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圈友鲜试驾等了半个月,终于轮到我试驾了,其实说实话,对于小米SU7 Ultra,如果不上赛道,这车将毫无意义!除了碳纤维外购件和大尾翼,跟小米SU7 Max几乎一样的体验和驾驶感受。虽说适合家用,但如果真的为了好看、面子用于家用,简直就是浪费!但如果...查看全文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之前一直开suv,家里一辆x5一辆理想. x5年头有点久,所以准备换台轿车,预算65内。 看了e300,繁花。准备订繁花,选配完落地67万。朋友告诉我su7ultra要发布,我说81万太贵了。 不过发布会就两天了,看完发布会觉得真便宜,小订了。 第二天约了试乘,雷军让我觉得不贵,试乘完,大定了。 3月9号提车了 ,保险1.3.购置税1.9 车53.6 全款落地56.8。 赠品,Ultra都一样,杯子,书包,帽子。书包挺好的,我看小米商场599。 新车初体 1,续航,我是长续航轮胎,充满表显预估450,我开车比较柔和,在深圳现在的天气,开空调是可以做到1比1的。 现在开了公里200,电耗差不多是百公里22度。 我还没冲过电,看车友120kw的桩,充到百分之80,大概20分钟左右吧。 我平常通勤一天15公里,所以,这个续航对于我来说太够了。 2车机和语音助手,好用但不如理想。 3.乘储空间,我178,前后都很宽敞。 4.舒适性:新车没有味道。这车邦硬,坐车的人不会觉得舒服的。隔音可以,120码以上风噪才会明显。路感很清晰,不会晃,也基本没有侧倾和点头,转向也很精准。 5.智能辅助:还没用 ,这车买回来还是要自己开,辅助驾驶多浪费啊。 6.驾驶感受:和繁花,models,帕美很像,就是运动轿跑的感觉。 这车开在路上和停在小区,总有人拿手机对着拍,搞得我挺不适应的。 优缺点及建议 总结一下 优点,动力强劲,颜值爆表。 缺点,接近角小,悬挂没有舒适模式。 建议,希望能优化一下哨兵电耗,一天掉30km续航。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本人是小米粉丝,从小米1s手机开始,就一直关注,购买小米和小米生态链的产品。米家设备上百个,看发布会更是一年没有落下。终于等到了小米的巅峰科技轿车小米su7ultra上市。24年的小米su7ultra发布会和25年的大定发布会,都是在第一时...查看全文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购车情况及过程心态 之前的是纯油版的奥德赛,已经开了6年,在今天看来,奥德赛动力不行,内饰做工也不怎么样,胜在空间大并且灵活,我一般是调成4做模式,后座可以躺平,总体山还是实用的。最大缺点是没有驾驶辅助,开的时间长辉觉得累。有想过增购一辆电车,这台奥德赛还是留着(毕竟是实用的车)。 ultra的发布会其实我没看,第二天(28号)我有个群里头有个大佬说10点钟ultra现车抢购,他说抢到肯定不亏,玩玩卖掉也不错。我觉得也是,人一辈子各种东西体验一下才对。于是10点就刷新微信上的小米汽车,点了进去,我账号居然是登录不了,然后我同事(刚提小米su7的车主)说他遇到过,让我下载小米汽车的app来下单。下载我app已经是好几分之的事了,登录好点进现场选购,也没多想,看到第一台就选下来,是个黄色的,配置我都没看(由于现车有加配东西,实际533900元),就付了4万定金。心情激动,一整个上午心情都是激动的,在考虑怎么跟老婆说这个事,怕老婆骂,后来跟老婆说了,居然没被骂,哈哈。 第二天(3月1日)销售电话我说,可以发车,让我确定,说发车后大概5到7天会通知提车,通知后一周内要提。我就让发车了。然后6号通知我7号可以提车,我约了上午。 7号下雨,我座dd到店(深圳机场的店),下车时遇到一位修完su7去提走的哥们,他说ultra出来后,su7变成红米汽车了,挺幽默。 提车流程有讲解车的使用,送了一束花,捧着拍照。送了书包,不锈钢马克杯,帽子,u盘,护照包。 费用明细 车价533900(有增配),购置税17247.79,保险是店里推荐的平安我买了400万的第三者,13902.91.还要上牌的服务费300多。 新车体验 1续航及充电,我的是长续航轮胎,充满电实际(高速城市各一半)应该是400出头(我没试过充满),昨晚试了标着600千瓦的超充,充电功率可以一直维持270多千瓦不掉速度。