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前日,全球著名汽车供应商安波福正式推出基于其第六代高级辅助驾驶平台的本土化方案。该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端到端算法框架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架构,覆盖L2至L2++全场景应用,代表着中国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又一匹黑马的出现。

该方案整合了安波福自研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及高性能域控等硬件,并通过自研的端到端算法框架,实现了原始数据级的深度融合感知和更类人的规控能力。功能上不仅支持基础的L2级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辅助驾驶功能,还可通过算力扩展升级至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和L2++城区领航辅助驾驶等更复杂场景。

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博士表示,该方案的开发严格遵循"中国技术、中国供应链"原则,目前已完成从芯片选型、算法开发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国产化适配,相关技术知识产权完全归属中国团队。
依托安波福本土化数字基座构建,其底层支撑包括国产SoC芯片、风河RTOS实时操作系统及跨域融合通信中间件(ACF),形成完整的自主技术生态。配合安波福在武汉、常熟等地新建的智能化生产基地,企业已实现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测试验证的全流程闭环。
这套方案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其可扩展架构设计。车企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配置功能组合,在15-3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实现"越级体验"。这种弹性适配能力,既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高期待,又化解了车企在成本控制与技术升级间的矛盾。
据悉,该方案已获得国内头部新势力车企的定点,这对该方案的竞争力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上安波福还发布了创新的雷达视觉一体感知系统(ICE CUBE),单个传感器同时具备对短距离、多目标和可行驶空间的探测能力,配合视觉感知网络,可对车辆的近距感知形成全向覆盖能力,甚至在低速泊车场景中可替代传统超声波雷达,在提高感知精度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和线束成本。

随着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行业开始加速驾驶辅助系统的普及进程。安波福此次发布的ADAS本土化方案,既是对市场需求的回应,也展现出了外资企业在华深度本土化转型的典型路径。
在中国市场,驾驶辅助系统的盘子足够大,安波福不是第一个涉足的国际Tier 1,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相信,随着安波福本土化进程的完善,依托其技术积累和全球研发网络,将在中国市场取得独有优势并取得可观成果,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