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担心一旦萝卜快跑等robotaxi开始普及,将导致600万滴滴司机失业的问题。
然而,我一直在强调的是,如果政府授权至少5家公司提供服务,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布置1亿辆robotaxi,让7亿城市人口每天通过这种方式出行,那么打车费率可以降低到每公里0.3元,政府还能够额外收取每公里0.2元的税费。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所有人的就业问题,汽车产业也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整个汽车产业链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最大规模的robotaxi部署,整车成本可以降低到每辆5万人民币(包括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等设备,完全可以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这样一来,还能够极大提高国家电网夜间的使用率,通过在夜间进行充电,成本可降至每公里0.1元。此外,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财政问题:robotaxi的电能耗和折旧成本约为每公里0.1元,robotaxi公司的利润可以达到每公里0.2元,同时各地方政府还可以自信地收取每公里0.2元的“无人驾驶出租税”,将其直接纳入财政收入,用于补贴各级地方财政。同时,在所有大城市建立robotaxi运营中心,负责robotaxi的充电、辅助驾驶接管、维修、交通事故处理和高精度地图测绘服务,这也将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最后,1亿辆robotaxi会在大街小巷上运行,以每公里0.5元的费用,使每个成年人、学生、老年人、儿童、妇女、残障人士、智障人士和贫困人士都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科技带来的进步。这将极大地扩大社交和交通范围,满足娱乐、工作、生活、购物和旅游的需求。

同时,这也将极大地扩大城市的范围,让人们能够在市区的郊区住上更舒适的大平层或别墅,无需开车、购车,也无需挤公交和地铁,每天都有robotaxi来家门口接送出行,享受便捷的交通服务。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超过600万滴滴司机),也解决了财政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7亿城市人口来说,这带来了便捷和舒适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科技改变城市生活的最真实、最长远、最有前景的规划。
对于无人驾驶乘车费用的规划猜想:在的一些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核心区域,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一家机器人出租车公司推出了不同收费标准的服务。在拥堵的核心区域,机器人出租车的收费为每公里5元;而在近郊和二三线城市,由于交通状况较好,出租车收费为每公里0.5元;而农村地区单向奔赴机场、高铁站这类冷门路线时,出租车收费只需每公里0.1元。通过灵活的价格策略,这家机器人出租车公司希望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通过提供下次乘车的5折优惠券,留住现有用户。这种价格调控的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和路线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许多人忽略了三个关键点,如果能在未来十年内生产并部署一亿辆 robotaxi 的话:
1. 庞大的 robotaxi 市场需求将催生出中国自主研发的低成本 L4 级别无人驾驶系统,从芯片制造到整个系统,包括应对过剩的激光雷达产能问题。
2. 每年汽车行业新增产能两千万辆,这会进一步扩大汽车领域的内需,为该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3. 如果 robotaxi 得以全面地铺开,对城市将带来一轮全新的改造。这种改造可以借鉴美国自1970年以来的城市空洞化/逆城市化趋势。基本趋势是中产阶级逐渐扩散,人们居住在郊区的独栋住宅或联排别墅,每个人都可以像洛杉矶一样拥有小别墅。这同时也会带动城市再度扩建高速公路,修建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以及新增办公楼和工业区。这也许将成为城市最后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可见,大量的独栋住宅和高速公路修建将变得必要,这将挽救房地产行业、土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实体经济和商业带来良机。许多现有产业增长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当然,这种趋势不会持续很久,可能只会持续10到20年左右,但足以解决目前(即2024年)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