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L3级以上的加速发展,作为连接“决策大脑”和“执行终端”的核心载体,线控底盘已成为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与传统机械底盘相比,线控底盘通过电信号取代机械连接,显著提高了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轻量化水平,为高级自动驾驶提供了可靠的执行基础。以下是该领域的核心技术方向和布局领导梳理:

一、线控底盘的核心技术方向
1.线路控制动:自动驾驶的“安全基石”
线控制动系统(如EMBB)、EHB)制动器通过电子信号直接控制,响应时间缩短至毫秒级,制动距离显著降低。例如,长城汽车的EMB系统可以使用100公里/h-制动距离缩短4.8米,实现三重冗余保证210。目前,伯特利和万安科技已经实现了One-Box方案的大规模生产,而坐标科技、Nexteer等企业则加快了纯机电制动的推广(EMB)的落地。
2.线路控制转向:取消方向盘机械连接的革命
线控转向(SBW)通过电信号传输指令,支持可变转向比和方向盘折叠功能,为自动驾驶舱的设计提供更大的空间。特斯拉Cybertruck、长城汽车智能底盘配备了该技术,小鹏计划推出线控转向系统,可以隐藏方向盘。
3.线控悬架和集成底盘
线控悬架技术,如空气悬架和主动减震,可以动态调节车身姿势,提高舒适性和操控性。蔚来“天行底盘”、陈智科技的集成线控底盘方案通过多系统协同实现车级控制。
二、国内领先厂家布局
1.传统Tier 1企业
伯特利:国内领先的线控制动领域,One-Box产品已批量供应,并与吉利合作,推动智能底盘研发。
拓普集团:整合线控转向、制动和悬架,为特斯拉等汽车企业提供集成方案1
亚太股份:线控制动获得多家汽车公司指定,EMB技术布局。
2.汽车厂和合资企业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智能线控底盘,2023年实现量产,支持L4级自动驾驶,技术覆盖转向、制动、悬架等五大系统。
陈智科技:广汽、长安联合投资,2025年规划百万线控产能,主要集成底盘解决方案。
3.新势力与科技公司
小鹏、蔚来:小鹏推广隐藏方向盘设计,蔚来“天行底盘”整合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
小米汽车:通过收购千顾科技,同控汽车,加速线控底盘技术自主研发。

三、市场前景和国内替代
据预测,2026年全球线路控制底盘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占中国近40%。虽然博世、大陆等外资仍占主导地位,但国内制造商正在加快替代进程,具有快速迭代、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如线路控制转向技术路线图)。例如,经纬恒润线路控制转向和拿森电子制动系统已进入主流供应链。
结论:线路控制底盘是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制造商通过垂直整合和跨境合作,逐步突破外国垄断,预计未来将在智能浪潮中占据核心地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