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深度解析2024年国内销量前十品牌车企!看看一长串数字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

    阜成路115号头像阜成路115号头像
    阜成路115号02-11

    根据乘联会及多家权威机构发布的2024年销量数据,中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显著的自主品牌崛起与新能源转型特征。以下为销量前十车企的具体排名及核心原因分析:

    1.比亚迪

    销量:427万辆

    同比增长:41.26%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系统等技术覆盖纯电、插混全品类,2024年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47.6%,比亚迪贡献超30%份额。其中,海鸥(小型车第一)、秦PLUS(紧凑型车第一)、宋PLUS新能源(紧凑型SUV第一)、汉(中大型车第一)等多款车型在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比亚迪在海外销量达43.3万辆(同比增长71.8%),令全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五位,相比2023年提升4位,再次刷新中国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记录。

    2.吉利控股集团

    销量:333.7万辆

    同比增长:22%

    SEA浩瀚架构覆盖极氪、领克、银河等产品快速迭代,使得旗下品牌车型智能化水平提升显著。其中,银河品牌系列车型全年销量占比超过35%,L7、E8等明星产品显著拉动了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长,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2%,达到149万辆。另外,海外销量达到122万辆,同比增长+21%,在俄罗斯、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控股集团(含吉利集团、沃尔沃、宝腾汽车、极星)2024年全球总销量达到3336534辆,同比增长约22%,其中新能源销量为1487954辆,同比增长约52%,新能源渗透率约为4%。

    3.长安控股集团

    销量:268.38万辆

    同比增长:5.1%

    2024年,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深耕,其中深蓝S05、S07、SL03、启源A07阿维塔品牌等车型推动销量增长。全年累计销量达到73.46万辆,同比增长54.97%。海外销量达到53.62万辆,同比增长49.6%。同时,蓝鲸iDD混动系统已覆盖UNI-V、UNI-K等多款主力车型,增强旗下核心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销售渠道下沉战略扩张了三四线城市网点的渗透率,使其正式突破121万辆大关。

    4.奇瑞汽车

    销量:260.39万辆

    同比增长:38.4%

    瑞虎系列、捷途品牌、艾瑞泽8、星途等品牌在中低端车型市场始终保持着强有力的竞争力,呈现出传统燃油车稳定的基本盘。同时,iCAR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iCAR03贡献出65964辆,与华为合作的鸿蒙智行旗下子品牌智界全年销量为57956辆也计入了奇瑞成绩单之中,形成了新能源补强态势。另外,混动技术逐步落地,依托中东、拉美等传统市场,出口占比超50%,出口量达130万辆以上。

    5.一汽-大众

    销量:165.91万辆

    同比增长:-13.1%

    在一汽-大众中,大众品牌销量为92.8万辆、奥迪品牌销量为61.11万辆、捷达品牌销量为12万辆。尽管销量受到新能源冲击,旗下ID系列的销量攀升依然不敌自主品牌,较2023年同比下跌13.1%,但是在燃油车市场中,一汽-大众品牌的上险份额达到7.3%,不仅创下历史新高,并稳居燃油车市场亚军。可见,一汽-大众品牌依然是国内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主力,旗下迈腾、速腾、揽境、探岳、捷达等品牌车型在合资市场中依然具有较强号召力。同时,凭借降价促销等手段,高端品牌车型销量占比达到63.2%,同比增长5%,其中奥迪品牌销量为55.01万辆,超过奔驰、宝马,登顶国产燃油豪华车市场份额第一。

    6.上汽通用五菱

    销量:154万辆

    同比增长:63%

    在天舆架构、天菱模式、灵犀动力、灵眸智驾、神炼电池等核心技术的支持下,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0万辆,占比超过50%,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突破240万辆,位居全球前三。其中,MINIEV已连续52个月成为A00级细分市场销量第一,销量达到26.1万辆,同比增长9.8%,五菱缤果销量为23.66万辆,同比增长41%。宝骏汽车以“科技平权”理念,力求让每一位消费者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出行,实现销量同比增长37.1%,达43647辆。同时,10万级越野方盒子宝骏悦也Plus通过天舆架构四轮智取技术,让低价策略契合下沉市场需求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消费者青睐。同时,五菱EV现已占据小型车需求旺盛的东南亚市场份额的40%,自2022年起,累计销量达到28768辆,

