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夏天骑电动车,5种行为很伤电池,也会让电动车寿命降低1-2年!

    电动车大V头像电动车大V头像
    电动车大V前天 23:11

    夏天气温升高,骑电动车出行的人也变多了,但是夏天是电动车故障的高发期,大部分情况是车主不清楚如何正确充电造成的。主要有5种行为是车主经常犯的,不仅伤电池,而且还伤车!

    1. 高温下长时间充电(包括夜间充电后未及时断电)

    电池充电时本身会发热,夏季环境温度高(常超30℃),充电器散热效率下降,若充电时间超过8小时(如夜间充整夜),电池温度可能升至50℃以上,导致电解液蒸发加速、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严重时出现“鼓包”。据权威数据,电池温度每升高10℃,寿命损耗速度增加50%。

    2. 骑行后未冷却直接充电

    骑行过程中电池持续放电,内部温度可达40-50℃,此时立即充电会使电池温度骤升至60℃+,触发“热积累效应”,加速电极材料老化,缩短循环寿命(正常循环次数约300-500次,不当充电可减少至200次以下)。

    3. 车辆长时间暴晒(尤其是电池裸露的车型)

    夏季阳光直射下车温可达60-70℃,电池箱内温度更高,会导致电池外壳软化变形,密封性下降,水分蒸发加剧,电解液黏度降低,内部短路风险增加,锂电池(如三元锂)在高温下可能发生“自放电加速”,容量不可逆损失。

    4. 电量耗尽后才充电(过度放电)

    铅酸电池放电至电压低于10.5V/节、锂电池低于2.5V/芯时,极板会析出硫酸铅结晶(硫化),堵塞电极孔隙,导致充电接受能力下降,续航明显缩短(表现为“充不满、用不久”)。建议剩余电量低于20%时即充电,避免“见红才充”。

    5. 胎压不足或载重过高时强行行驶

    低胎压(如标准2.5bar降至2.0bar)会增加轮胎滚阻,电机需输出更大电流维持动力,导致电池瞬时大电流放电(超过额定放电倍率,如铅酸电池超过5C),加剧极板腐蚀和活性物质脱落,尤其在爬坡或逆风时危害更显著。

    总结:

    以上6种情况是很多车主不在意的,虽然短期这么做没事,但是长期以往势必会让电池寿命下降1-2年,同时也会降低车辆的寿命,换一台电动车几千元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小数目了。平时保养得当,也相当给自己省钱了。各位,你对此怎么看?欢迎你的留言!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