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有趣,比亚迪的插混,玩低端已无对手。
但玩高端,却似乎谁也打不过。
譬如,方程豹长期门庭冷淡,腾势也一直门可罗雀。
别说反超bba的油车了,就是打赢问界理想的增程都费劲。
但奇怪的是,明明豪车搞增程就能走量,而且仰望也都做过增程了,为啥腾势却不做呢?
有行业人提出了观点,他认为,不是比亚迪没实力,而是比亚迪做豪车,方向错了,若不及时掉头,恐怕会很危险。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他强调,比亚迪的电车战略,保守了
说白了就是老厂思维。
对比“新势力”,差异其实很显著了。
譬如,理想问界才是真的激进,死磕电车,根本不考虑油车。
所以,它们终极目的,本来是用电车干翻油车。
只是因为电车续航太拉跨,一妥协,才做了增程。
但归根结底,增程的精髓与电车是一致的——高性能与智能化。
相比之下,老车企的思路,就很保守了。

正跟新势力相反,老车企认为,想干翻油车只能靠插混,电车是靠不住的。
但看它们的战略,也是围绕着插混展开。
不仅在买菜车上,要用插混干翻本田大众;就是在豪华车上,也要用插混来逆袭奔驰宝马。
但很可惜,比亚迪高估了插混的潜力。
其实不仅是比亚迪,包括吉利长城奇瑞这些老厂都想岔了。
譬如,魏牌、领克、星途,都是死磕插混,也都很凉。
相比之下,腾势只是还没凉透而已。
一旦凉透,估计也要淡出插混了——这玩意真的做不了高端。
所以,更高端的仰望,就直接用了增程。

其次就是,插混上限太低,做不了百万豪车
当然,这要抛开bba与保时捷等豪车不提。
以保时捷插混为例,一颗4.0T大排量引擎,搭配一颗190PS电机。
就这个搭配,电机可有可无,本质上还是在卖发动机。
但国产豪华插混,情况就不一样了。
说得难听点的就是,想要大排量引擎也做不出来,只能给个小排量引擎,然后狂堆电机。
所以,方程豹给了双电机,腾势给了三电机,仰望给了四电机。
看着是很猛,但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因为插混的核心是“用油跑”,加入电机的初衷,只是为了降低油耗而已。
不仅如此,由于电池较小,插混“用电跑”,肯定是劣势。
所以,别看这个三电机又蹦又跳,不仅力大砖飞,还能原地掉头。
然而,一旦电量耗尽,电机立马歇菜,只剩发动机在干活。
在此情况下,腾势还有个2.0T兜底,勉强能接受。
但像仰望U8这样的百万豪车,只有2.0T的体验,肯定不能接受了。
到这里,肯定有人察觉到一个矛盾。
毕竟,腾势用插混已经很凉,比亚迪也明知道用增程更完美,那为啥新车仍然要用插混呢?
这就是下面要提及的了。

最后就是,比亚迪做增程,有技术漏洞。
别以为增程没技术,摆摆手就能做——这种言论肤浅至极。
只是做个“可油可电”,的确容易;再加一套冰箱彩电沙发,也不费力。
但要这么想,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懂增程。
因为增程跟电车“同宗同源”,精髓在于“用电跑”。
所以,好的增程不仅要加速平滑,还要有很强的智驾。
这就是比亚迪的技术漏洞了。
前面也说了,比亚迪由于老厂思维,偏重走插混路线。
这就导致,比亚迪技术虽然很强,有易四方有云辇X,但缺失了重要的一环——高阶智驾。

由于比亚迪不看好电车,就疏于研发。
别看也有自己的“天眼智驾”,但效果很一般。
其实不仅是腾势而已,仰望U8也是这套方案。
但结果呢?根本构不成优势,反而是劣势。
先不说腾势毫无起色,就是开局王炸的仰望U8,也在每况愈下了。
吓得方程豹都不敢用这套方案,转头去买了华为的技术。
所以,就算腾势现在搞增程,做个可油可电很容易,但没有高阶智驾,拿啥跟理想问界打?
相比之下,还不如继续做插混,赌一把三电机——可惜赌输了。

总而言之,虽然比亚迪转型很早很快,技术也很强大。
但由于转型思维保守,决定了腾势一上来就是要死磕插混的。
后面尽管也发现插混不适合高端,但由于智驾是硬伤,马上转型做增程,也来不及了。
还不如赌一把,把插混做到极致,但很可惜赌输了。
从未来的趋势来看,腾势淡化插混也是必然的——要么死磕纯电,要么切换增程。
但前提是智驾的短板必须补足,不然做什么都玩不转高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