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大众辉腾不计成本的“工业奇迹”!堪称艺术品的后备箱支架

    阿飞频率头像阿飞频率头像
    阿飞频率3天前

    大众辉腾最初在199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以概念车“Concept D”亮相,正式命名“Phaeton”并于2002年日内瓦车展发布量产版,标志着大众品牌首次进军全尺寸豪华轿车领域。

    该车由当时大众集团监事会主席费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ëch)亲自主导开发,提出了“在50℃高温下全日驾驶、车内始终保持22℃舒适温度”等多项极限性能指标,凸显其“无上限成本”与工程野心。

    孵化完成后,辉腾于2002年12月正式在德国德累斯顿透明工厂(Transparent Factory)下线生产,成为迄今少有的手工装配豪华旗舰轿车。

    辉腾(Phaeton)或许是大众集团以后永远不会再生产的汽车。这款车诞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与地点,诠释了费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ëch)的远见卓识。

    皮耶希是时任大众汽车董事长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的孙子,对复杂工程设计有着独到的见解。除了大众引以为傲的V10柴油发动机和W12汽油发动机以外,在他的领导下还打造了史上最复杂的后备箱机构。

    自动开关后备箱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即使在2004年辉腾首次亮相时,也并不能让人感到惊艳,但大众辉腾后备箱整体的设计方式则让很多业内人士直呼夸张。

    与之前豪华品牌车型上简单的机械结构不同,辉腾后备箱采用独立电液一体化系统:位于车右侧的电机泵通过液压缸驱动、隐藏式铰链与锻造铝合金拉杆相连,实现平顺静音的自动开闭。此外,系统还配置了两侧气压支杆以提供额外支撑保障。

    当后备箱开启时,锁扣会自动隐没于装饰板后,避免利器外露损伤用户衣物或行李。这一装置仅应用于辉腾及其宾利Flying Spur车型,彰显了大众在细节处的“成本无上限”工程理念。

    更为巧妙的是,这种锻造铝制臂与支架出自知名自行车零部件制造商Campanella,体现了跨界采购的极致工艺追求。尽管大众辉腾凭借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赢得工程师与车迷的赞誉,但其高昂的维护与营销失误却导致最终惨淡收场,成为豪华车史上一段传奇。

    2015年12月大众宣布辉腾将于2016年3月停产,3月18日最后一辆于德累斯顿透明工厂下线,标志大众豪华旗舰时代的结束。停产后,透明工厂转为生产e‑Golf,原Phaeton底盘技术和工艺亦被后续奥迪及宾利车型沿用,成为大众集团顶级豪华技术孵化的重要样本。

    可以肯定,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会看到这样“赔本赚吆喝”的事了。

    全球汽车市场已经过了不计较价格的时代,虽然这或许是好事,但对车迷来说却很悲哀。所以,我们会带着敬佩之情回顾大众辉腾,还有“她”堪称艺术品的后备箱支架。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