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汽车备胎为什么那么小?原来有这么多好处,早知道就不嫌它小了

    前几天在高速上吃了个大钉子,胎压灯亮得跟我老丈人看我的眼神一样犀利。无奈只能靠边停车,掏出那个跟正常轮胎比起来简直是"营养不良"的小备胎。一边换着,一边心里骂骂咧咧:这设计真特么反人类,备胎做这么小是几个意思?


    直到换完开到服务区,才突然回过味来。这小不点还真有它独特的价值,我这15年老司机,竟然今天才恍然大悟!



    从外形看,备胎小到让人心疼,但这尺寸可不是厂家抠门。它采用窄胎宽设计,胎面花纹也比较简单,看起来就像是正常轮胎的"瘦身版"。记得有一次在川藏线上换备胎,旁边停了辆路虎,那车主还笑我这备胎跟玩具似的。结果半小时后,他因为全尺寸备胎太重,愣是换到满头大汗,最后还是我帮的忙。


    内部结构上,小备胎比正常轮胎简化了很多,胎面厚度减小,钢丝带也少了几层。但这并不是偷工减料,而是精打细算的工程艺术。就像我给学员上课时说的:轮胎结构就像人的肌肉,长期不用的备胎,没必要练成健美冠军那样壮实。


    说到技术层面,小备胎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减重高手。我早先在4S店工作时,有个胖客户总抱怨他的车油耗高。当时我随口说了句"您自己减减肥比换发动机省油多了",差点被投诉。但对车来说,这个道理是成立的。一个全尺寸备胎往往比小备胎重10-15公斤,长期带着这个"小胖墩"兜风,每100公里大概要多烧0.3-0.5升油。算下来一年几百块就这么烧没了!



    在实际路试中,小备胎的表现也出乎意料。记得去年冬天,我在东北测试一款国产SUV,正好遇上爆胎。换上小备胎后,虽然最高时速被限制在了80km/h,但操控性却比我想象的稳定得多。小备胎的窄胎面设计在雪地上反而不容易打滑,这一点是我当初完全没想到的。当初我以为这是个缺点,结果实际使用中发现,在某些特殊路况下反而成了优势。


    关于小备胎,有几点使用攻略是厂家绝对不会告诉你的:


    小备胎的胎压应该比正常轮胎高20%-30%,这样才能保证承重性能。而且,小备胎最好安装在非驱动轮上,前驱车尽量避免装在前轮。



    小备胎虽小,但也有保质期,一般是4-5年。即使没用过,超期也要更换,否则在关键时刻可能会爆胎。


    最重要的是,小备胎装上后,尽量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因为它的极限抓地力比正常轮胎弱很多


    从价值角度看,小备胎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设计。一方面,它节省了后备箱空间,让我们能多塞几个行李箱;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就是提醒我们:这只是个临时方案,赶紧去修正常轮胎。我认识一哥们,全尺寸备胎换上后,愣是开了半年没去修,最后四个轮胎磨损不均导致底盘异响,维修费用够买好几个新轮胎了。



    总的来说,小备胎适合大多数普通车主。当然,如果你经常跑野外,或者住在轮胎店稀少的地区,可能全尺寸备胎会更适合你。但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通勤族,小备胎真的够用了,它就像是手机的省电模式,不是最强,但能帮你度过难关。


    这么一想,我忽然不再嫌弃那个小备胎了。它小巧、轻便、节省空间,虽然有点限速限距,但关键时刻绝对是个救命的小伙伴。如果你还在嫌弃车上那个"豆芽菜"一样的备胎,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它,说不定你也会跟我一样,慢慢爱上它的"小"。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