11分中充了约50度电,电量80%多由于付的50元用完停机。这个速度挺快,高速上如果都有超充,应该出行不愁。 2车机我觉得听灵敏好用,小爱同学反应快,比如让她调温度,导航,调整车的设置都理解的很好,并且能链接carplay.我是满意的。 3空间挺宽的,前排座的舒服,座椅有按摩,后排我没坐过,前后空间是够的,但座椅看起来还是矮了点。尤其是方向盘上的皮革,那个手感真的好,有点让人爱不释手,但我不喜欢方向盘上的碳纤维,最好整个方向盘都是那种皮革。 4这个是个性能车,力量没得说,但意想不到的,他还挺舒服,比奔驰的glc都还舒适,底盆得调教是相当有水平了。内饰用料挺好,不是皮革就是碳钎维都找不到塑料,不过储物空间有点少。 5驾驶辅助是我喜欢的,平常的路人多电动车多,这种辅助会显得笨,但到了快速路就很好用了,只要手扶着方向盘基本不用管(当然还是要时刻留意路面情况)。自动泊车好用,比我自己停都好,缺点是只会停到车位中间,不会故意偏一点留多点空间给旁车。 6驾驶感受,我是很满意,方向精准,车子快了方向盘会变重提高安全性,当然这个车最厉害是就是力量是猛,但又不是傻猛,可以认为给人随心所欲的动力,收放自如,很满意。猛踩油门感觉类似座过山车的推背感但更强烈。 总结一下 1优点是漂亮(路上很多人对着拍,自带网红属性),动力强劲,操控精准,并且意想不到的挺舒适(我有同事在体验座这个车时睡着了)。 2缺点是耗电量毕竟高,续航还是短了点。并且这个车对于我来说稍微大了点尤其是宽度(个人喜好)。方向盘上下做成了方形在回方向盘时手感不连续,最好还是圆型。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我们购入su7ultra前,全网关于ultra这辆车的数据、测评,都是围绕着各种性能、速度,当然这辆车本身的定位也是如此。所以这辆车在家用方面的实际感受帖非常非常少,我们今天会侧重分享一些三口之家的家用感受~ 首先,这次购入su7u...查看全文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在提小米SU7 ultra之前,我从来没有开过电车,目前家里在开的有2台油车。说实话,如果不是网上铺天盖地的热度,我根本不会关注小米汽车,首次关注小米汽车也是去年雷总发布标准版SU7的时候,但是没有第一时间下单,又不想等太久,所以果断放弃了...查看全文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一、为什么买这款车 因为家里一直缺一台车,原来开的是理想,本来也是打算买一台小米或者理想的纯电SUV,但是去年看完发布会下了小定,2月底看完雷总的发布会演讲之后,也想买一台好开的轿车试试,其实我开轿车的时间并不长,基本都是开SUV为主,最主...查看全文
#众测主题赛#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 其实一直关注的是Yu7,也知道27号有u版的发布会,也没关注,刷抖音的时候突然看见雷总52.99的营销神术,也被吸引了,当时已经凌晨了,确实属于头脑发热就想着捡便宜,其实Ultra一直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只不过确实对动力有种莫名的追求,动力可以不用但是必须要有…… 然后选的屎黄色现车,为了考虑家用前备箱至少装点东西也就没有挖孔,总之 选车一点不复杂,由于前期预售80几万的价格先入为主,后期居然俘虏了一些从来没有关注这个车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下定以后再慢慢通过抖音仔细的了解了关于这个车的一切…… 提车贴其实很多,我就分享几点其他人没有提到的吧 1.千万不要提前买后备箱垫,现在淘宝上的垫子都没开模,实际尺寸比max小很多 2.关于大家关注的电子围栏和赛道模式,300新手村以后,是可以完全解锁所有动力的,但是真不建议大家在开放道路尝试……安全第一 3.新手村模式,动力虽然有300 但是很肉…… 好在300以后就可以解锁 4.空悬行程比一般的轿车长的多 有6cm 最高利息间隙有16.4cm 5.因为前风铲比较长,所以接近角很小,我出门从4s上路,回地库的时候 标准高度下蹭了两次地,所以大家一定提车后测量一下自己的地库角度,蹭地的话最好把悬架调到最高来出入 6.