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驾驶:解放双手,但需“随时待命”
好评点:
高速/高架神器:XNGP在封闭道路(高速、城市高架)表现稳定,自动跟车、变道超车流畅,长途驾驶疲劳感大幅降低。
自动泊车精准:窄车位识别率高,垂直/侧方泊车成功率达90%以上,新手友好。
吐槽点:
城市路段“心累”:面对加塞、电瓶车横穿等复杂路况时,系统急刹或突然加速频繁,需频繁接管,反增心理负担。
夜间识别“开盲盒”:纯视觉方案在路灯昏暗路段易误判障碍物。
二、续航与补能:够用但别信“表显”
真实续航:
春秋季:CLTC续航打8折(在河南实际约480km),市区通勤一周一充无压力。
快充体验:
800V平台优势:30分钟补能80%基本属实,但需匹配超充桩(第三方桩常限功率)。
三、用车成本:省电费,但维修肉疼
日常省钱:
电费低廉:家用桩谷电每公里约0.06元,同级燃油车1/10成本。
保养简单:首年保养仅需检查三电系统,费用300元以内。
维修痛点:
一体压铸车身:小磕碰可能需整体更换部件,保险费用逐年上涨。
底盘剐蹭风险:电池包离地间隙较小,非铺装路面需格外小心。
多才花猫aLq:我最好的跑到450一般都是四百
wgs112545736:智驾还是L2级别,还有很多路况可能处理不了,不能脱手,做好随时接管准备。
whysooserious:转人工
继Mona M03之后,小鹏P7+又成为了一个爆款。18.68-21.88万的价格发布之后,立刻收获了几万个大定。那它到底值不值这个钱,跟过去的P7又有啥不同呢?试过就知道。
一上车,我感觉P7+最大的进步点是空间。大家都知道,之前P7是一款空间挺小的车,我身高176cm,坐在后排基本上是顶腿的状态。现在来到P7+,调整好同样的驾驶坐姿之后,腿部空间两拳有余,头部空间也挺宽敞的,进步相当明显。座椅的舒适度本身也有非常大的进步,填充物非常柔软,后排电动靠背调节、通风、加热、按摩都给安排上了,整个体验真的是VIP级别。所以为什么大定数这么可怕?很多人可能去店里静态试坐之后,就立刻容易种草了。
当然车好不好,还得开起来试试才知道。首先在大家最关心的续航方面,P7+全系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分60.7度跟76.3度两种。今天试的这一款是搭载76.3度电池、官方续航710公里的版本。不过选配20英寸轮毂之后,续航下降到了685公里。在走了4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和城郊快速路之后,表显的平均能耗大概是百公里13度,算下来的话大概是86折的水平。在同级别来讲,确实是比较实在的,也是小鹏一贯的优势。当然试驾时间有限,覆盖更广路况的数据,或者跟其他同级车型对比的数据,就没法呈现了。
驾乘感受方面,P7+也大有不同。之前P7的底盘属于不软不硬的设定。激烈驾驶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悬架是有点偏软的,但是走在平路上面,细碎振动又有点多。来到P7+身上,我感觉它的风格已经完全向软这方面靠拢了,无论是小的振动,或者是大的颠簸,抑制都是更加到位的。隔音也挺不错,虽然米其林PS EV的滚动噪声还是挺大的,但是尽管上到80km/h左右,胎噪的抑制依然相当不错,整个车厢静谧性做到了这个价位的上等水平。
最后讲讲智驾。P7+是小鹏首款搭载AI鹰眼纯视觉智驾方案的车型。没有激光雷达,靠着26个感知硬件,以及两颗总算力达到508TOPS的英伟达Orin-X芯片,就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我在高速和城区都试过这套智驾,整体表现都相当不错,特别是车道线清晰的情况下,车道居中都非常稳健。就算用比较快的车速去过匝道,也没啥问题。加减速、转弯、变线、超车等动作,也都比较自然,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算是小鹏一贯的高水平发挥。
只是在遇到一个高速岔口的时候,本来应该要往右边去,P7+却差点顺着车道线往左边去,看来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而且必须指出的是,这次体验是在天气晴朗的大白天,算是纯视觉智驾的舒适区。如果是在大晚上,甚至叠加雨雾天气,这套智驾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以后有机会再试试看。
试了一圈下来,很明显P7+相比老P7,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脱胎换骨的进步,特别是在续航、空间、行驶品质这些方面。而价格呢,反而是更低的,而且是低一大截,所以卖得好完全是情理之中。同价位来讲,P7+算是目前T0级别的选择了。
运筹帷幄花猫7G8:底盘共振啊,旁边有个大车路过,脚底板麻麻的共振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