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们聊了一期新能源时代背景下,直营模式带来的高效服务效率,评论区很多朋友在对比讨论和传统经销商4S服务体验的差别,所以今年我们索性也聊一聊传统经销商代理模式的售后服务。我先说一个自己的观点,经销商代理模式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即便是现在面对直营模式强势竞争,它仍然有它无法替代的优势。

传统汽车品牌主要是经销商代理以4S店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售前售后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售后服务主要包括了基础维保、事故车维修、延保与增值服务、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基础保养就不用多说了吧,屏幕前的各位老板们都比我懂,包括发动机保养、变速箱维修、刹车系统检测等常规项目,4S店的优势在于它是依托原厂配件和技术支持,确保车辆性能稳定;事故车维修就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事故车定损、维修及理赔一站式服务;延保与增值服务是通过经销商和厂家做背书,可以额外消费延长质保期,还能做汽车美容、改装等,这笔消费买的就是一个“放心”;客户关系管理是通过会员体系、定期回访等方式维护长期客户关系等等。

这一套流程不论品牌、不论地域差别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稳定的业务,网点密集且服务标准化程度高。同时经销商的售后服务技师在燃油车机械结构、动力系统维修上经验丰富,很简单的道理,即便是从业时间比较短的技师,他每天过来过去就是捣鼓这个品牌的几辆车,所以看似有的技师从业时间不如外面第三方修理厂的老师傅,但是单车经验仍然相对更长一些,而且原厂技术支持和配件供应链成熟,依托主机厂背书,大家普遍对原厂配件和服务的质量更为信赖,尤其在豪华车领域。

当然,我们说的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服务,也就是比较理想的一面,如果4S店真能做到这个水平,那也不会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风评了。实际上我们在4S店售后的体验服务效率低下,预约流程繁琐、维修周期长,有的车修个小问题,都要把车放店里一个礼拜之久。时间久就算了,更离谱的是服务不透明,欺瞒行为比比皆是。
所以经销商所作所为的这些行业顽疾在直营模式的冲击下,竞争力瞬间土崩瓦解。如果大家细心留意你就会发现,空置的4S店面越来越多了。

但是我们前面说了,经销商经过多年发展网点密集且服务标准化程度高,这是现在直营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来新能源品牌起步没几年,大部分车企财务赤字高居不下,在二三线城市铺设成熟的汽车服务网络短时间内是不现实的,所以大部分地区还是得靠这些传统经销商。

既然现在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同时还面临新能源浪潮席卷的压力,传统经销商接下来该如何转型突破呢?现有的作业可以抄一抄,首先就是加速数字化转型,学习新势力品牌把APP利用起来,一键预约、远程诊断、透明化报价,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可以有一个大幅的提升。然后升级技术能力,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主机厂合作开展三电维修培训,填补技术缺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强化客户运营,不能说车卖掉就结束了,剩下的都交给售后,借鉴直营品牌的用户社群运营,通过会员权益、个性化服务提升体验,甚至你可以提供定制化维保方案,增强用户忠诚度。

说一千、道一万,传统经销商的核心竞争力仍在于庞大的服务网络和深厚的行业积淀,但如果坚持守旧模式,恐难逃市场份额萎缩的命运。面对新能源浪潮的席卷,传统经销商只有拥抱技术变革、重塑服务理念,才能在新能源与燃油车并存的过渡期找到生存空间,要知道 “未来的竞争不是模式之争,而是效率与体验之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