这车最近的火热程度从高速回家以后,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一路回来不少人追着我车拍,在服务区也有大妈来问,说儿子很喜欢,总之,给车主能带来许多的情绪价值,挺不错的,毕竟现在开在路上的已经提车的车主还比较少 7.提车app选择保险公司和险种可以深度的自定义,取消不必要的其他险种,这个为小米点赞 8.如果家离交付中心比较远的车主,想装灯带,可以先下单,交付的时候带过去提车后直接装上,省的来回跑两次 9.全程高速120 新手模式,两个人,24°自动,能耗是真心不低,好在选这车的车主应该不太考虑能耗 其他的想不到了,欢迎还未提车的车主提问,看到以后都能耐心解答 后续再补充一些
#圈友鲜试驾周末抽空去看了下小米SU7 Ultra,这款车现在是全网流量最高的车型,没有之一。来看车的人都集中在了店外唯一一辆Ultra试驾车上,反而店内的普通版SU7没什么人看。目前试驾车只提供给大定用户试车。 外观方面 试驾车是黄外黄内加了碳纤维尾翼和碳顶的车型,目前想提现车的基本都是这个配置,如果加了碳纤维前舱盖的要等到4月份,所以想提现车的就选这个。 看发布会和图片还会觉得Ultra只是改装升级版,看到实车后瞬间觉得非常有战斗气息!前面一个超大的前铲包围,中间一个硕大的进气口,搭配24K镀金的小米LOGO和竖条拉花,满满的战斗感,生来就是个战士!选装碳纤维前舱盖的会更加有战斗范儿。 尾部一个超大的碳纤维尾翼,真碳看上去就是高级,这玩意我觉得买Ultra的肯定时必选的,除了高速提供的下压力让车身更稳定外,装B是最重要的!尾部的字母和下包围都黑化处理,同样战斗范拉满。 侧身和普通版差别不大,同样有降低风阻的侧方导流风口,后视镜框和下方的侧裙同样是碳纤维,这个是免费选装的。 内饰方面 坐到车内,黑黄色的内饰配色非常拉风,关键这套内饰是免费的,花钱选装的两款反而更适合低调的人,不过你都开Ultra了,外观这么拉风了,内饰骚一些才更符合这台车的特性。黑色除了碳纤维就是Alcantara翻毛皮,手感真的是太舒服了。选装碳顶的就没有天窗了,碳顶外面是一层翻毛皮,这个内饰太豪华了。 车内的布局和普通SU7完全一样,这个碳纤维方向盘真实太帅了,上下平底碳纤维,两侧翻毛皮增加握感,手感非常好!方向盘上xiaomi字样反而是最低调的,没有做成普通版镀铬的样式,做的有点太简单了,我觉得不如放个小米LOGO上去,再来个24K镀金岂不是更好? 车内中控饰板,空调饰板,椅背饰板等几处地方都是免费赠送的碳纤维,真的非常高级,碳纤维真是个好东西,和赛车文化可以说是深度绑定的。 空间方面 乘坐空间其实没啥好说的,和普通版小米SU7一样,我172/68kg的身材,前排空间很不错,后排的头部空间略显局促有2拳,腿部空间接近4拳,买这款车的不会太在意乘坐空间的。Ultra是个中大型车,比其他那些跑车实用性强很多。储物空间就不多说了,和普通版基本一致。 动态试驾方面 因为只给大定车主试驾,所以这次没有亲自开,不过我跟着试驾哥们坐在后排体验了下,简单说一下动态驾驶感受。 打开声浪模式,Ultra的声浪有三种可以选,还可以外放,试驾的哥们一上车就调声浪,我觉得比原来试驾普通Max版本的声浪要更加真实一些,太容易让人血脉喷张了。 悬架方面坐在后排过一些减速带和车上的接缝时很干脆,会比普通SU7路感更清晰,舒适取向少了一些,原本我以为这辆车乘坐感觉会和普通版差不多,实际上Ultra的调教还是更紧绷更运动化一些,不过乘坐起来也不会难受。 加速方面就不用太担心了,普通Max就已经让我体验到人在前面飘魂在后面追的感受了,因为试驾城市路况都有限速,试驾哥们也不敢踩的太多,据他反馈电门踏板踩下去很重,不会是那种很轻的踩下去就马上速度攀升的那种。确实也应该这样调教,1500+的马力,就算经济模式马力也很大,不调重一点太容易出事了,这个需要驾驶者有一个适应过程。 那哥们之前开Model3的,他说转向的手感同样比它的Model3和SU7普通版更硬一些,不过指向非常清晰,没一点虚位。 总结一下 试乘试驾后,我要收回之前说的买56E的车主去买Ultra的话,说实话Ultra和56E是完全两种取向的车。 Ultra更适合有年轻喜欢驾驶的人群,原来买M3 M4的这群人买Ultra,可以花更少的钱体验更加纯粹的驾驶感!家里有56E的人群,原来想买性能车觉得太贵,又想体验年轻时Dream Car的人群更合适去拥有一辆Ultra!
