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5款广汽本田P7 四驱长续航Max

虽然合资品牌在国内的电动化道路比较曲折,但各大品牌也并没有放弃纯电动车型的布局,其中本田品牌虽然出过一些“奇奇怪怪”的电车但市场反响实在是一般,而最新的烨S7/P7系列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田对于纯电动市场的重视,刚好我之前也没有体验过本田的纯电车型,因此这次也去体验一下,看看其实际表现如何。 试驾车是广汽本田的P7顶配车型,即指导价24.99w的四驱长续航MAX,476马力的参数看起来还是比较强的。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自不必说,法定限速内都有着比较强的动力储备,当然大马力电车体验多了倒也没有很夸张的感觉,对于目标消费者来说肯定是绰绰有余了。舒适模式(这车有个奇怪的命名,我记不住,还是以常规的舒适/运动来表述)下动力释放的还是比较缓和的,整体踩起来还算轻快,动力的释放也比较好掌握。中小动力请求的响应也比较到位,大的动力请求则是稍有一个延迟后再相对线性的释放,表现没什么问题。但运动模式下就有些问题了,此时电门踏板会变的“异常”敏感,有些神经质的感觉,释放不怎么好控制,动力来的也不怎么线性,不怎么好用。总体考虑到定位舒适模式下表现还算比较不错,符合需求,运动模式调的实在是有点别扭了。 底盘表现分开说,顶配车型搭配的有可变悬架,并有三个模式,时间有限就试了最软和最硬的两个。最软的模式下对于路面上的细碎震动处理的还算可以,但对于路面上小的起伏处理就比较差了,面对一些不太好的路特别是后排还是挺不舒服的,试乘时坐了会后排甚至有点晕车的感觉。中等程度的坑洼和路面补丁倒是还算干脆,不过高级感确实也不怎么强,而大的坑洼还是会有一些多余的左右晃动。最硬的模式下整体会更扎实一些,但路面小震动基本上就不怎么过滤了,主观上还是有点“颠”的。 运动性表现中规中矩,最软的模式下虽然侧倾不算很大,但还是稍微有点回摆,最硬的模式下表现倒是还不错,对于目标消费者倒也足够了。 转向手感好评,低速比较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到位,运动模式下就有点“重”了,不是很自然,还是轻一档的好一些。车头响应和跟随性中规中矩,日常开不算拖沓,但也不是什么运动取向的设定。 刹车脚感还算可以,稍微适应一下还是比较容易上手刹的平稳的,但是感觉不如一些之前的混动车型上的表现。不过混动车型上的拨片倒也得到了保留,使用方法还是靠拨片调节动能回收的力度,简单试了下还是比较好用的。 NVH表现还算可以,风噪和环境音的隔绝还是比较到位的,路噪表现就比较一般了,速度快了之后感觉路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另外额外提一嘴运动模式下的声浪,实际感受实在是难评,不仅声音极其难听而且来的时机也不怎么合理。销售也特意带我使用的是自定义模式想绕开这个声浪,在我主动要求听一下才听了下,这里建议大家都去听一下当个乐子。总体NVH表现作为一个本田进步还是挺明显的,但面对一些新势力对手也只能说是一般。 静态上,这台车的外观还是比较有辨识度的,侧面也不像一个传统的SUV,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特点的,当然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 内饰确实相对就比较普通了,放在今天也确实没什么高级感了,尤其是副驾驶前那一块稍微有点光秃秃的了,当然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做工和用料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整体质感比起之前的本田要好不少,比如车窗位置起码不会像以往一些本田按着那么单薄了。车机系统表现中规中矩,菜单逻辑需要适应,虽然没有什么实体按键但好歹有触控按键也还算能用。大多数界面还是比较流畅的,满足基本的使用不成问题,而且手机互联还是比较多的,不过这个语音助手老是被莫名其妙的召唤出来,有点诡异。储物空间正常水平,常规的物品倒也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杯架也还是挺深的,放了两个小瓶饮用水后居然还能盖上。 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座椅还是挺舒适的,方向盘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在上边的仪表读取信息也比较方便,不过副驾驶还是“祖传”的四项调节。后排表现好评,空间还是挺宽敞的,地板也是全平的。座椅的舒适性和靠背角度也都挑不出毛病,门板上还带有氛围灯和触控屏,主观上还是有一些高级感的。后备箱空间好评,较低的地台在电车中确实算是一个优势,装载能力也还是比较强的,延迟关门也给了单独的按键还是挺贴心的。 总的来说,这台本田P7的表现只能说一般,静态的表现相比以往的许多本田车型进步还是比较大的,但动态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并没有带来什么惊喜,作为一台本田静态表现优于动态个人感觉还是稍微差点意思。而当前许多自主品牌在这个价位的电车做的都还是挺不错的,当然据说这台车的硬件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至于是否原因为这些东西买单还是看个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