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打击重创欧洲汽车产业

喜欢的朋友多点赞关注
欧洲汽车产业遭受双重打击。面临惩罚性关税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欧洲正处于一个命运攸关的时刻。
经济专家克莱斯・亨贝里(Claes Hemberg)表示:“欧洲汽车产业正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挤压,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保时捷(Porsche)是欧洲汽车危机的最佳例证之一。这个处于困境中的大众集团旗下的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下滑了 42%。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在 3 月份中国市场的销量也下降了 2%。与此同时,它现在还面临着美国征收的 25% 的关税威胁。
“保时捷一直凭借着过去的声誉度日。它把车卖给慕尼黑的老年男性消费者,还认为中国的年轻人也会对同样的车型感兴趣。”
欧洲必须自立自强。这个传统世界里的汽车产业曾一度崛起。如今,一场巨大的汽车危机正威胁着欧洲,而这仅是这场危机的开端。
“对于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处境。他们正因为完全不同的原因而失去两个重要的市场。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暴跌 42%,同时在美国面临着 25% 的关税。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哈坎・萨穆埃尔松(Håkan Samuelsson)不得不应对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 22% 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还征收了 25% 的关税。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这场严重汽车危机的开端。
克莱斯・亨贝里承认,情况看起来不容乐观。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至少目前还没有。不过,欧洲人必须准备好与过去的传统理念做个了断,翻开新的篇章,开拓新的思路。但在他们有时间做出调整之前,还需要好几年,而眼下这场危机已经十分严峻。
“现在他们真的需要制定一份危机应对计划,并弄清楚如何打造出消费者想要的产品。但不是现在,而是在未来几年内。汽车的电气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届时,他们必须做好准备。”
自战争以来,汽车工厂一直是欧洲经济的重要支柱。一旦它们陷入困境,欧洲社会福利和安全的根基就会被动摇。如果关税冲击持续存在,同时中国市场的下滑趋势仍在继续,那么美国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面临消失的风险。
“在欧洲,汽车产业为 1400 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产业。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它能够生存下去。”
然而,对于所有普通民众来说,这一切也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危机能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并改变他们的习惯。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一切可能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当美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时,人们可能会选择中国商品或者本国商品。与此同时,我认为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国人来欧洲旅游并购买 iPhone,因为这里的价格只有美国的一半。”
克莱斯・亨贝里预见到了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即世界格局的平衡将发生变化。昔日的敌人正走得越来越近,而曾经的朋友却开始反目成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