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车技术突飞猛进,但续航问题依然焦头烂额。
很多人寄希望于“固态电池”,但这玩意还很遥远。
现在的主流,仍是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
有趣的是:别看铁锂电池拥有8成份额,占据绝对优势。但市面上的高端电车,往往都不用铁锂电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跟几位行业内的人士聊了聊,最后一致认为,主要有3个原因,限制住了铁锂电池的上限,很扎心但也很真实。

第1个原因就是,铁锂电芯的一致性太差
说白了就是,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
虽然铁锂电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起火,看着很完美。
但无奈其电芯的一致性太差,使用很折磨。
看过特斯拉的电池就知道,其内部由很多电芯组成,就跟5号电池一样,并非一整块直接装车上的。
相比三元锂电池而言,铁锂电芯的内阻太大——这个电芯放电多了一点,那个电芯放电少了一点。
久而久之,每个电芯的剩余电量,就会层次不齐。
因为这样的缘故,铁锂电芯soc(电池剩余电量),根本检测不准。

看着似乎也没什么,但这大大加重了续航焦虑。
毕竟,你根本就不知道车子实际还剩多少电,怎么可能不慌。
最近我同事就遇到这事,表上看着还有60%,肯定够用。
但一启动,咔一下跳到20%,彻底懵了。
在极端情况下,跑着跑着,忽然抛锚的例子也不罕见——这就很危险了。
就这个拉跨的体验,肯定高端不起来的。
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全没这些弊病,就能省心很多。

第2个原因,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很拉跨
提及充放电,看着也不重要,但就豪车而言,又要另当别论了。
这当然也要从2点来考虑。
首先,都是豪车了,你充电肯定不能慢吧?
但也是因为内阻大的缘故,铁锂电池的充电效率很低。
譬如,用铁锂电池的问界M5,快充还要0.5小时;但用三元锂电池的问界M9,快充仅需0.25小时。
只是充电慢一倍也就罢了,隔三岔五,你还必须要满充满放,以校准电量——真是体验又差又麻烦!
所以,就算同一款车,同时用了这2种电池,铁锂电池也只配做丐版。

其次就是,铁锂电池的放电也很拉跨。
毕竟,现在好一点的电车,电机都跟不要钱似的,疯狂叠加。
譬如,小米SU7 Ultra的三电机,功率狂飙1138kW,你给玩具车用的5号电池,肯定带不动的。
所以,小米定制一套锂电池,放电功率1330kW,才算跑满这套引擎。
相比之下,仰望U9的刀片电池,最高也仅爆发1000千瓦。
看着没什么,但这明显拉低了仰望U9的上限,还跑不过小米SU7。
不是说比亚迪没技术,而是说换成三元锂电池,仰望U9还能做的更牛。

第3个原因就是,三元锂的安全问题解决了
虽然三元锂电池的优势多多,但相比铁锂电池而言,安全性一直是硬伤。
毕竟,三元锂电池不仅很容易起火,一旦起火,蔓延速度还很快,根本来不及抱头鼠窜。
但这些问题,在技术进步面前,早就已经翻篇了。
譬如,好一点的电池包,都会在封装时,都会加入大量的云母板和阻燃剂,就是为了避免短路起火。
同时,好一点的电车,还会用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简单来说,这项技术就是将车身、电池、底盘三个结构,像三明治一样稳稳压在一起,就是磕着碰着,电池也能毫发无伤。

退一万步讲,就是以刁钻的角度,还是把电池给磕伤了,也根本没必要担心。
因为此时,还有电池倒置技术兜底。
看看小米SU7的例子就知道。
别看撞到马路牙子,车底已经窜出明火,但还来不及蔓延,自己就熄灭了。
得益于这项技术,不仅整车没烧起来,车门也能正常打开,全部人员及时逃离。
就这个安全性,非要吹毛求疵,也不会没话说。
但随后仅一周,小米SU7就激增6000个订单,还有比这更有力的证明吗?

总的来说就是,随着技术进步,铁锂电池与三元锂都很完美了。
但相比之下,铁锂电池的优点,仅是能量密度高,还很便宜而已。
说白了就是,量大管饱,很适合做低端车,所以现在的装车量,都突破75%了。
相比之下,三元锂的性能好,短板少,安全性的弊病也解决了,加上本身成本又很高。
所以,做低端车肯定不实惠,也就只能往高端车领域发展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