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乾崑ADS 4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深度解析

2025年4月22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车BU)正式发布乾崑ADS 4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标志着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迈入新阶段。该方案以架构升级、安全强化、场景优化和产业协同为核心,为高速L3级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商用奠定基础。以下从技术架构、功能亮点、产业布局三大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架构升级:WEWA架构驱动性能跃迁
乾崑ADS 4采用全新的WEWA架构(WorldEngine + WorldActionModel),结合云端与车端协同,实现从数据生成到行为决策的全链路优化:
1. 云端WorldEngine
通过扩散生成模型技术,模拟人类司机罕见的复杂场景(如鬼探头、前车急刹等),生成高密度难例数据,实现“AI训练AI”的闭环。相比真实场景,其生成的难例密度提升1000倍,极大加速算法迭代。
2. 车端WorldActionModel
融合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模态传感器数据,构建业内首个“全模态感知基模型”。该模型能实时生成车辆轨迹并控制执行,端到端时延降低50%,变道响应更丝滑,无效变道减少20%,重刹率下降30%。
3. 数字底盘引擎XMC升级
实现车身、电机、悬架、转向、制动及热管理的六合一全域融合控制,支持预判性悬架调节与爆胎稳定辅助,提升动态驾驶安全性。
二、核心功能亮点:安全与场景双突破
1. 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以“全时速(4-150 km/h)、全方向(前/侧/后)、全目标(行人/车辆/障碍物)、全天候(雨雾/黑夜)、全场景(高速/城区/泊车)”五维安全为目标,主动安全能力全面提升。例如,新增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可检测30 cm小体积障碍物,80 km/h时速下实现AEB刹停。
2. 高速L3级自动驾驶能力
- 责任边界明确:驾驶员可转移视线至非驾驶活动,但需保持警觉并在系统请求时接管。
- 场景覆盖:支持跨城高速ETC通行、车位到车位自动泊车(P2P 2.0)及跨层泊车代驾(VPD 2.0)。预计2025年6月,全国支持停车场将超50万个。
3.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搭载MoLA混合大模型架构,支持模糊语义理解(口语化指令成功率85%)、多音区独立控制及7.5.10声道HUAWEI SOUND非凡系列音响,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
三、产业协同与商业化路径
1. 车企合作与车型落地
目前已有22款合作车型上市,覆盖轿车、SUV、MPV及高端品牌(如奥迪Q6L e-tron、传祺M8乾崑版)。2025年计划新增数十款车型,首批搭载品牌或包括阿维塔、东风猛士等。
2. 研发与验证投入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研发团队8000人,累计完成6亿公里高速L3仿真验证。华为联合中汽中心及11家车企发布《安全智能驾驶倡议》,明确功能边界并杜绝夸大宣传。
3. 商业模式创新
推出泊车无忧权益,用户可享单车最高600万元保障;同步探索代客充电、哨兵模式增强等增值服务,推动从“技术输出”向“生态服务”转型。
四、行业意义与未来展望
华为乾崑ADS 4的发布,标志着L3级自动驾驶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商用。其通过算法-硬件-整车协同的技术路径,解决了高速场景下长尾难题,为法规落地后的市场爆发铺平道路。随着2025年L3商用能力逐步成熟,华为或将成为全球智能驾驶赛道的核心推动者,加速“人机共驾”时代的到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