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辣评新车以自家产品新问界M8和M9的对比。M8被不少人叫做降价版M9 ,尺寸上跟M9差得不多,车身就短了40毫米、矮了5毫米,马力还多37匹。不过它比M9重了75公斤,主要是因为底盘不是全铝的,还少了4个激光雷达、后排隐私玻璃和双拼色车身这些配置。但价格比M9便宜10万,这么一看,性价比确实还可以。 - 再讲讲国产新能源的整体情况。现在很多国产新能源都打着豪华的旗号,价格动不动就四五十万。我觉得吧,这所谓的豪华有点名不副实,无非就是堆砌配置,再加上智能驾驶辅助比较突出。又是大空间、大沙发,又是娱乐屏、电座椅,再整一堆花里胡哨的名词,就说自己是豪华车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是真觉得溢价太高。以前买个三五十万的豪车,开几年还能保值,现在的新能源,一年可能就贬值一半,就算卖得好、价格贵的,一年也得损失10多万。像奇瑞星纪元,刚上市定价30多,后来降价10万都没人买。还有智己LS7、昊铂这些车,上市时价格不低,现在优惠力度也很大,这价格波动,真让人看不懂。 - 对于咱普通工薪阶层来说,买这种国产豪华新能源真得慎重。如果你家里经济条件好,没有房贷车贷,工作稳定,父母还有退休金,那买了随便开,亏点钱也无所谓。但要是你背着房贷,要养娃,还得赡养父母,就算一年收入三五十万,也别为了面子买这么贵的车。而且现在新能源更新换代太快了,跟手机似的,一年一上新,第二年就成老款了。 - 总的来说,新问界M8有它的优势,性价比在和M9对比时能凸显出来。但从国产新能源的大环境看,豪华的定义和价格的合理性都有待商榷。大家买车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理性消费,别被所谓的豪华和高配置冲昏头脑。
#辣评新车看了问界M8的预售价格,这个车没有我想的这么好。本质还是华为生态的套壳车,智驾还是溢价须高,这个车上市降价个5万还有点性价比。 🚗很多人看了发布会就觉得4个激光雷达好厉害,但是你知道光堆硬件实际效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只是纸面上让你多花钱让你觉得花的值。现在的智驾还是没有很成熟,随着AI大模型的普及后面新车好用智能驾驶也会越来越多。就像手机拍照一样你用了6个摄像头2亿像素和你4个摄像头拍出来的照片差异微乎其微。所以光堆硬件你的辅助驾驶也不会提升很大,虽然你说你的硬件可以做到L3级辅助驾驶,但是现阶段的法规下你L3和L2.9999没什么区别,在正式法规落地之前还是个噱头。但是我们先要为你新的智驾要花这么多钱。 🚗低配版更是没有诚意,36.8的价格你的电池才37度,对比理想L8的42.8的电池但是价格却要贵4万显得毫无诚意。再看看小鹏X9都要出增程版了人家的电池续航要做到400公里,你才201公里属实有点少了。你如果也出个400公里纯电续航的话估计这个车会很多人来买,但是你都这个价位了还弄一个小电池,还有低配版竟然没有零重力座椅,想要电动门和投影你还必须上顶配,说到底你就是让你掏钱。还有这个车的零百加速确实够快但是一个奶爸车用不到那么快的加速。性价比才是一个车的关键。 🚗还有就是华为之前发布会老是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名词,说实话我没有看到实际好在哪里,基本都是在说自己哪里好,具体好在哪里有什么对比我们也不知道,基本都是在堆参数。所以说买车尽量不要买新出的车型,现在新能源市场首批车主基本都要会背刺这个我深有体会,而且也没有终身质保这个政策。 所以如果新车真的这个价格就不值得购买,虽然小定2万8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退订的,实际这个价钱买个2手M9性价比挺好的,本来就没有终身质保所以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邯郸沐然建筑装饰工程:快来看,这个价格购车感觉挺合适~ 理想L72024款Pro版 2024-12在邯郸购入 裸车价30.38万元, 落地价31.80万元
#2025上海车展 辣评新车当问界M9售价46.98万起,国产,新能源,华为智驾,豪华,智能,颠覆等词汇集到一辆车时,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感觉到别扭? 只能说这是天才的华为车bu负责人的天才杰作,或者叫大型韭菜收割现场。显然,问界M9 在两者的临界点上玩得相当精妙,用堪比科幻小说的产品力,给当代消费者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那现在才出的问界M8呢?又是怎么回事?起售价比M9低11万,竞争力究竟几何呢? 让我们先从品牌说起,赛力斯+华为,乍一看,仿佛是一个强大与另一个强大的结合,强强联合本应创造出非凡的成果。然而,实际上这是一强一弱的联合,但是隐隐暴露着新能源时代的“贴牌玄学”。赛力斯负责制造底盘和车架,华为负责给中控屏装鸿蒙系统,最后双方共同负责给发布会PPT装X。给人一种过度炒作的感觉。 我想很多人购买问界汽车,很大程度上都是冲着华为这个品牌去的。毕竟,如果没有华为,是没有问界M9的月销2W+的,消费者相信华为的品牌实力,认为选择问界就是选择了高品质和高科技。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华为把商标卖给了赛力斯,问界的名称也从“华为问界”变成了“赛力斯问界”。