#圈友鲜试驾作为坦克400Hi4-T车主,我对车子性能的认知就是低扭爆发力还有就是车子脱困能力够不够强大,35岁的我也过了对千匹马力狂热追求的年龄,但前两天看过了雷总的发布会,我对性能车又有了新的认识,50几万的售价,一堆赛道级的配置,各种碳纤维、空气...查看全文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说实在的,本来没打算订Ultra,毕竟81.48万的价格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小压力,但是没想到雷总不按套路出牌,上市发布会的时候直接给到了52.99万,直降30万,这谁能顶得住啊? 所以当即决定,把陪了我两年的老伙计沃尔沃S90换掉,不然没...查看全文
#小米SU7 Ultra提车日记之前开的一直是蔚来ET5t和minicooper,mini因为有了孩子,所以不得不换个四门车。但是换完之后开始怀念mini那种指哪打哪的操控,和坐地板上开车的坐姿,et5t实在是太高了很不习惯,而且转向比实在太大了。调头方向盘要打好几圈。发布会看到SU7 Ultra的价格比预售低了20万,直接就下定了 我是全款购买,裸车价格是52.99万元,我选配了大尾翼和碳顶,总价就来到了55.59万,还交了购置税。保险公司是人保,300万的三者第一年费用是10184元。赠品有小米帽子、双肩包、不锈钢马克杯、还有一个真皮护照夹(这个商城里貌似没有卖) 今天提车后行驶了80公里左右吧,目前表显能耗24kwh/百公里。可能我踩得比较狠,想多感受一下动力。基本上是80%城市快速路,20%城区。 动力输出真的非常强,虽然有新车保护300公里,会限制动力,但在有动力限制的情况下电机的初段扭矩来得依然很快,加速感强烈。底盘也兼顾了舒适性和支撑性,快速过弯非常从容。最值得一提的是坐姿可以设置的非常低,不会像之前的传统电车一样坐的很高,这点非常满意! 之前的mini可能因为车身轻巧,马力不是很大但体感加速也很猛,方向盘重但是人车沟通很多,指哪打哪在路上穿梭自如,但是减震实在太硬了,再加上座椅侧翼很大把身体牢牢固定在靠背上过弯几乎感受不到侧倾,但是过减速带可以把人颠的屁股离开座位,真的就是卡丁车一样的驾驶感。et5t就比mini舒服多了,可以速度快一点过减速带也没有很强烈的震感,但是伴随着电车的2吨多车重,避震也是明显拉不住这个车,所以侧倾会大不少。开起来也少了很多灵动感,更多的是笨重。 ultra相比我之前的两台车,可以说是得到了一定的兼顾。有了我想要的空间和精准的操控。更重要的是模拟声浪带来的情绪价值太高了,这个非常重要。 还有车机地图有车道级导航,小爱同学识别很准,想调节氛围灯会直接跳到设置菜单,细节到还会有个箭头提示你氛围灯设置在这里,车机反应速度很快很跟手。 建议如果你很追求极致并且预算在50万,选ultra一定没错。相反如果你需要一辆性能车但日常代步更多,SU7Max也一定能满足你的需求。
#圈友鲜试驾【前言】 昨天晚上的发布会真的看得我热血沸腾,你敢想象预售81.49w的车能做到52.99w起售吗?我现在的感受就是,雷军卖50、80w我都买不起,但是卖50w我的亲戚朋友可能就要去提车了。看车少的朋友们可能没概念,52.99w甚至比保时捷718的指导价都便宜,马力更是超过两三百万跑车,关键还带智能驾驶。今天趁着阳光明媚,跑了一趟小米之家,静态体验一下小米su7ultra。 【静态特点】 今天一共品鉴了两个颜色的ultra,它们的配置也不相同,展车是闪电黄,而试驾车是鹦鹉绿的。 ☞闪电黄展车 店里的黄色展车是用隔离带围起的,一开始还以为不给看内饰,结果并不是。 ★外观方面,展车外观套件基本上除了机盖散热孔都选装了。镀金碳纤维车标、碳纤维后视镜、碳纤维车顶、碳纤维尾翼看着都拉风。