,向大哥“灯厂”奥迪学习。同时封闭的前进气格栅加上蜂窝,强调了一些运动感,但如果你看过它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多少会有点不搭。
在内饰部分:全新的ID系列带来了一个极简但又不完全极简的内饰,相对于恨不得连方向盘都给你省了的特斯拉,这台ID.4 X还是给你保留了一定的实体按键,包括灯光区、方向盘上的功能区,还有天窗的开启与关闭都是触摸控制的。而且为了和传统燃油车形成一定的差别,它去掉了手刹,你想停车只需要挂P挡就可以走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智能化的灯语设置和远程空调设置,还有手势控制。看得出,这台ID.4 X还在传统车企的造车思维下强调一些科技感的。
在动态体验方面:一台纯电的车做到一个8秒多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什么水平?低情商:比丐版比亚迪汉EV的7.9秒还慢。高情商:这是驾驶感受最接近燃油车的一台电动车。这台ID.4 X是后驱单电机版本,输出150kW、310N·M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虽然在此基础上它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只能去到8秒出头,但我们也留意到它的0-50公里加速成绩是可以做到3.2秒的成绩,这是一种更强调低扭的调校,这也许是大众觉得它更加应该呆在上下班高峰期的马路上吧。但关于动能回收的体验,则比新势力要来得舒服得多了,这确实是说它是驾驶感受最像燃油车的原因。
在使用体验方面:这台ID.4 X配置是一台83.4度电池,慢充12.5小时、快充半小时就能充80%的电,满电状态下它的续航是555公里。同时得益于它的纯电平台,ID.4 X在空间上是比较能取悦你的,从前到后的地台都是纯平的,给了你一个舒适的后排和一个超大的后尾箱容积。
最后是选买建议,ID.4 X有一个姐妹车型叫ID.4 CROZZ,两者相比起来,ID.4 X的悬架调校更软,外观上也增加了很多镀铬的饰条,在内饰上也用了更多的皮质材料覆盖,而且最特别的是相对于原版车型,它放了个无线充电在扶手箱内部,这一切相比于CROZZ都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一个需求。但ID.4 X的售价定在了199888到272888元,也就意味着它要对抗的对手还包括有着“价格杀手”之称的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特斯拉在这个价位下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ID.4 X的三元锂电池可能在冬季续航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它能否用更多的克制对抗对手的冲动呢?还要交给市场去检验了。
一个月飞三次三亚是什么感受?没错,上个月,我就去三亚参加了3个汽车品牌活动,其中一个活动就是试驾大众ID.4 X,受上汽大众官方邀请,来到美丽的海南三亚试驾大众ID.4 X,车型是2021款 Pro 极智长续航版,官方NEDC续航是555公里,新车补贴后售价23.5888万元。下面为大家讲解这款车型。
外观介绍:ID.4 X是上汽大众首款MEB平台纯电动车,它基于大众全球首款纯电动SUV——ID.4国产而来,同时,它在国内还有位“兄弟”,一汽大众的ID.4 CROZZ。外观方面,假如ID.4 X的车标被遮住,在路上你第一次见到这款车,可能很难辨别出它是大众旗下的,因为其标志性的进气格栅,在大众迈入电动时代后被取缔了;大灯的造型也不再熟悉。外观部分唯一还有点大众燃油车元素的,仅剩和途铠稍微有些相似的贯穿式尾灯了。
内饰介绍:如果你是一位大众燃油车的车主,一定会觉得ID.4 X这块中控屏进步明显,无论UI、操作流畅度、响应速度、功能丰富程度,它都有了质的提升。简单地说,如果你将成为ID.4 X的车主,手机支架这种东西可以淘汰了,它完全可以满足你精准导航、在线欣赏音乐的需求。但话说回来,这只是相比以前的大众,和很多同价位的纯电动车型相比,ID.4 X并没有优势甚至处于劣势。
动力介绍:我试驾的2021款 Pro 极智长续航版是单电机版本,它的动力来自后轴的一个电机,其最大功率150千瓦(约合204马力)、最大扭矩310牛米。动力日常驾驶是完全够用的,尤其是在海南的环岛高速上驾驶,动力随踩随到。
驾驶辅助功能:在一段高速上行驶时,我准备试试它的辅助驾驶,结果显示自适应巡航功能不可用。我问同行的试驾教练,他说这是试装车,还没调好,试驾完后我查阅配置,其实这款极智长续航版的ACC自适应巡航是需要选配的,反倒是偏性能一点的两款四驱版标配。由于车辆问题,此次未能体验到它的驾驶辅助功能如何,不过我觉得和特斯拉FSD、小鹏NGP比,可能会有差距。
驾驶感受:它的性格,在电动车中无疑算非常“温柔”的,无论起步、低速还是高速状态下,深踩油门都不会产生明显的推背感,它的动力是以一种如涓涓细流、循序渐进的形式涌现出来,速度的提升带点润物细无声的意思。它有三个驾驶模式,但是动力表现区别并不大,也就是说,它没有狂暴的一面,至少我此次试驾并未感受到。
悬架调校:作为一款纯电动SUV车型,ID.4 X的底盘调校并非偏舒适,其悬架行程短且偏硬,路面细小的颠簸能较为清晰地传进车内,加上座椅不算软,走路况差点的路可能会有些难受。当然,路感清晰有其两面性,对于乘客而言不够舒适,对于驾驶员而言,能更好地感受车身动态,从这个角度也算优点吧。
此外,我想额外提一下它的刹车和autohold功能。我个人不太喜欢它的刹车脚感,踏板踩下去的前段有明显的间隙,初步感觉有个一厘米左右,这段是完全没有刹车效果的;继续踩个一两厘米,刹车力度也比较薄弱,初次上手,很难摸清踏板深度和制动力度的联系,有时候可能会估算错误导致被迫踩个急刹。开过车的都知道,突然来个急刹是什么感受,不是容易导致晕车就是可能会想吐。总的来说,它的刹车不够线性,且脚感并不高级,这一点需要吐槽的。
在试驾过程中,我也就开了100公里左右,其中大部分高速、少部分城市道路,我的驾驶风格不算温柔,百公里平均电耗17.6千瓦时,日常使用肯定比这个低的,大家可以作个参考。
大众ID.4 X 2021款 Pro 极智长续航版全款落地要多少钱?
