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旗下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图片|配置|询价)于2025年4月19日正式上市,起售价11.98万元,定位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试图通过技术下放和设计创新重塑A0级市场格局。
萤火虫对标MINI、Smart等精品小车,强调“小而美”的设计理念。其车身尺寸4003×1781×1557mm(轴距2615mm),虽为A0级,但通过短前后悬设计优化空间利用率,后排座椅放倒后后备箱容积达1250L,前备箱92L,兼顾实用性与灵活性。设计上采用争议性的“三重奏大灯”(被调侃类似iPhone摄像头)和荧光胶囊元素,试图以高辨识度吸引年轻用户。

在动力与操控上,萤火虫采用后置后驱电机(105kW)搭配五连杆独立悬架,4.7米最小转弯半径,底盘由Multimatic调校,主打驾驶乐趣。
安全配置上也绝不含糊,高强度钢铝车身占比83.4%,全系标配9安全气囊及13项主动安全功能,符合中欧双五星碰撞标准。
最后,在智能辅助方面搭载地平线征程5芯片(128TOPS算力),支持高速NOP领航辅助和泛场景自动泊车,但芯片算力能否支持未来升级存疑。

目前萤火虫初期仅支持充电(42.1kWh电池,CLTC续航420km),换电需等待2026年第五代换电站兼容三品牌电池。可以看出这次蔚来放弃独立的集装箱式换电站计划,转而以务实策略降低成本。
这次萤火虫预售价格从14.88万元两度下调至11.98万元,试图在“精品定位”与市场接受度间平衡。对比竞品比亚迪海豚(9.98万起)、五菱缤果(5.38万起),萤火虫以安全、操控和设计溢价竞争,但价格仍高出主流小车市场50%-100%。而市场对于其售价的反馈我们拭目以待.
相比乐道的待遇,萤火虫直接入驻蔚来门店,复用“牛屋”渠道,降低运营成本。
这次的萤火虫既要“高端化”(对标MINI)又要“走量”,导致目标用户模糊:高端用户可能因品牌认知不足转向传统豪华品牌,而大众用户对11.98万元起售价敏感,更倾向性价比更高的竞品。
换电站覆盖不足(尤其下沉市场)与第五代站建设滞后,削弱了换电优势。用户短期内需依赖充电,与竞品快充技术相比无显著优势。
蔚来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55.3亿元,萤火虫需承担“技术普惠”与“盈利造血”双重任务。若销量未达预期(李斌预期长期占公司销量10%),高研发与换电成本可能加剧亏损。
萤火虫的推出标志着蔚来多品牌战略的深化,试图通过技术下沉抢占10万-20万元市场,但其成败将影响蔚来的整体战略:若能在欧洲快速打开市场,依托换电生态形成差异化,或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可能成为蔚来盈利的关键支点。高成本配置(如五连杆悬架)与市场接受度的错位,可能导致“叫好不叫座”;若销量低迷,将进一步拖累蔚来财务状况。

萤火虫是蔚来在高端化与规模化之间的一次大胆尝试,其以“安全冗余+设计创新+技术下放”重新定义小车价值,但面临定价策略、市场定位和生态落地的多重挑战。其核心问题在于:能否在“精致主义”与“务实需求”间找到平衡点,并通过全球化布局实现规模突破。若成功,或将改写A0级市场规则;若失败,可能加剧蔚来的战略内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