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台车说它,是轿跑的姿态、有SUV的空间、如MPV的舒适,你会信吗?

小鹏新10年的第一款产品——「小鹏P7(图片|配置|询价)+」,定位为“AI智驾掀背轿跑”,说它可以“既要、又要、还要”。
上市发布了三个版本,分别是18.68万的长续航Max版、19.88万的超长续航Max版,以及21.88万的限定Max版。限定版有着星阙哑光灰配色、扶摇绿内饰、黑化轮毂、limited edition标识等专属设计。

自MONA M03连续取得好成绩,小鹏明确了爆款思路:很有质价比的价格、简洁明了的SKU、有突出的配置亮点。小鹏P7+也同样如此。
静态体验:外观、内饰都颇具亮点
虽然冠以「P7」的名号,但P7+与大家熟知的P7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车型。P7+的内部代号是“F57”,和“F30”的G6同样出自F平台。而P7是“E28”,和“E38”的G9是同平台。

设计主题是“星际穿梭”,小鹏P7+整体如同艘梭形飞船。前脸是家族式的「X Robot Face」,三段式的贯彻灯带,用小风道连接了前灯组和下杠。轮拱上方略微拱起,增加了些许力量感,也让车头线条不那么平直单调。
窗线顺滑延伸至后翼子板处,再略微下压收至尾部,没有明显的腰线,车侧型面饱满而流畅。标配的18寸低风阻轮毂与X9同款;6000元选装的20寸运动轮毂,样式更帅气、更饱满,轮胎也升级为米其林静音胎。

P7+的长宽高为5056/1937/1512mm,均比P7大上一号。而轴距是3000mm,其实只比P7i多了2mm。但相较P7拉满颜值的长车头,P7+采用了个近似于“One Box”的造型。很短的L113,A柱起始点在车轮上方;「Kammback」车尾设计,C柱延至尾部,最大程度地利用轴距。
分层式尾翼与车顶采用了熏黑撞色处理,营造了环绕悬浮感。既削薄了视觉厚度,又兼得了车尾的头部空间。两侧“C”形的贯穿尾灯,中间断开布置了摄像头,大面积的后杠与后扩散器融为一体。侧后方看去很有层次感,是个颇具巧思的车尾设计。

进入车内,整体氛围是很清爽明了的。内饰配色可选:气宇灰、深空灰、胧月米。座舱大面积采用了Nappa真皮包覆,车顶则是用了超纤绒,2.1㎡的全景天幕十分开阳。
三层分色的中控台,不少细节都做了香槟金色的点缀。两侧竖向、中间横向布置的出风口,均为手动调节。门板、音响、中控台上布置了星瀑式氛围灯,能呈现出漫反射效果。具备迎宾、律动等多种模式,以及开门预警功能。

包含主驾头枕扬声器的20扬音响系统,支持7.1.4声道。还有三种香型的香氛,有助于放松解压。两个50W无线充电位,带有通风散热,下方有个不算大的储物格。后窗视野比一般的三厢轿车小一点,小鹏还给P7+配备了流媒体后视镜。
10.25英寸仪表+15.6英寸中控,内置了骁龙8295P。操作很流畅,上手难度低,各种功能都一目了然。导航主界面右侧拉屏,可分出智驾状态的独立渲染界面,也可分屏显示多媒体界面。天机AIOS座舱接入了AI大模型,和AI小P的交互也更加拟人。P7+的车机是小鹏惯有的水平,符合预期的好用。

得益于前面提到的“One Box”和双层尾翼设计,P7+后排的腿部空间、头部空间都足够充裕。用C级的尺寸,得到D级的空间。官方数据显示,P7+有着88%得房率、65%有效乘坐空间利用率,均为同级第一。
座椅柔软而不失承托性,坐垫足够长,对于标准身材的乘客,小腿基本不会悬空。117°-127°的靠背角度调节,即使是长途乘坐也有更舒服的体验。后排出风口处安装了个8英寸娱乐屏,能设置空调、座椅,播放音乐、视频。副驾后背还有小桌板,可承重20kg。