在广州本地我去大众4S店问了一下,新车目前没有优惠,全款包含裸车价23.5888元、车船使用税300元,交强险950元、商业险6800元,上牌费600元,全款落地共需要24.45万元。
用户1752647038282:这个纯电动怎样有车船税?
车辆来源是大众深度试驾从店里拿的,里程5000公里,ID.4 X PRO极致长续航版本,没有选装。最满意的是续航,最不满意的是车机。
【外观】:ID.4这个外观不会有人说丑,但是也不惊艳,中规中矩,能够满足多数人需求,不让外观成为劝退的理由。同时,造型上的设计让这个车很显大。
【续航】:首先要表扬的是续航显示的标定逻辑,三天时间在各种路况混合的情况下,能够比较清楚的反馈真实的续航里程,尤其是到了200kmkm以下的时候能够几乎一比一的反馈续航。取车的时候是满电显示剩余大概470,到第一次充电行驶了363km,表显剩余91km。从深圳大梅沙到顺德服务区充电的174km,全程高速电耗也开到了16.3。对于这个size的车算是一个不错的电耗了。总的来说,满电跑个四百多再找充电站是完全ok的。
【舒适性】:首先是NVH,整车的噪音,噪音水平一般。底盘平顺性方面。正常起伏路面的一阶平顺性(初级舒适性、主级舒适性)不错。主要是车体的动作,包括垂向跳动、俯仰、侧向晃动、侧倾、收敛同级别里都算控制的都不错,但是高速情况下的大输入,会有比较明显头部的晃动、漂浮感。二阶平顺性(次级舒适性)也一般:来自中控的振动会带来异响。单项的冲击,悬架的动作收比较快,但过滤的不是很干净,底盘跟道路的隔离感表现非常一般。
【车机】语音识别率低,地图弱智,大部分的目的地甚至搜不出来。但仪表的导航显示逻辑非常清晰好用。图标简单,意思明确,提出表扬。
【驾驶】因为ID.4这个车的前轮可转角度非常大,所以转向半径很小,最小的转弯直径是10.2米,途观L是11.8米,当然方向盘圈数也多了一些。转向手感还不错比较润,线性但也不过轻过重。
【内饰】:后车窗开启逻辑差评,各处触控的按键并不好用。门上用料还不错,中控扶手下面的用料比较掉价。
【空间】:前后排坐姿正常,座椅的承托到位,纵向的腿部空间也很大,横向空间也不错。
【动力】:动力表现低于目前同级别的平均表现,但是输出比较平顺不冲。
点评车型:
2021款ID.4 X Pro 极智长续航版

4分“优秀”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出行的普及,个人出行迎来了全新时代。我想没人会否认前面这句话,当然作为汽车界巨头之一的大众集团,推出纯电动车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近日《说一车》实拍到了上汽大众ID.4 X,实拍版本是售价23.5888万元的2021款ID.4 X Pro极智长续航版,该车基于MEB平台打造,算是上汽大众家族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车型,而像之前推出的朗逸纯电只能算是“油改电”车型。
所以由于ID.4 X是MEB平台的专属产物,其相比那些通过油改电而来纯电车型空间利用率的确更高。这车三围车长超4米6,轴距2765毫米,其中轴距比一般地传统SUV明显更长,实际体验坐到后排可以轻松取得超过两拳的腿部空间,加上后排中央地台近乎全平,此举足以看出真·纯电动车平台对改善乘坐体验的作用。
当然后备箱空间表现也可以给到高分,座椅支持4/6分割放倒,放倒后的行李箱容积可以达到1546升,同时该车后备箱底部还配备了隐藏式地板,根据官方信息显示该区域有41升基础容积。此外该车尾门支持电动开启,高配车型还带感应开启功能。
外观方面,ID.4X并没有沿用之前大众一贯的设计理念,修长的大灯配合细窄的中网加上相对夸张的前唇,无形中流露出一种英气,另外ID.4 X在尾部强调扁平化设计之余,其所配备的贯穿式LED律动尾灯也是首次使用,甚至这一次连品牌LOGO都可以一起点亮了,说句开玩笑的话,大众尾标会发光你怕不怕?