除去这些亮点,ultra主驾侧翼子板上的摄像头,还有一个前备箱按键,非常方便。后保险杠还有一个可以开闭的尾部扩散器。侧裙部分有一条碳纤维饰条,u型的锻造轮毂藏不住黄色的刹车卡钳罩和碳陶刹车盘。 ★内饰方面,其实ultra内饰整体布局和max毫无区别,只要差距是配色和材质。黄黑的运动风格座椅、碳纤维的中控面板、碳顶下的翻毛皮顶棚可以说是彰显高端运动气息。但是有一点尴尬的是,后排因为没了天幕,头部空间就更局限了,我一米七的身高坐在后排直接顶头了。但是谁买ultra在意后排空间啊,哪怕后排的人蹲着也会觉得这车帅得一批啊。 ★车机方面,在销售的指引下简单看了下专属的赛道软件“赛道大师”,里面可以记录各个赛道的驾驶记录,就像玩游戏一样,只不过这个游戏是“地球online”。中控上的第三第四个自定义按钮目前是设置成控制空气悬挂和尾部扩散器的,因为有人在后面拍照我就没有尝试,怕吓到别人。 ☞鹦鹉绿试驾车 说实话销售一开始说试驾只给下定用户安排的时候,我已经不抱希望能体验到了。试探性地问了下销售,现在ultra哪怕给下定用户试驾,也只能开新手模式,仅开放300匹马力,还不如max上的体验好,而且还不允许测试加速,可能还是因为之前出事太多。后续或许会提供赛道试驾体验,但是开放的人群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车主,也可能是定量的免费报名用户,也有可能是不定量的付费报名用户。 ★外观方面,不得不说鹦鹉绿这个颜色真的非常显高级,与展车不同,试驾车没有选装碳顶和尾翼,保留了原始的天幕和电动尾翼。 ★内饰方面,红黑内饰运动气息更强,保留了天幕的设计之后,空间表现就和普通的su7没有区别了。 ☞选装推荐 总的来说,鹦鹉绿试驾车的搭配比起展车要低调得多。目前根据下定人群的选装习惯来看,如果买了车想要下赛道的,就要效仿展车那样,把碳顶尾翼都选上,可以的话再加上机盖扩散孔,做到极致的空气动力学和重量。如果想要作为街车并兼顾家用,就不要保持和试驾车一样的选装方式,不要碳顶不要大尾翼,低调奢华有内涵,动力还不缩减。 【总结】 看了ultra实车之后,最让我惊叹的有两个点:一是雷总为了性能不断堆料;二是外观内饰方面的设计配色都非常有水准。这一年以来看了那么多高端车的发布会,业界基本上已经给高端电车定下了智能、舒适、黑科技等标签。然而雷总却还是坚持回归汽车的驾驶属性,整场发布会看下来,核心内容都聚焦在性能上的配置,智能化作为辅佐,可以说是牢牢把握住了喜欢su7的消费者的心思。雷军的一句话感动了我:高端不一定是高价,而是让热爱的人都能买得起,事实上ultra确实做到了。在我看来目前最该着急的就是吉利,之前一直把操控作为自己的护城河,ultra一出连吉利王——路特斯都略显逊色,常年瞄着比亚迪竞争的吉利,现在是性能上卷不过小米,智能化卷不过华为,价格上卷不过比亚迪,在我们都在担心东风长安、广汽上汽、还有奇瑞的时候,可能真正危机是吉利。
#圈友鲜试驾今天到店体验了一下刚刚上市的小米SU7Ultra,也亲身坐在主驾驶位点火感受一下,试驾车就停在旁边,一脚声浪声着实感受到了豪华跑车的魅力。 这次Ultra版不同Max版本,声浪外放声不需要在自己设定了,它默认就是自带的,起步的声浪有点低沉,一脚油门又会显得尖锐,但毕竟是一个模拟声音,靠音响外放出来跟机械化的发动机咆哮还是有点区别的,声浪声音达到怒吼咆哮的效果,总觉得它的咆哮被音响压低了,应该不会吵到邻居了! 今天分享一下我到店体验的感受。 【外观】 这次Ultra版的外观相比Max版本颜值提升了很多,整个车身在普通版面前明显大了一圈,一堆碳纤维外购件增加了很多跑车元素。尤其比较吸睛的就是碳纤维大尾翼,尾翼的高度已经与车顶平行了,这并不是自动升降的,而是固定在尾部的,手感上觉得它特别轻,很是帅气。其实尾部牌照版下部还有可以升降的后唇,打开也是比较帅气。 