掀背式尾箱,最大开启角度62°,宽度、纵深、开口都超过了1米。容积是725L,后排座椅放倒可扩展至2221L,纵深超过了2米。放倒后有倾角,但没有明显的阶梯落差。无论是装载大件物体,还是躺下休息,实用性都很好。
座舱内的舒适配置都是标配,此外还有四座同享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做到了“配置平权”。说P7+拥有SUV的空间、堪比MPV的舒适,倒也没什么可指摘。
动态体验:人驾、车驾都差强人意

小鹏P7+开起来,是否也像静态感受那般优秀呢?本次试驾的版本是:选配了20寸运动轮毂的超长续航Max版。
全系后置后驱,分为高低功率。超长续航Max版最大功率230kW、313Ps,而长续航Max版是180kW、245Ps。最大扭矩都是450N·m,前者零百加速5.9S,而后者是6.9S。

动力够用,但不会有明显的推背感;电门响应尚算及时,输出挺平顺,可以全关能量回收。刹车脚感稍粘,给到的刹车力度有点突兀。方向盘虚位小,但手感有些糊,回中力不明显。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底盘,家用、舒适的调校取向。快速变道时,侧倾控制得还行,车身跟随会有点拖。

良好路况的巡航很安定、有高级感,经过减速带,也不会太颠簸、难受。能感受到一些稀碎震动,或许是衬套不够厚实,以及20寸轮圈的缘由。
较软的避震设定,回弹阻尼不太够。面对连续起伏不平的路段,底盘就显得不那么安分,后半车体随着路面波浪跳动,不能很干脆地收住。

P7+的风阻优化得不错,仅为Cd0.206。16000吨大压铸设备,除了保障车身强度,也有助于车体减重。两组都不大的电池:60.7kWh、76.3kWh,CLTC续航却有615km和725km。小鹏最近的几款车型,很擅长用一块不大的电池,兼顾成本和重量的取舍;再通过优秀的能耗,获取不错的续航能力。
标配800V平台,3.5C的充电倍率,10%-80%的充电时间是2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P7+的续航和电耗数据,相较于上市时均有所提升。通过OTA使车辆进化,这就是AI汽车的能力之一吧。

作为首款“AI汽车”,P7+首发并标配了「AI鹰眼智驾」。双Orin-X提供508TOPS算力,26个感知硬件: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
前视双目和后视装配的是800万像素HDR摄像头(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是业内首个单像素LOFIC架构(横向溢出集合电容Lateral Overflow lntegration Capacitor),面对逆光/弱光/强光等传统弱势场景,能有更好的表现。应用端到端大模型,车端数据清洁+挖掘,云端进行仿真+强化学习。

在Autohold状态下,可直接启动城市智驾。不规则的、有高低落差的弯道,能判断正确完成通过。需要连续变道,操作足够果断流畅,环岛、掉头可以完成得很好。
智驾状态下,人为介入调整,方向盘容易转动,没有较劲的感觉。驾驶辅助也会继续保持,“人车共驾”的体感挺丝滑。

无标线道路能保持安全的距离,窄路会车偏保守。城镇里的村口闸机有无法识别的情况,对于减速带也没有识别而降速,还是会生硬地碾过。城中村的电单车、行人等会引发较多刹车和博弈,蠕行、停下倒也不会退出。为了通行效率,可以根据情况介入,踩电门推“它”一把。
简而言之,P7+的城市智驾是可以经常用、乐意用的。走在视觉路线上的P7+,智驾体验和带有激光雷达的其它小鹏车型相比,也在伯仲之间,依旧是智驾第一梯队的水平。

总结:之前在得知F57正式命名为P7+后,觉得叫P6或者P8是不是更合适,毕竟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台车。
作为小鹏新10年、AI时代的开端之作,P7+有着高辨识度的外观、真越级的空间、全部标配的舒适配置、标配高阶智驾、CLTC堪比别家WLTC达成率的能耗等等亮点。

现在想,p7是最能代表小鹏的一台车,是小鹏的第一台爆款车。除了明面上讲的尺寸+、配置+、技术+,小鹏会希望P7+能和p7一样,也成为一款现象级的爆款车型。
当下,MONA M03和P7+联袂可以给小鹏带来20000+的月销量了。而后,改款G6、G9、X9,还有G7、换代P7等车型也会接踵而至。
(应该)不用再讨论活不活得下去的小鹏,可以继续带来飞行汽车、AI机器人……这些有趣的玩意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