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要说,2025年将是中国汽车最艰难的一年,可能很多人都不信,到底难在哪里?
如果我们要说,2025年将是中国汽车历经艰难,真正脱胎换骨的一年,你会相信吗?我们今天来告诉大家,中国汽车正面临的一系列重要事实。

昨天看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中国汽车正在被俄罗斯媒体严格测试。
前几年俄罗斯打仗,人家顾不上,现在这是要认真看看,中国汽车到底好不好了。
前两天跟汽车圈内的专家聊起行业发展,他说2025年会很难,起初我们也不信啊。
最近查了一些资料,归纳整理了一下,终于相信了。
大家先别着急喷,看清楚事实再说。另外,最难的时候,也意味着只要跨过这道关口,杀出道路,剩下来的车商,就都是英雄。
我们过去几十年的产业发展历史也已经证明,任何一个产业要真正强大起来,都要经历类似的涅槃重生的过程,例如当年的电视机价格战比目前汽车行业更残酷。
所以,中国汽车2025年将迎来这个过程,一年时间能不能打完呢?就要看我们的速度有多快了。
为什么说2025年将是中国汽车最艰难的一年呢?因为目前这个行业正面临几个重要事实。

第一个事实,汽车行业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全球,淘汰速度也就大大加快了。
目前国内的竞争,已经到了分胜负甚至分生死的时候,品牌、技术、制造、营销这些竞争因素都已经到顶了,技术创新红利也几乎到顶了,现在还有什么新技术吗?
华为把智能驾驶做到目前能达到的极致了,其他车商都是以它为目标;比亚迪把续航做到极致了,其他厂商短期内想超越都难。
所以,2024年大家就已经感觉到了,国内市场已经卷到不能再卷了,已经有个别厂商退出了。
2025年一开年就是竞争高潮,谁也不敢轻易放松。
最近两年,大家总觉得这个行业早晚得发生大淘汰,2025年终于要来了吗?
第二个事实,前几年我们弯道超车,相当于在汽车强国没想到的方向上偷袭成功了,现在国外对手也开始醒过味儿来了,2025年他们将全力反补,全球竞争空前激烈。

前几天,丰田汽车宣布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研发生产雷克萨斯电动汽车和电池,这就是一个信号。丰田汽车这样做,且不说能不能打得赢,他们一直极力反对电动汽车,现在醒过来了。
同样醒过来的还有欧洲汽车和美国汽车,你看看宝马和奔驰做的最新款电动汽车,那屏幕大得比理想汽车还要大,要说做用户体验,恐怕他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三个事实,全球主要汽车强国,都在加强汽车战略,甚至用上了贸易壁垒手段。
去年美国对中国汽车加关税,加拿大加关税,欧洲加关税,警钟已经敲响了。
2025年,中国汽车要通过加拿大和墨西哥去打北美市场,不那么容易了;要去欧洲,道路也不那么好走了。前面我们也讲了,就连俄罗斯都开始严肃认真了。
2025年,中国汽车在全球主要消费市场面临的形势,都将会空前严峻。
当然了,这也没什么好怕的,过去我们很多产业都经受过类似的考验,而且大多数都成功了。
只是这种形势下,如果要打赢,2025年就得靠真本事了。

那么怎么办呢?具体来讲,2025年,中国车商还有3条道路可以走。
第一条道路,在技术和制造能力上仍然有短板的,要赶紧补齐,2025年可能是最后的窗口期了。
例如别人家的续航已经2000公里了,如果你还是在500公里水平上自娱自乐,那就不用玩了。
再例如最近广汽集团换了董事长,广州市政府都高调宣布要绑定华为了,这就是承认差距,得赶紧补齐短板。
第二条道路,我们有些车商卷不赢国内,那是因为我们的水平太高了,其实放到全球很多国家都能称王称霸,所以全力出海,或许还能打出一条道路来。
就像当年波导手机在国内混不下去了,换个马甲去非洲称王,现在已经是全球前五的存在了。
第三条道路,实在打不赢没办法的,只能合纵连横,收购兼并了。
不过呢,我们实在是想不明白,有人说比亚迪可能收购蔚来,这个逻辑在哪里?比亚迪需要蔚来的什么东西呢?小米收购还差不多。

如果中国车商真想收购,比如长城倒是可以想着收购日产,要的是迅速扩张全球市场啊。
所以,总结来看,2025年中国车商要是没点真本事,还真是不好混了。
搞不好,就会有名气大一点的新势力,要退出江湖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