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吉利高管再谈常压油箱事件李云飞的反击,能挽救比亚迪这波风评吗 长城老魏之后,吉利杨学良也对比亚迪常压油箱事件开炮了,老魏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公众等待着比亚迪方面的回复,确切地说,是比亚迪品牌公关负责人李云飞的回复。 就在刚刚,李云飞终于回复了,只是他的这次回复似乎没有了往日的游刃有余。他更像是针对长城和吉利的质疑,被迫做出防御式回击。 针对常压油箱事件的技术方面,李云飞先是承认了在2021-2023年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符合法规要求,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比亚迪的常压油箱方案没有问题。之后,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切换为高压油箱。 针对常压油箱和“车圈恒大”等舆论风波,李云飞先是说,吉利也在2018-2023年,多款PHEV车型也采用常压油箱方案。 之后针对长城带动的舆论风波表示,去年底,该车企向深交所、港交所及国家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恶意举报比亚迪,经过证券交易所及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详细调查,确认我们没有问题。 其实,“车圈恒大”可能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自证清白。但是,常压油箱事件,以技术为王的比亚迪,应该考虑如果从技术的角度减少公众的疑问,而不是一味的动嘴。或许,后续比亚迪会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综合来看,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的销量领头羊,谁都不希望他出现问题。毕竟,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对外的一张名片。但是,如果比亚迪有问题,相信所有正直的中国人,也不会无条件的“护犊子”。 回到李云飞的这次回应,大家认为能否挽救比亚迪在这次风波中的负面影响吗?
#提车日记2024年7月4日,比亚迪泰国工厂正式投产,与此同时,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车也在此成功下线。这座工厂位于泰国罗勇府WHA伟华工业园,从曼谷向东南驱车约3小时即可抵达。 在泰国投资建厂,选择合适的工业园区是关键。老牌的AMATA工业园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劳资关系脱颖而出,这里从未发生过罢工事件,吸引了众多日本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入驻。而WHA伟华工业园作为新兴园区,则在配套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具优势,成功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汇聚了大量相关企业。 比亚迪泰国工厂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0亿泰铢。工厂配备了完整的整车制造车间,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工序流程,其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东盟、澳大利亚等右舵车市场。此外,比亚迪的电池及部分零部件部门也在此设立厂房。值得一提的是,动力电池、前后保险杠、轮胎等部件通过空中输送系统,直接用传送带运送到总装车间,这一创新设计省去了零部件装车、运输、卸车等环节,是比亚迪泰国工厂的首创。 工厂共提供约8000个工作岗位,除了从中国各生产基地抽调部分骨干员工外,大部分员工均在当地招聘,中泰员工比例约为1:5。大约三个月前,大批中国员工进驻泰国工厂,对泰国员工展开培训,手把手传授生产线上的操作技能。不少中国员工预计将在泰国工厂常驻约两年时间。 比亚迪泰国工厂有诸多独特之处。工厂内的标识牌、宣传板、生产看板均采用中泰双语标注。在生产线末端,设有员工休息区,员工们共同搭建了木质亭子,并通过水彩画、手工模型、工艺品进行装饰,展示板上还张贴着中泰员工聚餐、郊游的照片。中方员工表示,他们十分重视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在工厂内部成立了中泰文化交流协会,各职能部门均设有委员,负责组织中泰话剧社、读书会、音乐舞蹈欣赏、传统文艺作品交流、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工厂鼓励中泰员工相互学习对方语言,还会组织泰国员工到中国学习、旅行。 在泰国的营销和服务方面,比亚迪由泰国Rever Automotive公司独家负责。2023年,比亚迪在泰国的销量约为3万辆;2024年1 - 3月,销量约1万辆。受市场环境影响,2024年泰国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度有所下降,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为此,比亚迪于7月1日开始在泰国进行降价促销。 比亚迪泰国工厂是其海外首座年产能达15万辆级别的乘用车工厂,相比之下,此前于6月27日竣工投产的乌兹别克工厂,年产能仅为5万辆。这一规模与比亚迪在中国新建的工厂相当。目前,比亚迪在中国除西安、长沙、深圳坪山三大规模较大的制造基地(年产能分别为90万辆、60万辆、35万辆)外,为分散产能风险,近年来新建的常州、合肥、抚州、济南、郑州工厂,首期产能均在15 - 30万辆左右。 随着比亚迪泰国工厂竣工,中国车企在泰国的整体年产能提升至40万辆级别。此前,上汽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工厂于2017年竣工,年产能10万辆,但实际年销量约2万辆,产能利用率较低;哪吒汽车泰国工厂于2023年11月30日实现首车下线,2024年预计产量1.2万辆;长城汽车改造收购的通用汽车泰国工厂后,于2024年1月投产,年产能12万辆;2024年7月中旬,广汽埃安泰国工厂也将竣工,年产能5万辆。 近年来,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建设效率大幅提升。比亚迪泰国工厂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6个月;埃安泰国工厂年产能5万辆,从2024年1月开工到7月中旬竣工,仅用半年时间,这一效率已与国内建厂不相上下。上汽、哪吒、长城、比亚迪、埃安等中国车企,在泰国市场充分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速度与实力。 尽管如此,中国车企目前在泰国的产能与日本车企仍存在较大差距。日本车企在泰国的年产量超过160万辆,其中丰田产能约70万辆,五十铃约40万辆。不过,日本车企正在调整产能布局,铃木、斯巴鲁已宣布关闭泰国工厂,五十铃也计划削减在泰国的产能,转而投向印尼工厂。 泰国作为中国车企出海的重要战略据点,随着比亚迪等多家工厂陆续竣工投产,标志着中国车企正逐步迈向大规模海外制造的新阶段。
#中汽协谈近期价格战主管部门表态反对价格战,魏建军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车圈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影响到汽车行业的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价格战利还是弊在行业内引起广泛讨论。 5月31日,主管部门发声,反对价格战,为价格战的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车企之间“价格战”,给汽车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冲击,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说,企业之间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不利于企业持续研发投入,进而影响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损害消费者权益。长此以往,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会减弱。可以说,“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 关于未来,该负责人透露,工信部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之前,中汽协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提到5月23日以来,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 5月23日,比亚迪率先宣布共计22款车型推出限时补贴或一口价政策,降幅惊人。中汽协直接点名的就是比亚迪 前不久,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靠打价格战拉销量不是长久之计。“车价降这么多,质量会不会也跟着缩水?”
#电车续航多少才不会焦虑固态量产,并且平民化之前,我大概率不会换车,目前的电车续航基本都在5-600km,我平时高速场景又比较多,其实对于我来说还是不太够。 当车厂真正敢官宣自家能跑1000km纯电续航,并且拿出10w的售价,我觉得才能解决我的续航焦虑!!
3.75
“良好”
共2645人评价
8万-12万新能源总榜
NO.38
低于57%的同价位车系
3.75
综合
3.75
内饰
3.62
配置
3.80
空间
4.01
外观
3.69
舒适性
3.71
操控
3.70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