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普通人购车建议

    一梦栖头像一梦栖头像
    一梦栖7天前

    #10万内小车安不安全#普通人购车指导建议


    原创:小泽生活写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普及度极高的交通工具,一百多年来发展迅速。从早期只有少数人拥有的一种奢侈品到如今普通老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的家用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代人对于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

    谈谈对于购车的想法,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希望对诸位有意购车的人给予一些帮助。

    第一,我们要明确购车的目的,比如代步工具,面子需求,商务需求,抑或越野爱好等等,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第二,确定自己的购车预算,这个很关键,对于普通人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汽车是一件消耗品,大部分车从4S店开出来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前轱辘出去后轱辘开始贬值,普通人挣钱不容易,尤其在当下这个经济环境,捂紧自己的口袋很重要,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车就好。有的人为了追求面子,非得买一辆与自己不符的车,或许当时一狠心一咬牙买了,却承受不了后期的养车费用,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坦白讲真没必要这么做。再就是有的为了买一辆车,贷款也要买(当然了有的时候是4S店销售车的一种策略),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还款能力,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就怕没有还款能力,贷款也要买车,个人建议,在购车时,如果可以全款,最好不要贷款,每月还贷款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

    在此,针对4S店针对买车时所用的贷款形式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买车时通常所用的贷款形式为“等本等息”。即每月所还本金和利息为固定的数值,最长周期为5年(60期)。我们以贷款10万元,60期,月利率0.2%为例,即10万除以60则是每月所还款本金的金额为1666.7元,利息则是每月200元,所以贷款10万元,每月总还款为1866.7元,还满60周期的总利息为12000元。看似月利率为0.2%并不高,但是等本等息这种算法的年化复合利率很高。通常4S店也希望消费者可以贷满60周期,这样总利息会高一些,销售人员拿到的返点也会高一些,同时这也是汽车销售人员的一项重要收入。

    第三,关于购买燃油车型,混合动力车型,增程式车型,还是纯电动车型。针对燃油车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即发动机将燃油转化成动能,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等驱动汽车行驶。尽管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日中天,但是燃油车发展到现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技术成熟,皮实耐造,基础设施完备,不存在续航焦虑的问题。如果平时开的不多,一年一万公里左右,购买燃油车是比较好的选择,目前燃油车依旧在汽车销售市场中占据较大的比例。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节能减排,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的要求逐步提升,随之便出现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增程式车型和纯电动车型。

    油电混合动力车型中以丰田汽车的THS混动系统,本田汽车的i-MMD混动系统等为代表。其中丰田汽车的这套THS混动系统利用了一套行星齿轮将发电机,变速器和发动机完美的结合起来,这套混合动力可以说是将机械结构发挥到极致。虽说这是一套混合动力系统,使用过程中有电能的介入,但是电池容量较小,仅仅在车辆起步或轻负载时,驱动电机参与车辆驱动,并且不配备充电接口,所以采用丰田汽车这套混动系统的汽车终归还是属于油车,挂不了绿牌。当然了配备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虽然省油,但是车辆价格也是会贵一些,并且由于机械结构复杂,后期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的成本也会高一些。另外本田汽车的I-MMD混合动力系统也是主要靠燃油驱动,只是混合方式不同,最初也是不配备充电接口,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也配备了充电插口,可以给电池充电。无论丰田汽车的THS混动系统还是本田汽车的I-MMD混动系统,在国内都不可以挂绿牌。

    插电混动车型,该类车型不仅配备了发动机还配备了较大容量的电池,且纯电模式下,车辆可以行驶几十公里或者上百公里,同时发动机即可参与驱动车辆,也可以为电池充电。当然了这类车型配备了充电接口,可以借助外界充电设备为其电池进行充电。目前市场中的插混系统众多,诸如比亚迪汽车DM-i混动系统,吉利雷神EM超级电混技术和长城Hi4-Z插混系统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插混系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插电混动车型虽然并没完全脱离燃油驱动,但是依旧属于新能源车型,且可以挂绿牌,可享受减免车辆购置税(关于针对减免新能源车型购置税政策可以自行查阅相关材料,截至目前新能源车型依旧可以最高减免3万元)

    增程式车型,这种车型主要依靠电机作为驱动,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而是用于发电,给电池包充电。即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启动发动机为电池充电,延长续航里程。所以增程车在驾驶体验上更像是一台纯电动车,只不过这种车的电池包没有纯电动车型所携带的电池容量大。当然了增程车型除了发动机对其电池进行充电,也可以采用充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如果自己车位有充电桩或者使用场景区域内,充电较方便,增程车型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针对平时日常在市区较多,偶尔跑长途的车主,增程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里可能有人问,增程车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先进行发电再为车辆提供动力,这样会降低发动机的使用效率。其实不然,由于增程车在使用过程中工况相对简单,汽车在研发时便可以讲发动机设置在效率最佳的状态,这样反而可以提升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

