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监管补漏,工信部要给“智驾描边儿”了

    电动出行头像电动出行头像
    电动出行8天前

    前几天翁Sir呼吁给智驾功能描边儿,没想到工信部这么快就给“智驾描边儿”了。

    4月16日网上传出一份会议纪要,显示工信部汽车主管部门召集20家主要车企和智驾供应商开会,讨论辅助驾驶管理问题,其中12家车企发言汇报。

    智驾领域存在车企违反法规问题,智驾事故频发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种种乱象丛生,有车企在会上被点名


    网传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

    1、不得在宣传中出现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词汇,建议用辅助驾驶。不得出现脱手、脱眼的描述,改为使用驾驶员运动脱离和视觉脱离代替。

    2、不允许公测,任何推送车主的软件,都要经过OTA软件升级审核流程的审核。

    3、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驾驶员离车辅助驾驶功能。

    4、LCC和NOA要有避碰测试。

    5、降低OTA软件升级频次,对频繁OTA升级的车企重点监管。

    6、探讨新技术,禁止NOA状态下调整座椅到躺平状态等。

    就翁Sir看来,此次会议早就应该召开。

    目前各家车企应用的辅助驾驶技术,仍属于L2级别,但车企在宣传层面往往向L3级别(有限自动驾驶)靠拢,是导致智驾功能滥用的核心原因之一,会议要求降低L2辅助驾驶功能宣传,意在为过度宣传降温。

    同时部分准L3功能,如远程挪车等,在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OTA交付给车主使用,切实存在安全风险,主管部门直接出手禁止类似功能的使用。

    此次会议是L2辅助驾驶管理缺位的补漏,中国车企将要面对从无管理到有管理的转变。

    短期来看是对技术领先者的利空,主管部门重新划定起跑线,让落后者得到喘息之机。

    而从长期来看,L2辅助驾驶功能加严监管,意味着技术从尝鲜阶段,过渡到大众普及阶段,有利于技术领先者扩大市场份额优势。

    电动化上半场,智能化下半场,已经是中国车企的共识。

    2025年是L2辅助驾驶功能普及元年,监管会议虽迟但到,相信各家车企能够在后续发展中,找到技术与营销层面的新突破口。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