在此基础上,ID.4 X全系标配了IQ. Light光眸矩阵式大灯,灯光配置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算高的,可智能应对不同环境下多种路况,此外当你接近它解锁车辆时,该大灯也会摆动起来向你致意,整个交互体验很有意思。
ID.4 X的内饰被设计的很规整,对没错儿,只能用规整来形容,可以明显感受到大众对纯电动车型的设计依旧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其中全系标配的1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向驾驶座偏置的设计来到当下并不新鲜,而且平直的仪表台也一如既往很大众,只是这一切的代价都是它失去了好用的物理按键换来的。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大众汽车的内饰设计向来都不会出错,就比如首次出现的5.3英寸i-ID信息组合仪表在图片里其实并不会给人惊艳的观感,但相信我这液晶仪表你即便近距离观看也不会出现毛边,结合可以将导航等情况投射至前挡风玻璃的AR-HUD以后,这般配置表现算是够用了。
本次我们试驾的车型搭载的是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04马力(150kW),最大扭矩310牛·米,NEDC续航里程555公里。这超过500公里的续航表现在同级算是个中规中矩的成绩,如果你平时只是20公里以内用它来上班代步买菜,用一周大概没问题,但如果每天上下班单程就要超过30~40公里,那这车基本就得经常出没在你单位的附近的充电桩附近了。
再来说说性能,204马力(150kW)和310牛·米的动力其实已经接近了传统燃油车型380TSI的性能。实际开起来其与大多数纯电动车型一样,ID.4 X在初段的加速很强,提速起步相当轻快,而中后段的再加速能力似乎被电脑进行了抑制,虽然液晶仪表显示的速度很快,但加速体感比较绵柔,简而言之这种调校适合所有人去驾驭,很均衡!
ID.4 X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和一种个性化模式,其中舒适下是我最推荐的模式,即便收起加速踏板以后动能回收也很流畅,同时动力响应什么的都是电脑被标的后的最佳状态。
由于MEB平台的特性,这车与以往大众的纯电车型在驾驶感官体验方面都不一样。即便ID.4 X是紧凑型SUV,但实际座舱内部的座椅可以调的很低,整车开起来更像是一台传统轿车,而且方向盘也是偏沉稳设定,转向力矩相对细腻、指向性也比较精准,手感和驾驶感官体验在同级里都能排上前列。当然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或觉得我所说的会有点“偏激”,欢迎前去体验一下这款车型,来验证下我所说的观点!
ID.4X配备了后轮鼓刹也是这车被关注的重点,这车刹车脚感你肯定是没体验过,很硬、甚至有点弹脚,说白了就是不够线性,轻踩就有明显的制动力分配,尤其中、后段制动力强的有点吓人了,而且刹车踏板行程跟刹车力度不够同步,换句话来说可能没有做到良好的匹配衔接,这会导致初次接触的用户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套刹车系统了。
除了入门版(搭载57.3kWh电池组)以外,ID.4 X在其余版本上均提供了83.4kWh的三元锂电池组,在采用直流充电时,充电10分钟可行驶100公里,如果想从30%充到80%则需要半个小时;另外使用交流充电时,新车最短充电时长则需要8个小时左右。
总结:全新ID. 4 X的到来,预示MEB平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无论对所处细分市场还是大众本身都有着重要意义。再来说下产品本身,我们认为这车的确有不错的驾乘品质,以及相对优良的机械素质,几乎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能做到很均衡,说白了就是一如既往很大众....
