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金币商城晒单专区其实最开始一直很喜欢它里面收纳箱。无奈一直没抢上。等再有的时候都已经是小的了,原有那大个的看不到了。另外已经过了新鲜期,感觉收纳箱在车后备箱,尤其我这是轿车,意义真的不大。那天就直接兑换了这个手拉车。平时没事直接放在后备箱。其余杂物用收纳袋收纳好了往上一放,节省空间还方便。等出去玩或买菜一类的,直接拿下来就可以溜达了,真心方便。这个它绝对是家用车里的兑换神器
#提车必买的车载好物行车记录仪 这玩意儿就好比汽车的“眼睛”,时刻记录行车过程。万一遇到碰瓷儿的,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它记录的影像就是重要证据。比如趴趴狗、360等品牌的记录仪,拍摄清晰,稳定性好。想象一下,要是在路上突然被人恶意别车,记录仪就能把这一幕清晰记录,保障咱的权益。 脚垫 车内空间的“守护者”。全包围脚垫能有效阻挡灰尘、泥水,保护车内地板。丝圈脚垫脚感舒适,还能藏污纳垢。比如五福金牛的脚垫,材质环保,贴合度高。不然,要是下雨天,鞋子上的泥水直接踩在车内地板,多影响美观和清洁呀。 遮阳挡 烈日下汽车的“小伞”。前挡风玻璃遮阳挡能反射阳光,降低车内温度,还能保护中控台不被晒老化。像铝箔材质的遮阳挡,隔热效果杠杠的。夏天停车后,再上车就不会感觉像进了蒸笼。 车载香水 给车内营造一个宜人小空间。固体香膏安全方便,味道淡雅;液体香水扩香能力强。比如图拉斯的车载香水,香味自然,还能装饰车内。想象一下,每次上车都能闻到清新宜人的香气,开车心情都舒畅。 后备箱垫 后备箱的“防护衣”。防水、耐磨,能防止后备箱被刮花弄脏。像TPE材质的后备箱垫,容易清洁打理。要是拉点儿货物,或者放湿漉漉的东西,有了它就不用担心后备箱受损。 手机支架 开车时手机的“专属座位”。磁吸式手机支架,取放方便;出风口式支架安装简单。有了它,导航时看手机更方便,开车时眼睛不用频繁低头找手机,安全又便捷。不然一边开车一边拿手机看导航,多危险呀。
#车载用品避坑新车买完之后可能会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我觉得收纳箱就是最大的一个没用的东西。 首先先说suv那个还好轿车本身收纳空间就不是很富裕。后备箱装了一个这个东西,理论上是能总结很多,但实际上对我意义真的不大。除了收纳箱,我还有野餐袋。最后扔到下房吃灰了。本身我后备箱常备物品,除了一个灭火器以外。剩下的就是车载充气泵和雨伞。拿了一个。袋子整个收纳起来,往边角一放就可以了。占用空间反倒没有用收纳箱来的多。而且还要负载收纳箱本身的重量意义真的不大。 不过最近我喜欢上露营车了 我把收纳箱的空间。直接折叠了一个露营车放到里面。拿袋子收纳的杂七杂八物品往野营车上一扔。 其实没有什么有用没用的。万物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个东西适不适合你?这个才重要,对吧?
#下半年该不该买车最近想买车的小伙伴是不是被政策绕晕了?关键是下半年到底能不能买车或者什么时候买车,怎么买车, 总结几个关键点,帮你理清思路 国家政策走向:补贴降了,但逻辑变了! 补贴金额下调:国补从1.5万→1.3万,省补停发或缩水(比如河北6000、吉林4000、黑龙江13000)…但别慌!政策本意是“普惠更多人”,鼓励报废老车。 报废vs二手车:如果车况还行,卖二手比直接报废划算!国补虽在,但差价得自己权衡~ 区域补贴差异大:跨省办手续能省几千?值不值得跑一趟?自己算笔账!( 政策动态调整,建议查最新当地政策!) 时间节点&购车时机: 非刚需别冲动!现在政策调整期,车企也在观望。 别押宝12月!传统旺季9-11月更灵活,12月人多价硬,想砍价?难! 车价趋势:长期看跌(技术迭代+竞争),但合资品牌(丰田大众等)可能涨价,国产车相对稳。 心态:车会便宜,但永远追不上“最低价”!刚需党:早买早享受;观望党:等政策明朗再冲。 一句话总结: “低价家用车抗风险能力不差,感觉价格合适+政策OK,就别纠结‘最便宜’了!买定离手,不后悔。”因为等等党永远胜利。从总的角度来看车价肯定是一年比一年便宜。你永远不可能买到最便宜的那一辆
#极限停车挑战【地点】 保定市满城区燕赵北街 【车型】 2021款荣威i5,钻石版,带360全景影像。 【车位宽度】 具体不清楚,(停好车后,主驾驶一侧开门后就直接上花池了,副驾一侧卡在车位边边,只比车身宽一点点) 【过程】 首先是找好车位,观察路边的非机动车情况(因为停车位是在非机动车道,要注意行人安全); 其次借助360影像可以有一个总体的观察,做到心中对车位旁边情况有一个了解; 然后车速要慢,方向要精准,车停入库后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是否跟车位边线平行或者车身有歪斜情况时进行微调; 最后车停好后如上图所示,左右距离很近,也完美的停在车位之中,开车习惯每次都停好车,不管旁边有没有车辆,这是开车的基本素养。 【经验】 1.善于使用全景影像,在进入窄的车位之前可以多视角查看周围环境; 2.注意影像的盲区,虽然360影像覆盖范围广,但是还有照不到的地方,需要配合后视镜; 3.相信不过度依赖,当倒车影像预警声音越来越急促时,应详细观察; 4.通过360影像,与实际自身感受联系,这跟车感是一样的,越开越熟练,空间感也就培养起来了。 【总结】 科技只是辅助,最终还是人来决策,当然全景影像的下放到这种几万元级别的小车才是真正的科技为人服务,保持冷静,慢慢调整,窄的车位并不难。
