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苏商记者徐培琪
如果拜腾汽车这一注押准,兴许现在南京造车会有更好的景象。
但现实是,4月15日,京东拍卖平台显示,经过六度流拍后,拜腾汽车母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相关资产终于以8.18亿元底价被成功拍卖。
新苏商注意到,买方是北京一家汽车上市公司——北京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威卡威”),在江苏无锡也设有全资子公司。但天眼查平台显示,北京威卡威不仅受到过多项行政处罚和违规处理,其重要股东的股权也在被反复质押。
栖霞千亩工厂被底价拍卖

京东拍卖平台显示,本次被拍卖的是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及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名下部分资产(下称:南京知行系资产)。
这已经是该标的的第七次拍卖,前六次均因无人竞标而流拍。随着拍卖次数增长,起拍价也从第一次的31.12亿元,一路降至此次的8.18亿元,最终也以这个挂牌价底价成交,降幅累计达73.7%。
这一次被拍卖的资产,实际上就是拜腾汽车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的汽车生产基地,占地超1000亩。
近日,有媒体实探拜腾工厂,发现千亩园区内冲压车间、试制车间、车身车间等功能区皆已建成。只是由于多年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园区显得空空荡荡,等人高的杂草横生。实探视频显示,在拜腾汽车工厂的东南角,仍保留着由活动板房搭建的“建设协调中心”,中心内所有房间均被贴上封条,时间显示为2024年9月27日,另有不少办公设施凌乱散落。

截图自视频号“中国经营报”
新苏商注意到,本次拍卖系整体拍卖,意味着南京知行系资产旗下的硬件设备,拜腾汽车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都被打包售出。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真正吸引买方的应该还是厂房、土地以及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
买方老板曾与盐城国资企业打官司
据京东拍卖平台提供的“网络竞价结果确认书”,拜腾的买方为北京威卡威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中德合资的乘用车内外饰件系统综合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于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用户包括一汽大众、沃尔沃、比亚迪、吉利、长城等整车厂商。
经过六轮流拍后终有人接盘,对于拜腾而言应是一件好事。但新苏商注意到,天眼查平台显示,北京威卡威曾受过2次行政处罚、26项违规处理、132次对外担保,此外,天眼查对该公司发出过1019次经营纠纷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威卡威的重要股东在反复质押股权。
据天眼查,其中大股东北京中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质押了30.4%股权。最近一次质押公告在今年3月20日,北京中环投资将占总股本2.14%的股权质押给了给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新苏商通过股权穿透发现,北京中环投资与北京威卡威的法定代表人都是李璟瑜。天眼查显示,李璟瑜出生于1964年10月,河北秦皇岛人,本科学历。1988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广州标致汽车公司,1994年参与创建北京中环投资公司,现任北京威卡威董事长。