爱笑弗朗西丝5M:刹车踏板头段0.6G以内只是动能回收制动,脚感是“软”,中段是制动。D档松油门类似油车空挡滑行,感觉是滑得有点快,0.03G减速,B档大致0.15G,B档的晕车感并不强,只是在高速上用B档脚会很累。总体这车的驾驶感觉招大部分人喜欢。
点评车型:
2021款ID.4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

3.86分“良好”大众的车子服务了不少家庭,车主反应车子用来代步真的不错,近年电动车流行了起来,大众品牌依然紧跟风口,作为一个职业测评人,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车型是大众2021款 ID.4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车型。
价格:
价格不便宜。这款车定位5门5座紧凑型SUV,车子的补贴价格23.59万,福州这边的经销商报价为23.59万,车子是2021年1月上市的,目前市面上没有很大的优惠力度,以23.59万作为裸车价,上牌费500元,商业保险7100元左右,全款购车预计花费总额24.5万元左右。
内饰:
总体内饰表现良好,车内的方向盘使用了平底设计,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为触控操作,前方也有个液晶仪表显示行车相关信息,对视线也不会有遮挡。多媒体系统菜单层级比较多,也支持手机互联映射和手机无线充电功能,但是妖姐个人认为操作的反应速度略慢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氛围灯,可选颜色较多,还有不同主题模式,同时多媒体系统的主题也会相对应的改变。
外观:
车子使用了流行的贯穿式头灯,中间的大众LOGO也可以点亮,夜晚效果挺不错,下方的前包围样式也不是很夸张,整体比较协调。同时配备了矩阵式LED大灯,灯组内部结构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并具备大灯随动转向功能。车尾依旧延续了车头的设计风格,以营造横向视觉感受为主,并且尾灯设计的很有科技感,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也有贯穿尾灯的设计元素。整体来看,妖姐个人认为车子外观比较饱满。
空间:
空间表现良好。妖姐找了个身高174cm的小伙伴一起来测试车子的空间,他坐在前排,头部空间剩余1拳4指,来到后排,头部空间剩余4指,
后排腿部空间剩余1拳4指,这样的乘坐空间表现,妖姐个人认为车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后备厢容积为484L,比较规整,放倒后排座椅后,座椅靠背与后备厢地板之间形成一个平面,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在部分情况下,亦可将后备厢底部隔板向下放一挡,可以再增加
100mm左右的纵向空间,拓展性比较灵活,值得称赞。
加速测试:
在进行提速测试的时候关闭空调,全力踩下油门踏板,车身姿态比较平稳,得益于电动机的输出特性,推背感强,且能持续到中高速阶段。直到车速接近70km/h,加速度才开始有所减弱,测得6.35秒就能完成0-100km/h的加速过程,在纯电动紧凑型SUV车型里也是相当有竞争力了。
刹车测试:
全力制动时,车身姿态保持的也不错,悬架能够给予车身足够的支撑,连续测试中,刹车热衰减现象不明显,制动力输出持续且直接,最后测得100-0km/h的刹车距离为40.27米,这个成绩在同级别车型中没什么竞争力。
续航测试:
搭载的是纯电动 204马力发动机,纯电续航里程555KM,配备了83.4kWh的三元锂电池,首先是城市续航测试,在D挡下松开加速踏板,车辆没有明显拖拽感,切入B挡后,动能回收所带来的拖拽感明显。妖姐测得车子的城市道路能耗约为16.1kWh/100km左右,高速续航测试时,电耗为18.1kWh/100km,整体续航能力比较靠谱,当然数据也会存在误差,仅供参考。
操纵:
车子的前悬挂形式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悬挂形式为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悬架调校稍偏硬朗一些,对路面颠簸的过滤干脆到位,经过颠簸时车身不会有多余的振动,在过减速带时也不会带来明显生硬的弹跳。方向盘的转向力度不重,手感反馈比较扎实,转向精准,车头的响应速度和指向性也都比较清晰。加速踏板和输出动力的比例感也不错。
缺点:
1、车机软件系统在导航时,偶尔会出现黑屏重启的情况,使用车联网功能,当网络信号不强,就会掉线。
2、这个价位的车子,外后视镜没有电动折叠的功能,确实比较遗憾。
总结:
这款车子空间表现良好,动力比较充沛,有着不错的行驶质感,续航能力也比较靠谱,整体产品力在同级车中表现属于中上水平,性价比不错,但是外后视镜不支持电动折叠,车机系统稳定性不太友好,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妖姐个人认为,这款车比较适合务实的消费者。
点评车型:
2022款ID.4 X 智享长续航版

4分“优秀”【购车经历】