    7.长城汽车

    销量:123.3万辆

    同比增长:0.21%

    哈弗品牌车型全年销售70.6万辆,同比增长-1.25%,尽管如此依旧是长城汽车的销量担当。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魏牌全年销量仅为54728辆,但是得益于董事长魏建军的“弃量保利”战略思想,同比增长31.55%,其中蓝山成为了魏牌的主销车型。作为长城汽车品牌的开山之作,长城炮系列皮卡销量为17.71万辆,尽管再次夺得皮卡车型销量冠军,但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挑战仍不能小觑,同比下滑12.27%。坦克品牌年销量为23.1万辆,同比增长42.12%,这与长城汽车持续深耕越野车细分市场以及Hi4-T、Hi4-Z混动系统逐渐铺开息息相关,毕竟具备专业属性的坦克品牌以及皮卡品类是长城汽车利润的护城河。不过,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逐渐显露短板,欧拉品牌销量为63272辆,同比下滑41.69%,或许这将成为长城汽车在2025年的新发力增长点。

    8.上汽大众

    销量:120万辆

    同比增长:-5.51%

    与一汽-大众一样,受到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新能源车型的挤压,旗下的朗逸、途岳等紧凑级销量担当均出现了同比下滑,令燃油车市场份额流失。不过,以Pro系列为代表的油电同智策略令帕萨特Pro、途观L Pro不仅身披大众全球最新潮设计,更是首次令消费者在传统燃油车中体验到了智能座舱、IQ.Pilot高阶智驾所带来的越级体验和便利。重要的是,上汽大众在燃油车全系推出了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方面的信心,更减轻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同时,趁热打铁,途岳新锐以7.99万元的售价累计销量突破1.8万辆,不过合资模式还是难以应对自主品牌的价格战,任重道远。

    9.特斯拉中国

    销量:91.7万辆

    同比增长:-3.3%

    2024年,特斯拉全球总销量为178.92万辆,受到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出口量减少导致了同比负增长1%。不过,作为国内唯一的独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中国以仍以销量91.7万辆位居国内新能源品牌销量第一,即便包括销往全球市场的26万辆,凭借剩余占全年总销量71%的65.7万辆仍位居国内新能源品牌销量榜首。其中,贡献度在大的车型是Model Y,以48万辆登顶国内SUV车型榜首,占特斯拉品牌总销量的60%。

    10.一汽丰田

    销量:80.02万辆

    同比增长:13.03%

    作为为数不多,连续两年销量增长的合资车企,一汽丰田的主销车型基本上是搭载双擎动力系统的燃油车。其中卡罗拉、RAV4荣放、锐放等车型始终表现稳健,全年销量均超过19万辆,部分车型配合小改款在销量上还有所提升。同时,依托于对国家发出的“以旧换新”政策的积极响应,采用TNGA-K平台的高端车型销量同比上升10%,达到436580辆,占到了总销量的55%,其中格瑞维亚全年销量达到78687辆,同比增长61%,皇冠陆放全年销量52672辆,同比增长9%,亚洲龙(图片|配置|询价)也连续4个月跻身万辆俱乐部。不过,在纯电领域,bZ系列市场反向平淡,好在全新车型bZ3C即将上市,届时将有哪些亮点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总结下来,2024年品牌车企销量增长共性有以下几点因素:

    1. 政策红利驱动:2024年“以旧换新”补贴翻倍(新能源车2万元/辆),直接拉动置换需求,全年报废更新超290万辆。
    2.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全年新能源车销量1089.9万辆(+40.7%),渗透率47.6%,自主品牌占据90%份额。
    3. 出口爆发式增长:乘用车出口479.1万辆(+25%),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头部车企海外工厂加速落地。
    4. 自主品牌技术突破: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迭代,比亚迪刀片电池、吉利SEA架构等形成差异化优势。
    5. 消费结构变化:年轻群体偏好新能源与智能化,小型车市场前六名均为新能源车型(如海鸥、缤果)。

    最后,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核心逻辑是“自主崛起”与“新能源替代”。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通过技术自研、全球化布局抢占先机,而合资品牌因转型迟缓面临份额流失。未来,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向60%迈进(2025年预测57%),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向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中国车企倾斜。

    注:(数据综合自多来源,可能存在统计差异!)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