侧面翼子板更换了,与原型车保持一致,更有跑车的风格,而且侧面将原本塑料件更换成了带有Ultra LOGO的碳纤维,整个变化还是保留跟普通版一致。 前唇明显被伸长和压低了,侧面的碳纤维前唇延伸和加长的比较宽和高,几乎与大灯高度保持一致,还是比较帅气。值得一提的是,大灯和尾灯都做了熏黑设计,显得很有运动感。 【内饰】 内饰进车的第一感觉比较暗,主要是取消了全景天窗,改成了铁顶,同时全部装饰上了翻毛皮车顶,就是手指摸上去全部都是印子,对于有强迫症的车友来说比较苦恼。同时座椅和内饰所见之处也把皮质改成了翻毛皮材质,手感上更加柔软了,也更显档次了。而且内饰翻毛皮底下应该做了填充,比较饱满,比普通版Max更有立体感。 除此之外,侧门门框还增加了碳纤维的盖板,不会觉得单调,不过这个碳纤维盖板纹饰太深了,如果用上尾翼一样材质就好了,目前这样的材质网上一大堆,太普通了,不够有个性。 方向盘也明显比普通版粗了一圈,显得厚重,两侧是翻毛皮包围,上下是碳纤维装饰,还有专属的Ultra LOGO,手感上比较手软,转向过程中很轻。方向盘的设计还是保持与Max版本一致,比较容易上手。 【乘坐感受】 首先由于没有全景天窗,车内透光性相对来说差了一点,坐在里面还是有点偏暗。但是座椅明显变厚了,填充物增加了,同时由于翻毛皮用料,坐在座椅上摩擦力增大,几乎不太容易移动,对于推背感的体验会更好。但是坐在座椅上显得比较柔软。 Ultra版不像其他跑车,保证性能的同时,舒适感也是最吸引人的,不仅能家用,还能释放内心的欲望。 坐在前排最大的感受就是靠背柔软,又有支撑性,坐在里面要比Max版本的包裹性更强,毕竟它用上了赛道版的座椅,腰部、靠背和坐垫都会很好的包裹整个驾驶员。 【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相比普通版没有减少,还是保留了实用性,后备箱并没有因为电机占用的空间而侵占后备箱储物空间。不过前机盖的储物舱变小了,但也够用了,要是能再深点就好了,总感觉储物会跑出来。 车内的储物空间相比普通版没有太大区别,还是保持一致。只是所有的用料都改成了碳纤维和翻毛皮,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车机体验】 增加了新手模式,为了让你更好的适应它的1500多匹马力,就跟玩游戏一样,需要不断驾驶来解锁马力。 也增加了赛道大师模式,这个模式下最大的好处是没有ESP的作用,可以在普通道路上体验甩尾的漂移驾驶,可以体验不需要多专业的驾驶技术,系统就能帮你丝滑甩尾。设置有几个参数可以调节,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设置成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和参数。但前提是你要通过新手村的磨练! 车机的其他智能化功能与Max版本保持一致,仅仅只是增加了一些Ultra专用的一些赛道跑车功能。 【整体感受/总结】 整车的舒适度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说升降玻璃变得更加更加静谧,很安静,几乎听不到升降的声音,隔音效果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再比如说电吸门,轻轻一关就能自己关紧,即使用力关门也显得比较沉闷,没有塑料声。但也有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说在驾驶过程中,底盘悬挂变得更加硬了,坐在车里对于路面的反馈更加明显了,一个小坑、柏油路的颗粒感,都反馈到车里。对于减速带我建议你低速慢行,真颠!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