22年夏天开始选车,一方面是因为家里的旧车实在太老了,已经16年了,另一方面是听说过了22年国补就没了,家里又有可以装充电桩的地方,所以趁着旧车还能发挥余热的时候尽快换个车😁
从8月份开始,陆陆续续看了特斯拉Model 3/Y,广汽埃安Aion Y和Aion V,几何C,小鹏G3,P5和P7,比亚迪秦汉唐宋元海豹,北汽极狐阿尔法T,一汽和上汽的ID4。
我身高和体重都是190,属于人高马大那种,我媳妇儿又怀孕,所以挑车的第一个指标就是我能舒服的坐进去而且后排还能舒服的坐人
特斯拉是第一个试驾的,电车标杆嘛,体验了一下加速确实猛,辅助驾驶也很好,但是减震有点硬,而且Model 3空间有点紧张,Model Y太贵了,解解馋就跳过了。
比亚迪这边是第二个去的,车型很多,挨个试了以后。因为空间问题,直接就把比亚迪汉,元,海豹淘汰了,秦和宋空间够用,但是纯电只有21款,而且可能是因为油改电问题,我坐进去头上空间有点压抑,就没考虑了。
几何C试驾了,车很好,空间操控都可以,续航是亮点,有同事也买了,真实用户的反馈也不错,但是纠结在油改电,从后面直接就能看见底盘突出来个电池,当时只是备选了。
埃安Y和埃安VP,空间没问题,也都试驾过,Y的外观从后面看有点像面包车,后面就考虑VP了,VP的空间甚至可以用夸张形容,我在前排坐好,后排还能跷二郎腿。VP很是心动,定金都交了,一度就差签合同了,只有几个纠结点,全系没有天幕遮光帘,驾驶转弯的时候车身会有晃动的感觉,而且充电桩要自己买。在遇到ID4之前一直是第一备选。
小鹏,P7很惊艳,奈何尺寸类似比亚迪汉,坐进去不舒服,pass了,G3高度够,车长太短,后排不行,pass,P5一切都很好,尤其智能化和辅助驾驶方面,但是最后因为担心新势力品牌的原因,没信心直接下定,最后还是过了。
北汽极狐T,完全满足我的需求,空间充裕,智能化也很好,驾驶感觉也没问题,车价太贵🥲,还有一个原因是销量太低了,过了。
最后说ID4,一开始看的一汽,感觉挺好的就开始砍价选车,有一次走错了4S店发现上汽也有ID4,我媳妇儿一看说这个比一汽的好看😂最后就选了上汽的ID4X。
【空间表现】
190身高,开车不习惯躺着的姿势,调整好前排后,头顶还有一拳多,后排我媳妇儿170,坐进去膝盖距离前排还能有将近两拳的空间。后备箱也能放下好几个大行李箱,回家过年什么的拉东西没问题。整体来说空间足够我用
【驾驶感受】
开起来很“整”,不会像其他有些车一样转向会晃,过减速带也比较干脆,转向半径奇小,掉个头两条车道就够,对城区行车或者停车挪车的很有用。提速不像其他电车那么猛,开起来也很像油车,对于家用来说很合适。
【续航】
标607,我提车的时候是冬天,基本不开空调也就400左右,开空调350吧,感觉还行吧,也是够用了,冬天电车短板,估计夏天能五六百吧
【智能化】
辅助驾驶挺好,用起来很方便,平时走高速或者跟车的时候就开半自动驾驶,很舒服,至于车机嘛,确实有点一言难尽,但是足够平时使用了,也支持carplay。听歌也有网易云了,视频很少在车上看,我还加了AR抬显,配合车机导航,相当方便,选装的哈曼卡顿音响也还不错
【充电时间】
跑过一次到4%,最后只能红色小乌龟慢慢蹭到充电枪,充满大概两小时,平时20%左右去充电也就一个半小时
【提车价格】
原价248788,转了大半个北京,最后在经开区提的车,经开区有3000区补,全优惠下来20.2万,加上旧车置换国补10000,总共花费19.2万,24000ID豆选了AR抬显,哈曼卡顿音响,充电桩,21寸轮毂(这个是因为现车就带,砍价完后花500块钱加的)
11月提车到现在开了也就3000公里,总体感觉当初没有选错,车的各方面全都能满足我的需求,我最钟意的是空间充裕,转弯半径小,驾驶操作准确平顺,总之就是作为一款“车”的部分,都很好,至于鼓刹,个人能接受就好,大众作为传统车企,不会拿安全开玩笑,实际上如果你开上ID4,反而还会吐槽他的安全性有点过分,主驾安全带不插是开不了车的,后排安全带不插会全程报警,紧急制动十分灵敏,有时候灵敏的过分,过个高点的减速带都会刹停,相反的,除了“车”之外的部分,就是槽点了,车机比起国产厂家或者特斯拉,确实差了不少,感觉像是5年前的,虽然够用,但是不华丽。
这也算是我的第一台车,我最后之所以决定选择ID4X,定位就是20万以内,够全家老小城市出行,偶尔去趟河北转转。我认为买车买车,首先买的是“车”,车的部分如果不好,其他附加的功能再好,也是枉然,然后就是考虑到传统车企这么多年积攒的品控和ID4作为大众推出的第一款电车,我相信德国人不把各方面考虑全面是不会贸然上市。
最后的一点希望就是尽快开通OTA,等有了新系统我们也好体验一下😄
怀揣梦想的阿弥陀佛:您这价格优惠超过全国百分99点九九的人呀
用户4388188187508:黑屏黑屏黑屏
老姜12123:你们嗯没有周末露营需求吗?大众没有220v外放电,太遗憾了
一个奥迪和宝马车主为什么会选择大众的ID4X?总结下来就是:豪华商务轿车的底盘+完全模拟油车的动力表现+传统并不花里胡哨的车机+呆萌的外观=极智的性价比。
【购车经历】
作为一个90后的油车车主,在购车前试驾了宝马ix3、蔚来et7、比亚迪汉、极氪001、ID4crozz、ID4X。一开始新势力的确让我眼前一亮:内饰漂亮、车机功能齐全、空间大,就是哪哪都好……说回来让我放弃新势力的原因就是驾驶感受:底盘不够扎实,车辆跑起来不够整。