#这车的隔音我服了荣威i5 2023款的隔音效果整体来说还不错哦!在行驶过程中,车内相对安静,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噪音,主要来自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声、风噪以及发动机运转的声音。当然啦,噪音大小也和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路况、车速等因素有关哦。我自己的驾驶体验还是不错的,建议亲自去试驾感受一下呢!
#这车的隔音我服了我的车是21款cvt钻石版,22年购入目前使用时间在两年八个月,总体来说是安静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车的各方面噪音情况,先说明这个价位我是可以接受这些噪音,车友轻点喷。 【i5的各种噪音来源】 1.首先是发动机的噪音,由于发动机是1.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一般,需要急加速时一般发动机会拉高转速,尤其是2500转速以上时,各场景都能明显听到发动机噪音。 2.其次是胎噪,我的车型原厂轮胎是锦湖轮胎,耐用性和经济性在各种测评中都是不错的,但是超过80km/h之后胎噪较明显; 3.最后是风噪,低速行驶非常安静,中高速关窗也还OK,速度超过80之后风噪也比较明显,我的车目前如果只开两个后排窗户的噪音是我不能忍受的,目前很少只开两个后排(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车个例) 【综合感受与应对】 i5的隔音水平符合这个价位,城市通勤低速行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没问题的;如果对噪音比较敏感的车主可以考虑一些措施,比如更换高端轮胎,加装密封条等,目前我的应对方法是调高音乐🎵 【选购i5之前应该明确🤔】 1.价格,因为价格在这,定位经济家用车,成本控制是肯定的,隔音材料没法和高价格车辆对比。 2.体验,每个人对噪音的感觉不一样,接受程度不一样,新买车的盆友如果对噪音比较在意可以亲自试驾体验(亲身下河知深浅) 3.关注轮胎配置,之前我在车友圈分享自己轮胎型号也有车友说明同款车型轮胎配置不同,同样的车型有的用固铂轮胎轮胎,有的锦湖轮胎,价格稍高一些的i5还有米其林轮胎的,噪音肯定也是不尽相同。 【总结】 i5的隔音日常使用安静,高速行驶、急加速有噪音。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帮到意向车友
#真车主的大实话我估计所有手动老手刚开这款车都会遇到这个问题。离合器的行程太长,接合点太高 尤其对老司机来说,这个真心很别扭 别的车可能开几公里就适应了。这个是还得几百公里才能适应下来。尤其是上坡或者是起步。能拿到像别的车的那么顺畅。听到这是不是很多人又说了 我看怎么感觉没有那么难。这可能就是新手和老手的记忆习惯。 但除了这个 个人感觉从这个价格来说真的没挑了 我买的比较早,去年11月全款落地51,000 加上国补的话36,000。就这个价位,你还买啥?关键是买完以后 驾驶质感真的是完爆 尤其是高速上的驾驶体验,绝对远超这个价格的感受 不像别的车开快以后就发飘 检验一个车好不好。一个是高速驾驶感受,一个就是弹跳抑制。毕竟咱们买车以短途为主。不用考虑什么加速的感受。你在城市开车,你也不能跟电车比加速 正常开车40~60期间你过过减速带 模拟最常见。后排坐个人,你就真的能感受到底盘的调教差异 一个车舒服不舒服,除了乘坐就是底盘 不要被表象了,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所引诱 车就和自己鞋一样,舒不舒服只有你自己知道。家用车什么动力?什么配置?真的需要吗?油车你怎么拿这些和电车比?买这个车的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经济耐用。 你说是不是?
3.41
“良好”
共602人评价
8万-12万轿车总榜
NO.68
低于89%的同价位车系
3.41
综合
3.51
内饰
3.32
配置
3.67
空间
3.73
外观
3.20
舒适性
3.20
操控
3.22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