    燃油车型发动机 增程式车型发动机

    纯电动车型,其动力来源完全依赖自身所携带的大容量电池包,无燃油发动机,如果日常只是城市代步,不进行长距离行驶使用,且自家车位安装了充电桩或者使用场景区域内充电便捷,纯电动车型是可以考虑。但是电池衰减这个问题需要考虑,目前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绝大多数采用三元锂电池或者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其动力电池,这种电池通常在七八年后衰减较为严重。如果单独更换电池包,这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另外对于北方冬季环境下,电池续航严重打折问题,截止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还有就是对于充电速度的考虑,即使现在各个汽车厂商所宣传的800V快充技术,可在十几分钟充电80%,依旧是不能很好解决补能问题,特别是节假日高速行驶过程中。或许随着后期全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全面应用于量产车时方可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无论插电混动车型,还是增程式车型,或者纯电动车型,由于自身携带较大容量电池包,并且这三类车型更容易实现智能化,因此电子元器件和线路通常较多,且目前动力电池包采用的液态电池技术依旧较容易出现燃烧起火现象。从安全角度看,这三类车型在这方面的安全性还是较油车偏低。

    第四,关于是购买轿车,SUV车型还是MPV车型,本人认为全看个人喜好。如果普通家用不建议购买MPV车型,一来是MPV车型通常都较大,二来就是能耗较高,当然了如果是家里人多,购买MPV车型还是比较合适。关于轿车和SUV车型,有人认为轿车比较低矮,内部空间不如SUV,视野不如SUV好,且SUV可以适应更恶劣的路况,不可否认,轿车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是轿车较SUV同样级别的状态下,轿车操稳性能更好一些,空气动力学表现更好一些,且相对更节省能源。另外,同级别状态下,轿车的配置相对也会高一些。具体选择哪种车型,还是看个人喜好和需求。

    第五,关于购车时配置选择问题,首先不建议选择顶配,顶配车型配置确实很齐全,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配置基本是用不到。另外就是价格还高,顶配车型销量偏少,并且不保值。

    第六,关于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化车型,首先要肯定目前市场的车型智能化水平的确较我刚进入汽车行业时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智能化水平也是相当的高,并且智能化已然成了未来汽车的大趋势。但是不得不说智能化的可靠性,还是要在进一步提升,很多技术还是需要再优化。目前,我是不放心开车的时候把我的小命交给这样一套看似很好的系统。

    最后,我想说一辆汽车对于普通人并不是一项小的开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看着别人买自己也买,即使买的起,后期的使用,养护,维修都是是实实在在的钱。尤其有的人为了追求面子,非得购买豪华车,如果一旦购买了豪华车,在维修保养的时候就是默认你是有钱人,维修保养定然不会和普通家用车一样。再就是在购车前,一定要多试车,不要着急下单。建议月初试车,看车,月末,季度末,半年度末或者年末(不是岁末,岁末通常是一年的开始)。另外,实在不知道买啥车,可以看大众的选择,通常这些经过大量的市场用户考验的车,虽不至于特别好,但是一般不会差。

    除上述所说事项,还应该注意,不要购买冷门车,小众车,其原因你懂的,一旦公司倒闭破产,后期保养都不知道找谁,再就是配件短缺,需要维修时也是极为费劲,还有就是很多软件功能也会随着公司的消失而消失。另外,新上市的车也要谨慎选择,原因你也懂得,汽车产品是一件很复杂的机械结构,新上市的车难免会存在验证不到位的问题。还没有经历广大用户的考验,总是会存在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建议普通人少做小白鼠。

    最后,汽车是一件具有社会属性的物件,可以彰显身份,展示能力。当然了如果不考虑这些社会属性,那么汽车除了带给我们日常出行的方便以外,没啥其他的优点,再就是不断地花钱(购车时花钱,日常使用中维修保养,购买保险,违章罚款,加油充电,剐蹭磕碰,停放车位等)。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汽车不仅可以让你开着舒心,而且使用成本也会相对较低,最后祝愿每一位想买车的人们都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爱车。

    声明:纯属个人观点,如有考虑不周,或讲述不当处可进行讨论。另外本文并未特别提起具体车型,个人认为,具体到哪一款车还是需要购车人亲自体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