接下来回宝马4s店试驾ix3,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还是ix3,作为一个资深宝马车主,ix3加速有模拟油车的轰鸣声,整体车机也很熟悉、操作上手比较快。奈何车主本人和媳妇儿的工作性质,多说无益。
ID4x和ID4crozz,我更喜欢ID4crozz的外观,但实际驾车感受,闭眼上ID4x,不要问为什么,去试驾一下就明了了。
【空间表现】
得益于全新的大众纯电平台,后排地面处变为全屏,整车空间表现优异,178的驾驶员前车调整好坐姿,后排仍有两拳半的距离,类比一下和探岳的空间表现差不多,如果非要找个缺点就是座椅太短。
【充电时间】
超充40分钟就够了(每次充电不要设置100%),三元锂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太活跃,对电池不好。购车时选装了大众原厂充电墙盒,电表也选了峰谷电,在车机内设置每天晚上10点到次日清晨8点充电,省心省money。
【续航】
在买车前是有续航焦虑的,因为网上一直在黑ID4续航不行,提车后发现真香:九月下旬青岛还是很热的天气,表显续航510,在上车就开22℃两档的情况下,空调实际跑了503。这个续航表现足够我在市内通勤及偶尔的户外露营用。续航扎实,让人放心。
【提车价格】
至于价格,当时给家里添置了一个大玩具,也没怎么砍价,赶上4s店活动送了点小礼品就订车了,不过选的典雅格调内饰颜色没现车,等了一个多月。
【驾驶感受】
驾驶感受是我最满意的部分,底盘表现有种零几年老帕萨特的感觉,车整体性很好,底盘韧劲十足,过震“Duang~Duang~”的,很有高级感。
隔音就不用过多赘述了,有报告大家可查,隔音比a6的表现还要好,就一个字“安静!”。
【最不满意】
想说一下最不满意的,还是车机。就和智能家居一样,都2022年了,都不支持语音自动打开座椅按摩、关闭主动驻车等等。整个车机感觉是被阉割版的,希望后面会改善吧。(骂归骂,但这个车机系统表现比大众传统油车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也挺流畅平顺。)只要不是动不动和妹子去玩个飞盘局啥的,日常通勤用绝对够了。
最后说一句:2022年,家用30w以下电车首选ID(底盘太香了,安全性非常好)。我支持新势力,但不买。好了下课。
快乐塞莱斯廷0a:说说和4c差在哪里?
pimuren:没有电动折叠耳朵也很心烦
用户8669853273297:607km智享长续航落地大概多少钱
11月中旬提车,22款智享长续航版,红色,选配Hud抬显和可开启全景天窗。
1.外观方面,大气、现代又兼具稳重,比较合个人口味。光眸矩阵大灯亮眼,夜间视线不佳开启自动远近光灯,逼格满满,非常符合灯光控的需求;20寸流光轮毂,看上去稳重有力。
2.内饰、空间方面,中规中矩。座椅选的是都市激情,红线灰色翻毛皮为主,不惊艳也还耐看耐脏;车辆内部空间不算很宽敞,但满足5人家庭用车绰绰有余;后备箱网上淘了配套的魔盒支架,既便于物品收纳,又方便与后座放下后找平,车内午休很惬意(可以刷个露营模式,不断电)。
3.配置方面,L2级别辅助驾驶很优秀,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在国道试了几次,车道保持稳定,制动灵敏(制动分距离档位,选适中的体验感更好),配合刷隐藏刷出的变道辅助系统,高速行驶会省力不少(需要3车道以上,目前还没测试);主副驾座椅、方向盘加热冬天驾车比空调更实用,靠近唤醒迎宾灯也是一大装逼利器。不足的是360度倒车影像、座椅通风、行车记录仪这些国产新势力标配的都需要用V豆选配,比较遗憾。
4.续航方面,比较实在,Cltc607公里,除提车外没冲充满过,最多充至80%电量。最近留意记录一次,气温0-10度左右,表显里程:80%电不开空调379公里,开空调359公里(22度,主要是吹前档玻璃,空调效果非常好,22度就热的很了)。实际驾驶95折左右(个人驾驶比较佛系,和表显的差不多),换算满电不开空凋450-475公里,能耗15-17;开热空调视情况最低360以上还是有保障。高速及更恶劣的天气还没测试过,估计续航还会有所下降;除冬季,其他季节,城市道路为主,好的驾驶习惯,500公里以上应该还是轻松的。
5.智能化方面,只能说比较拉胯,车机只能满足基本需要,亟待升级优化。但如果和我一样,在车时间不长,以使用carplay为主,那也可以接受。最近大面积爆发的黑屏现象,因是22款2819主机版本,零下5度的天气,车停在室外,未出现黑屏,所在城市100多人车主群内,报黑的不超过10人,且都是21款1514主机版本的,升级就基本解决(建议黑屏的尽早联系4S店升级车机,解决隐患,现在4S店升级已经很熟练了,基本5小时内就搞定)。
6.驾驶体验方面。大众的底盘调校确实非常NB,2吨的车操控起来很扎实,试过120码过弯,很稳;方向盘助力力度刚刚好,不会太轻太飘;后驱极小的转弯半径,小路口调头基本一把过;提速不是顶级,但够用,碾压大部分油车;B档是真的香,非常契合城市和近郊道路车速不快、驻车多的情况;D档使用和油车一样,方便驾驶习惯;刹车线性,制动灵敏,习惯了还是非常舒适的。
总结下:如果你对车机智能化要求不高,对车辆驾驶体验感较为关注的,且居住地没有经常性极寒冰冻恶劣天气的,推荐购买,现在23款也上市了。最后一句,南方用电车是真的香。
为了阿迪:建议一两周充满一回 电芯校对及soc估算校对
自在白云a8:只要能完美解决黑屏问题,那真的是性价比最合适,续航里程最真实的不二之选。
星际大镖客阿捷:楼主抬显有异响吗?