这一转变让很多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满,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当车辆出问题的时候,人们提到的是“赛力斯问界”,仿佛责任都归咎于赛力斯;而当车辆没有问题、一切正常的时候,大家又习惯性地称之为“华为问界”,仿佛华为才是这个品牌的核心。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前面吐槽了这么多,现在还是回归到主题,问界M8到底值不值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值,他们可能看到了问界M8的某些优势和亮点,认为它在价格和性能等方面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也有人说不值,他们或许对问界M8的某些方面存在质疑,觉得它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那么,我也来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问界M8值不值这个价格呢?我的答案是:值!绝对值!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性价比上来说:问界M8在车身尺寸和核心配置上对标高端车型如问界M9和理想L9,但价格却低了近10万元,展现出极高的性价比。对于预算够不着M9但追求豪华和智能的消费者来说,这种价格与性能的平衡点极具吸引力。 品牌背书与技术加持:尽管存在“贴牌玄学”的争议,但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仍然为问界M8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鸿蒙系统的智能化体验、华为智选的技术赋能,问界M8在智能化和科技感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市场定位精准:问界M8以低于M9的价格切入中高端市场,既避免与问界M9的直接竞争,又填补了市场空白。相比理想L9等竞品,它通过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和相近的产品力,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的消费群体还是纳入考虑的范围。 问界M8的硬件可升级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一种全新的用车理念。车主可以摆脱“买车即老款”的焦虑,无论是智能驾驶、安全配置,问界M8都为用户预留了足够的成长空间,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新能源汽车像是手机,技术在不断升级,买到手就像老款,有时候一年换3代,而让问界M8具有成长性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动力提升:问界M8沿用M9那套1.5T增程器+双电机四驱系统,但电池容量从42度缩水到37度,纯电续航从220km降至201km。看似“技术下放”,实则是通过降低电池成本,让M8的起售价相比M9(46.98万起)直降11万,抢占30万级市场。 外观尺寸: M8的车身尺寸与M9接近(车长5.1米左右,轴距3米),仅在前脸格栅、灯组细节上做区分。这种设计既能共用M9的生产线降低成本,又能让消费者产生“花小钱买大车”的心理满足。但对追求个性化的用户来说,“换壳不换芯”的操作难免缺乏诚意。 最后个人认为:本质上,M8是华为对市场的一次试探:既要靠M9立高端人设,又要靠M8走量赚钱。若成功,华为能在30万级市场撕开缺口;若失败,可能反噬M9的高端形象。 问界M8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它以相对亲民的价格,提供了与问界M9相媲美的配置,尺寸和性能,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吸引人的。 然而,汽车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消费者的选择也是多样化的。问界M8能否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毕竟,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的反馈,才是检验一款产品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 那么,你对问界M8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问界M8能在35-45万的价格区间有一席之地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问界M8大定突破6万份目前与领克900纠结中,好多朋友都在说买领克之后会后悔,让转投问界m8,但个人总感觉m8诚意太不足了,溢价太高,配置也比较低,而且智驾这个东西跟毒品一样用上以后更不会注意行车安全,目前无限纠结中…… 求各位大佬喊醒,到底该如何选择啊……(不是预算问题,只是感觉m8有点杀猪盘)
心与轮子一起转:挺有才的,拳打问界,脚踢理想,25年车卖不动了,白热化竞争,话说刚需还有市场吧。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