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很多标题,什么“宝马和华为合作”,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标题党。我来澄清一下,这俩合作不是要造车了,也不是宝马要用华为的软硬件了,而是宝马的数字钥匙,正式接入鸿蒙的生态了。

不久前的消息: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宣布已达成合作协议,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推出包括数字钥匙、华为HiCar以及宝马App等等数字化服务,基于鸿蒙系统开发多元化智能应用与功能。说人话,就是华为的手机可以控制宝马汽车了,宝马的汽车也可以互联华为的手机了。

不过在当下,但凡是把“华为”和“汽车”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我们都知道华为能做的事远不止于支持一系列App那么简单,不说鸿蒙的四界,华为的座舱、雷达、大灯以及智驾等等都已经用在不少车型上了,就连同为豪华品牌的奥迪,也即将用上华为的智驾。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BBA三家,目前跟中国市场都融入的怎么样了?

首先就是奥迪,将在Q6L e-tron以及南北两款A5L上正式搭载华为的ADS智驾,电动车搭载智驾不少见,但燃油车也搭载两颗激光雷达硬件的智驾,就真的不多见了,并且还是一口气两个版本的A5L,一定程度是可以说是燃油车时代的“逆袭者”。而除此之外奥迪还单独选择与上汽合作打造了AUDI品牌,未来将利用上汽的技术平台打造专属中国的电动车,如此看来,奥迪似乎是当下豪华品牌里跑得最快的那个。

而相比之下,被尊界天天拿来对比的奔驰,能与华为合作的概率就更小了,不过在智驾方面还是选择与Momenta、禾赛科技等企业合作,至少目前在国内还是初见成效的。当然,一贯高逼格的奔驰还是非常有自己的坚持,选择重金砸向自研的MB.OS操作系统,以及高度自研的未来电动化平台,某种程度来说还是让中国供应商有些插不进手。这种“半糖主义”的合作模式,被业内人士调侃为“既要借力,又怕失去灵魂”。

相比起奥迪和奔驰,显然宝马与中国供应链还要更疏远一些,此前i系列的电动车在国内与宁德时代合作,此外就是如今接入鸿蒙生态这个事件了,不过这本身与造车本身无关,宝马考虑到中国近1/4的宝马车主使用华为手机,因此更多还是优化用户体验。而未来宝马在电动车规划方面将着重Neue Klasse系列的电动车,等到这些车型国产的时候,或许才会与中国的供应链产生更多交集。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BBA三家各自的决策,恰似智能汽车时代的三种生存样本。而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又恰恰反过来成为了那条鲶鱼:既搅动了传统豪车的技术池,也倒逼它们重新思考:当发动机轰鸣被代码取代,豪华的定义是否正在改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