李璟瑜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警示,李璟瑜有一则开庭公告显示,2021年3月26日,因民间借贷纠纷,李璟瑜和北京中环投资等一同被江苏盐新汽车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后者为盐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筹办的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招商服务中心旗下企业。
目前,除了本次拍下拜腾汽车工厂外,新苏商并未找到北京威卡威在南京有其他投资举措。不过,资料显示,北京威卡威早在2015年就在江苏无锡惠山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无锡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无锡峰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此外,2016年5月,北京威卡威还以10.5亿元买下江苏卡威汽车35%的股权,用以促进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
曾位列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与如今的落魄相比,曾经的拜腾汽车风头无两,与蔚来、小鹏、威马并称造车新势力“四小龙”,被业界视作“中国版特斯拉”。
新苏商追溯拜腾汽车兴衰史发现,其背后的真正掌权者是一名叫冯长革的河南籍车圈大佬,创有“和谐汽车”这一品牌。2014年,特斯拉进入中国销售,冯长革与特斯拉展开合作,并和马斯克本人有过当面交流,由此激发他的新势力造车梦。2015年1月,冯长革与富士康、腾讯三家公司共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和谐富腾,并于2016年在香港注册电动车公司FMC。
车企的“壳子”已经成型,冯长革开始四处寻找“里子”,也就是人才。最终,有“宝马i8之父”之称的毕福康担任公司CEO,曾担任华晨宝马副总裁的戴雷担任COO。2017年1月,FMC注册新公司“知行”,宣布与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设30万产能制造基地。
面对拜腾的加盟,当时正在发力造车的南京亮足诚意,给钱、给地、给政策,并为其融资作背书。资料显示,拜腾的A轮融资就是由当时南京头部民企苏宁、丰盛集团和一家江苏国企领投。2018年6月12日,拜腾汽车全球总部在南京正式启用,并宣布完成B轮融资,主要投资方有中国一汽、启迪控股、宁德时代等。
拿下巨额融资、享受南京市政府补贴的拜腾汽车,并非一事无成。在全球总部启用第二天,拜腾公开旗下第二款概念车——BYTON K-Byte Concept,这番高调操作更加点燃市场情绪,更多融资接踵而来。公开数据显示,拜腾汽车共经历6轮融资,总融资金额高达84亿元。
新势力造车,概念固然重要,但量产才是硬道理。2019年5月,戴雷宣布,“拜腾将于年中完成C轮融资,目前已得到多家实力机构的支持,一汽集团已就领投拜腾C轮融资开始尽调。”同时,戴雷承诺,拜腾首款M-Byte车将于年底量产。
然而,属于拜腾的量产却迟迟未见。2019年,正是车市遇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的阶段。拜腾也未能幸免,在量产遥遥无期时,资本市场雪上加霜,2020年中旬,拜腾方面表示,C轮融资进展并不顺利,此后,拜腾“滑铁卢”一发不可收拾。
2020年6月29日,拜腾对外宣布,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仅保留少量员工留岗值守。2020年8月,央视新闻报道,“拜腾汽车烧光84亿元造不出量产车”。2021年11月,拜腾汽车关联公司南京知行破产清算案件开庭审理。2023年6月14日,拜腾主要关联公司知行新能源、知行电动车的破产清算申请被法院裁定受理。2025年4月15日,南京知行系资产被成功拍卖,拜腾与南京的故事暂画下句点。
始败于铺张、终亡于内斗
“无风不起浪”,有关拜腾如何“败掉”的讨论不在少数,更多人倾向于认为,这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车企“始败于铺张、终亡于内斗”。
在拜腾汽车铺张浪费这方面,理想想创始人李想曾经转发过一篇名为《300人吃掉5000万零食、一盒名片上千,拜腾怎样烧掉了84亿》的文章。文章详细描述诸多细节,比如,拜腾汽车上海品牌店的店员们穿着的都是量身定制的德国进口服装,而中国区员工一盒名片的费用甚至高达上千元。此外,拜腾在北美的一间几百余人规模的办公室,仅半年就采购了700多万美元的零食,合计约5000万人民币。
另有小道消息透露,拜腾汽车高管极重面子,出差必须住五星级、超五星酒店,拜腾两位核心人员戴雷和毕福康也不例外。就在拜腾中国区工资断缴的2个月前,戴雷仍乘坐头等舱参加美国CES展;毕福康任职期间在外就餐时,也一定会点一瓶店里最好的红酒。
有人指出,如果说铺张浪费让拜腾住进了资金匮乏的“ICU”,那拜腾无休止的内斗就是让它最终覆灭的罪魁祸首。
具体而言,拜腾公认最大的“金主”是中国一汽集团,曾参与其两轮融资,坊间公认,一汽集团入股拜腾,主要目的是将其纳入红旗品牌旗下的电动版图。

而拜腾的另一位老东家则是富士康,曾在2021年年初,为已经停产达半年的拜腾汽车“输血”,计划为拜腾汽车提供制造工艺、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目的是拜腾能在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概念车的量产。

这样一来,一汽集团和富士康的目的就有些背道而驰了,相关合作难以展开。对此,富士康内部人士曾表示,自从一汽按下“重组”拜腾汽车的开始键,富士康就开始从拜腾汽车撤走了此前进驻该公司的相关人员,而富士康与拜腾汽车的后续合作进展也需要等待拜腾内部重组完成之后才能确定。于是,富士康为拜腾汽车拟定的M-Byte量产大计最终也就泡汤了。
眼下,拜腾汽车破产清算虽然等来了一位接盘人,但它给其他债权人留下的“一地鸡毛”仍无法收场。
编辑:徐培琪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