🙋♂️情况介绍:
19年底的时候买了第一辆车福特锐际,开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候因为家里填宝宝,锐际后备箱偏小放不下婴儿车,所以跟家里一商量,决定换车,于是21年1月份换了路虎发现运动,开了一年下来1.6万公里,单纯油费就1.4万,市区13个油左右,高速10个油左右,油耗确实偏大,随着油价的不断增长,于是又跟家里商量换新能源,本来考虑过增城或插混,但是想想有油车了,还是买纯电。当时选车时想着要不续航长一些要不续航扎实。最终在ID4X、ID4C、宝马i3、极狐s或t、极客001中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本来我第一想法是选辆轿车,因为前两个车都是SUV,想换一下试试感觉,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SUV,确实怕不习惯,最终选择了ID4。至于为什么选的ID4 X,是我觉得X内饰和外观相比较C好看,同时我感觉驾驶感觉也比C舒服一些。 19年底的时候买了第一辆车福特锐际,开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候因为家里填宝宝,锐际后备箱偏小放不下婴儿车,所以跟家里一商量,决定换车,于是21年1月份换了路虎发现运动,开了一年下来1.6万公里,单纯油费就1.4万,市区13个油左右,高速10个油左右,油耗确实偏大,随着油价的不断增长,于是又跟家里商量换新能源,本来考虑过增城或插混,但是想想有油车了,还是买纯电。当时选车时想着要不续航长一些要不续航扎实。最终在ID4X、ID4C、宝马i3、极狐s或t、极客001中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本来我第一想法是选辆轿车,因为前两个车都是SUV,想换一下试试感觉,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SUV,确实怕不习惯,最终选择了ID4。至于为什么选的ID4 X,是我觉得X内饰和外观相比较C好看,同时我感觉驾驶感觉也比C舒服一些。
🚙选车理由:
选ID4的最重要原因有三个,一个是SUV,因为一直开SUV,确实是开习惯了。第二是看测评续航真实且显示实时续航里程,不担心出现续航里程骤减的情况。第三是使用费用确实很合适,这条得重点说说,裸车当时谈到了22w,因为路虎不想置换,所以没有那1w多的置换优惠,不然的21以内就可以拿下;其次购车赠了2万4的ID豆,确实又省了一笔,我换的东西个人认为都是刚需的:抬显、终身免费保养、6年18万公里整车质保、首年车辆保险、轮胎保障服务、大众智能交流充电桩(4000ID豆那款)以及600度电卡。目前开了3000多公里,由于充电桩一直没有安装,所以一直在外面快充,截止现在充电费用为零。计划充电桩安装之前如果电卡不够了,继续用v豆换电卡,可以继续薅羊毛。也感谢哥很潇燥兄弟的推荐,从选车到订车期间沟通了很多,既通过推荐获得10万v豆,又交给我很多用车技巧。
🗣️优缺点介绍:
优点:1⃣️倒车主动刹车确实比较灵敏,好几次突然跑出来一个人都及时主动的帮忙刹停了;2⃣️里程显示确实准确,基本上达到1:1,12月份的时候充满能跑550多;3⃣️地盘舒适但悬挂偏硬,这个怎么形容呢,就是开起来舒服,但是过坑洼路面的时候乘坐反馈比较明显,跟我第一辆锐际差不多,但没有路虎发现运动那种舒适感;4⃣️抬显好用,自从用了抬显,开车时基本上再没有低头看过仪表和中控,驾驶安全系数进一步增强;5⃣️隔音较好,个人感觉这辆车隔音效果还是不错的,开过130迈,风燥可以说是很小;6⃣️无线CarPlay超好用,比有线的好用太多了,个人感觉也比很多配备8155芯片的系统方便,启动就链接,别人发的位置,直接可以车机显示,不用再去搜索;7⃣️驾驶体验不错,跟油车基本上一样,这也是我选择这车的主要原因,不想去适应车,更不想太高的动能回收,经常看到很多人说要去学会适应动能回收,在我看来,车是用来开的,自己应该怎么舒服怎么开,怎么习惯怎么选择,目前就体验过一次动能回收什么感觉,再没用过。
缺点:1⃣️大脚踩电门有电流声,也可能电车普遍都有,第一次开电车,不太了解;2⃣️玻璃容易起雾,个人感觉相比其他车玻璃极其容易起雾,一个人的时候不明显,超过一个人必然气雾,前后左右玻璃上都是一层雾,必须一直开空调才行;3⃣️座椅舒适度欠佳,感觉这个座椅怎么调都达不到最舒服的状态,开久了腰比较难受;4⃣️黑屏,提车的时候已经是2819,都是2819不黑屏了,但是只要温度低于零下四度,必黑屏,虽然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但是有时候赶时间的话还是很糟心;5⃣️刹车偏软,刚开的时候总感觉刹不住车,导致我一踩刹车,副驾和后排的人一直点头,主要是我还用的D档;6⃣️车辆密封性不好,感觉开车的时候都在漏风。
功能完善希望:1⃣️希望app中能增加开关门功能,目前只能打开空调,确实感觉很不方便;2⃣️希望再升级能增加显示实时胎压,现在只有胎压预警,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四个轮子胎压是多少;3⃣️希望ota真能做到ota,而不是每次升级都要到4s店去升级,这本身就跟ota的解释不符,而且很不方便也很耽误时间。
由于用车时间不长,只是浅谈一下个人使用感受,如有不妥,请告知
电动的小超跑:卧槽,你的价格太便宜了吧!
