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长城汽车为何销量落后于长安?难道长城的技术真的不如长安吗?

    在中国自主车企的激烈竞争中,长城汽车与长安汽车的销量差距从2024年数据中愈发凸显:长城全年销量123.3万辆,同比微增0.21%,而长安销量达268万辆,同比增长5.1%。两家车企在战略定位、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上的根本差异所导致。

    一、战略选择的分野,利润导向 与规模优先

    长城汽车在2024年明确提出“弃量保价”策略,通过减少低端车型促销、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净利润80.73%的飙升,单车均价达16万元,远超长安的6万元。其高端品牌坦克系列销量增长42.12%,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提升至25%。这种策略使长城毛利率达19.5%,比长安高出4.5个百分点。

    长城汽车2024年销量

    而长安则选择以规模换市场,通过价格战抢占份额。2024年其新能源车型销量73.5万辆,同比增长55%,但新能源业务整体亏损超30亿元。这种“牺牲利润换规模”的模式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也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35.37%。

    二、技术路径的差异化布局

    1. 长城的垂直领域深耕

    长城在越野车和混动技术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Hi4混动架构:实现全工况效率最优,CLTC工况油耗低至4.2L/100km,已应用于60%新能源车型。

    越野技术体系 拥有自主研发的智能全地形系统、前后桥机械差速锁等核心技术,坦克300成为20万元级硬派越野标杆。

    智能化投入,九州超算中心提供1.64EFLOPS算力,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实现无高精地图全场景NOA。

    长安2024年销量

    2. 长安的全面电动化攻势

    长安通过快速迭代新能源产品矩阵实现市场覆盖:

    智能化成本控制,数智工厂使单车制造成本下降20%,支持多车型柔性生产。

    合资技术反哺,吸收福特、马自达技术积累,在底盘调校、动力总成领域形成比较优势。

    三、市场定位的错位竞争

    1. 长城的全球化突围

    长城海外销量占比达37%,在俄罗斯、泰国等市场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26%。其高端车型坦克700、魏牌高山在海外溢价能力显著,欧洲市场售价较国内提升30%。

    2. 长安的国内市场深耕

    长安通过渠道下沉覆盖三四线城市,2024年新增800家销售网点,燃油车销量占比仍达57%。其产品线从5万元级商用车到30万元级新能源车型全覆盖,精准卡位主流消费区间。

    四、转型速度的差距

    长城在新能源转型中显露短板

    产品节奏滞后,新能源车型占比26%,低于行业47.6%的渗透率,欧拉品牌因停售低价车型导致销量暴跌41.69%。

    组织架构动荡:2022-2024年更换5位品牌CEO,营销策略连续性受损。

    而长安通过快速调整实现转型:

    新能源矩阵成型,深蓝、阿维塔、启源三大品牌形成10-40万元价格带覆盖。

    技术平权战略,将L2+级智驾下放至10万元车型,2024年智能网联车型占比突破60%。

    从本质上看,两家车企的销量差距是不同商业逻辑的选择结果。长城选择利润优先的技术纵深路线,长安则走“规模优先”的市场扩张道路。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这两种模式或将长期并存,而真正的胜负手在于谁能率先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动态平衡。

    次阅读
    3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