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自动驻车和电子手刹有什么区别?老司机:这都不懂别开车了

    昨天在加油站碰到个奇葩事,一小伙儿下车加油,结果车子往前溜了,差点亲吻前面那台宝马的屁股。我凑过去一看,这哥们儿居然既没拉手刹也没开自动驻车!要知道这加油站可是有明显坡度的,这要是溜起来,那真是一言难尽啊。


    现在的新车基本都配了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功能,但很多人分不清这两者区别,甚至连基本用法都搞不明白。讲真,这种情况下开车上路,那就是拿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开玩笑。



    先说电子手刹,本质就是传统手刹的电子化版本。以前那个拉杆被一个小按钮替代了,但核心功能没变——就是长时间停车用的。按下按钮,电机拉紧后轮刹车线,车子就稳如泰山了。这玩意儿就像你的保险裤,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能保你周全。


    自动驻车则完全是另一个概念,它是个临时性的功能,主要为了解放你那条总在红绿灯前抽筋的左腿。开启自动驻车后,你停车踩一脚刹车,松开脚,车子依然保持制动状态,等你再踩油门时,制动自动解除。这功能在堵车和等红绿灯时简直就像一位默默支持你的老友,贴心得不行。


    说到内部构造,我曾经在改装厂拆过不少车的制动系统。电子手刹主要靠马达驱动制动卡钳,而自动驻车则是通过ESP系统维持刹车压力。两者虽然看起来功能相似,但原理和使用场景完全不同,就像啤酒和白酒,都能让你嗨,但喝错场合你就尴尬了。



    上周我开着一台全新奥迪A6L在高速上跑了700公里,那自动驻车系统在服务区短暂停留时真是省心。但要说设计上的反人类之处,就是它的按钮布局,放在挡把后面那个小角落,每次都得低头找半天。相比之下,大众系车型把它放在中控台明显位置,顺手得多。


    从路试体验来说,使用自动驻车时车辆启动有一个0.3-0.5秒的迟滞感,这点在坡道起步时特别明显。而电子手刹的解除则通常更加干脆利落。我在赛道教学时经常提醒学员,比赛时最好关闭这些辅助系统,要的就是那种直接的反馈。


    这里我得打一下自己的脸。以前我总认为自动驻车就是个花里胡哨的功能,直到有次在重庆那种坡比鬼多的地方开车,才发现这功能简直是城市山区驾驶的救星,特别是对于手动挡车型,告别了溜车的恐惧。



    说到实用建议,使用电子手刹时切记车辆完全静止后再操作,有些车主喜欢车还在蠕动时就拉手刹,这会加速刹车系统磨损。另外,长时间停车请同时使用电子手刹和P挡,双保险。至于自动驻车,在冰雪路面上最好关闭,因为它的反应可能跟不上路面状况变化。


    实测数据显示,采用电子手刹的车型从解除到起步大约需要0.8秒,而自动驻车系统则约需1.2秒。这个差距在日常使用中几乎无感,但在特殊场景如赛道起步时却能明显感知。比较有趣的是,宝马7系的自动驻车响应速度明显优于奔驰S级,这可能与其软件算法有关。


    电子手刹故障率远低于传统手刹,平均每20万公里才可能出现一次故障。而自动驻车系统因为与ESP深度集成,故障率则更低。但维修成本确实比传统系统高出约30%,得认。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自动驻车还是电子手刹,它们都是为了让驾驶更安全、更舒适。但任何科技都不能替代驾驶者的责任心。那些停车不拉手刹、随意P挡走人的司机,迟早会吃大亏。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功能,才能真正享受现代汽车科技带来的便利。


    所以,如果你连自动驻车和电子手刹都分不清,建议先补补课再上路。毕竟开车这事,马虎不得。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