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中国车市一片沸腾。无论明枪,还是暗箭,阳谋或者阴谋,各家都在轮番“出牌”。
这是“内场”,其实在欧洲大陆,也有“外场”在宏大展开。
日内瓦车展,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一度是汽车界的风向标。今年,首开于2月28日,将会持续到3月3日。

有人说,欧美正在放缓电动化,但从日内瓦车展来看,电动化仍是此次车展的主要话题。另外,也非常时髦地加入了一个新主题,“人工智能如何应用到车辆中”。
还有一个“风向标”,中国车企全面进军日内瓦车展,相当于在欧洲老炮的家门口办起了“展销会”。由中国车企带来的新技术和新趋势,正成为日内瓦车展的亮点。
其中,比亚迪作为国内车市“领头羊”,一口气带来了8款新能源车型,全球布局再进一步。
战略眼光,草蛇灰线
中国车市很卷,这早已成了共识。要卷,就卷,迎难而上就是了。
但要博出更大的市场,战略眼光有必要“放长远”,出海就是一片新沃土。
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00万辆,同时,全年出口了24.2万辆。剑指2024年,比亚迪的出海销量还会更上一层楼。
瞄准海外,绝非心血来潮,早就像草蛇灰线一般,在比亚迪的战略布局中埋下了伏笔。

2022年9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比亚迪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将多款新能源快速推向欧洲19个国家,累计开店超230家。
国际车展,亦成为比亚迪展示实力的多元舞台。从慕尼黑车展,到东京车展,再到日内瓦车展,比亚迪一步步拓展着全球布局。
截至当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覆盖全球六大洲,包括7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
渠道先行,才能在国外站稳脚跟。当然,渠道铺过去,接下来就是产品上阵,真刀真枪博弈了。

事实上,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已经得到了国外媒体的广泛认可。
比如,海豹和海豚(图片|配置|询价)入围了“世界年度车”(World Car of the Year)和“世界城市车”(World Urban Car)三强,并进入最终决赛。这也意味着,比亚迪成为世界汽车大奖历史上首家且唯一入围“世界年度车”三强的中国车企。
这张烫金名片,已经悄然成型了。
2023年,中国汽车出海盛况空前。其实,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运输整车的滚装船不够了。
比亚迪也早早看到了这种潜在的风险,及时推进了滚装船的订造业务。今年1月15日,首船已扬帆起航。这艘巨轮非常有纪念意义,由比亚迪直接冠名,具体叫做BYD EXPLORER NO.1,也就是开拓者1号,设计容量是7000车位,在首航当天,已经浩浩荡荡从深圳驶向欧洲了。

德国电视台还进行了报道,27日称“比亚迪的第一艘汽车货轮在不来梅哈芬港卸下了3000辆电动汽车”。
这是比亚迪的专属订造船,预计未来两年内,还有7艘滚装船投入运营。
战略眼光,在谋大局,只有看得远,才可早做准备。这也是比亚迪一度踩准风口的关键所在。
开年王炸,有攻有守
比亚迪已经是行业龙头了,2024年要打的战役,有攻有守,是一场场“综合战争”。
这非常考验两件事:1、多年来被锤炼的产业实力;2、掌舵者的独到眼光和布局能力。
今年开年,比亚迪做了关键的一件事,“打响价格攻势第一枪”。
第一枪,适合比亚迪来打,因为它的势能足够大,别人会看着它出牌。比亚迪不动,别人也不敢轻易动。但第一枪怎么打?又非常讲究战术技巧。
1、时机要出其不意。所以,返工第二天,比亚迪秦PLUS和驱逐舰05在几乎没有信息预警的情况下,直接公布了最新价格,“价格旋风”忽然就刮起来了。
这一波出手很关键,刚好在信息空白的时间段,扔出流量炸弹,率先占领了心智。后面跟进者,在传播上,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人们永远只记得“第一声枪响”

2、规模是层层递进。在秦PLUS推出荣耀版之后,行业里已经敏感地预测到,比亚迪要全盘皆是“荣耀版”了。果然,后续的汉、唐、宋,以荣耀版之名,大军压境。
比亚迪手里的牌很多,但要一张一张放,形成递进式的饱和打击,合资品牌的阵线正在一步步被挤压。这也是战术层面的高明之处。

另外,还有两件事情送上了助攻。
一是杭州比亚迪车主见义勇为,而比亚迪官方迅速响应,奖励车主20万元,并考虑设立“比亚迪车主正能量及见义勇为奖”,一时成为佳话;
二是比亚迪成为2024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于国内,于国际,均是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的绝佳机会。
快、准、狠,用来形容比亚迪最近的“功守道”,非常贴切了。
回过头,我们再来找原因,那就更加清晰了。
1、产业实力的底气,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技术储备,由此才在新能源风口吹起来的时候,很准确地抓住方向,包括出海之路,也才能那般顺利;
2、掌舵者的素质,决定了战略高度,以及战术细腻度,无论出击海外,还是攻守国内,都有一些章法在其中。
写在最后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新能源之风正盛,亦是英雄豪杰尽展宏图之际。
比亚迪的2024谋略,已经在日内瓦车展翻开新章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