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 月 27 日,奔驰中国区裁员 15% 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多个消息源表明,奔驰中国区已启动规模性裁员计划,且为被裁员工提供了相对丰厚的赔偿金(N+9)。
截至发稿,奔驰官方虽未对裁员传闻予以明确回应,但此消息似乎也暗示着奔驰全球及中国区汽车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样的赔偿力度在外资车企裁员案例中较为少见,去年 10 月大众中国启动裁员时,最高赔偿是 N+6;去年 4 月特斯拉中国裁员赔偿则是 N+3 。

业内观点认为,奔驰中国区裁员传闻的背后,主要是销量未达预期,进而致使企业利润下跌。
日前,奔驰汽车集团公布了 2024 年度财报。2024 年其营收为 1456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1.11 万亿元),同比下降 4.5%;息税前利润(EBIT)为 136 亿欧元,同比下降 31%。其中,乘用车业务的息税前利润暴跌 40.5%,从 2023 年的 12.6% 降至 8.1%。如此巨大的利润降幅,充分表明奔驰在全球市场已然陷入困境,且似乎已达瓶颈。
更为显著的是,奔驰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持续下滑。2024 年,奔驰总销量同比下降 3%,降至 198.34 万辆。尤其在中国市场,奔驰的销量下跌幅度达到 7%,创下五年来的新低,销售仅为 68.36 万辆。这一数字不仅反映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所面临的困境,也凸显出品牌在与本土及其他海外豪华品牌的激烈竞争中承受的巨大压力。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曾一度是奔驰的核心增长引擎。然而,近年来其销量持续下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2024 年,奔驰中国区的销量下降至 5 年最低点,这一情况与整体市场趋势紧密相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 年中国豪华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尤其是中高端车型的销量表现欠佳。此外,奔驰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遭到竞争对手宝马和奥迪的强力挤压,后者通过本土化战略和激烈的价格竞争,逐渐蚕食了奔驰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趋势也让奔驰等燃油车巨头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尽管奔驰也曾尝试进行电动化转型,但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2024 年,奔驰纯电动车销量同比下滑了 23%,至 18.5 万辆,这与其在电动车领域的战略布局不够成功密切相关。

面对销量及利润下滑的困境,奔驰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成本控制措施,其中裁员成为了最直接的手段。有消息指出,奔驰中国区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销售、营销、技术支持等业务领域,裁员的规模和具体实施细节尚未公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奔驰对被裁员工提供了 N+9 的赔偿方案,即提供相当丰厚的赔偿金,以缓解裁员带来的社会与企业内外部压力。
除了裁员,奔驰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降本措施,包括对 E4 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冻结薪资、削减约 90000 名员工的分红等。
在 2 月 25 日举行的员工大会上,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明确提出 “更快、更精简、更强大” 的转型目标,中国区裁员也被纳入全球降本战略。按照规划,奔驰计划到 2027 年削减 50 亿欧元成本,其中 2025 年需通过裁员 2 万人完成 50% 的目标,非生产性岗位成为削减重点。此次中国区的调整与德国本土产能缩减 10 万辆、美国工厂降本 25% 等措施,共同形成了全球联动的降本策略。
有业内观察人士表示,奔驰此次裁员措施尽管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开支,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也难以解决奔驰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根本问题。目前,奔驰要做的是通过持续创新来迎合市场需求,而非单纯地进行成本压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