kockpeter:为啥不选极狐呢,我也在犹豫极狐好还是id4x
南门溜达:那是优惠2万5还是3万了?还有1万8id豆送不
点评车型:
2022款ID.4 X 智享长续航版

4分“优秀”外观:见仁见智,我和家里人还是挺喜欢的,尤其是银河蓝这个颜色;
内饰:因为有了杯架的盖板,感觉比Id4crozz精致一点,硬塑料有些多,高级感的氛围营造稍微欠缺一些;
空间:完全够用,不会捉襟见肘;
续航:表显非常准,不会出现快乐表的情况,整体续航也很扎实,满电情况下不开空调表显续航600+,空调22℃表显续航550+;
车机和智能化:不提也罢,不说是拉胯吧,也得说是跟国产新能源比落后了一个时代;
动力:作为新能源来说比较弱,但市内代步0-60的加速已经很给力了,作为带娃的车我也不需要它有零百4、5秒那种动力;
行驶感受:还不错,悬架支撑很好,过坎很干脆,但是底盘对比家里的V90cc来说不够紧致,当然这个价位还要啥自行车啊;
辅助驾驶:L2辅助驾驶标定不错,配合ARHUD体验拉满;
刹车:制动力完全没问题,但D档刹车脚感比较迷惑,适应B档后就OK了;
几个吐槽的地方:
1、3月19订车,6月28提车,我都等麻了…
2、两侧门板内的异响有些烦人…
3、反人类的车窗控制按键…
4、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车内麦克风的问题,carplay连接、信号都正常,但通话时对方经常听不到我的声音,语音控制得大声嚷出来才识别我的指令…
5、中控音量调节和温度调节按键没有背光…
6、手机app功能一般,远程控制车内空调经常需要1分钟才能把指令发到车上…
7、车载app不够丰富,好歹给我个QQ音乐啊,自带的酷我简直人工智障…
暂时这么多吧,刚开了不到1000公里,多开一开再跟大家分享
晓恺88:兄弟,我的车用了快两个月底盘过起伏路面时感觉还好,碎路面确实不紧致。异响目前没有。倒是雷达让人很头疼,周围一点东西就长鸣,还容易紧急刹停。
用户7007547495281:楼主裸车价送豆了吗?
🔱ゞLucy:你B柱为啥是白色的,我看有的是黑色的B柱,是你改装的吗
点评车型:
2021款ID.4 X 1st Edition ID.初见版

4.14分“优秀”外观:ID.4 X是一台看起来很不大众的大众,线条由流畅代替了以往的凌厉,造型由动感代替了昔日的硬朗,甚至,镀光代替了镀铬,全新的平台、全新的设计,比例协调、稳重大气,又充满了时尚与动感气息。
空间:座椅柔软舒适,2765mm的轴距令其驾乘空间宽裕,而且空间布局灵活,载物空间最大可拓展至1546升,作为一台紧凑级SUV,而且是新能源车型,它的驾乘空间及实用性算是不错了。
舒适性:底盘的整体感、紧凑感出色,悬挂韧性十足,在保证了足够的支撑性的同时,也能很好的过滤掉路面的颠簸,再配合精准的转向指向性,好开、舒服是驾驶它的第一感受。
内饰:极简风的内饰造型,迎合了当下的潮流,双色拼接设计提升了其视觉上的层次感。但是在用料上还有提升和空间,一些该软包的、该皮质包裹的地方都用了硬塑料。
操控:底盘的整体感、紧凑感出色,转向指向性精准,关键是油门跟脚且线性十足,像极了燃油车的脚感,非常能读懂你的驾驶意图,完全没有一踩油门就傻快的往前冲的那种感觉。
配置: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了,液晶仪表与中控大屏,承担了大部分信息的显示与功能的操作需求,配合全车的触控按键,是当下对科技感最好的诠释。
动力:ID.4 X高配车型拥有前后双电机、最大312匹马力的强劲动力,可媲美小钢炮,即便是单电机板车型也足够满足家用需求,而且单电机版车型的续航里程更长、实用性也更出色。
说真的ID4确实是一款驾乘感受很不错的车,但是感觉这款车的价格定位有很大问题。入门款配置够用,价格可以,但是425的续航,现阶段实在低的离谱。长续航贵3.5万,这个价格区间的用户大多对价格很敏感。入门款续航不行,长续航价格没吸引力。真是高不成低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