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海蛎子8818头像海蛎子8818头像

    海蛎子8818

    保时捷911车主·车龄4年

    • 圈友鲜试官LV5圈友鲜试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4精英创作者LV4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坦克500Hi4-Z真的挺不错

    01-20发布于:坦克500 Hi4-Z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又来体验新车了,这次是刚上市的坦克500Hi4-Z,通过静态体验和试驾体验之后发现,坦克500Hi4-Z身上的亮点真不少,不亏是长城的高端系列,真的可以算是国内中大型SUV的标杆了,下面仔细分享一下感受。(偷懒一下,后面文中的500Hi4-Z统一用“Z“来表述,500Hi4-T用“T”来表述)

    【***静态体验***】

    一、造型设计

    从外观造型方面来说,Z基本是沿用了T的设计,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几乎一样,有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区别方式,就是看踏板!T是电动踏板,Z是固定式踏板,首先作为这么大尺寸的车来说,踏板确实是需要有的,可以方便个子小一点的用户使用,电动踏板确实看起来更高级一点,但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我觉得固定踏板更好,一个是没有延迟,二是不需要担心机械故障,三是看起来整车造型也更协调完整。

    二、做工用料

    Z的做工用料我觉得算是一个特别值得夸的点,是因为在很多小细节或者不容易被发现地方都用心了,而不是只做面子工程,浮于表面,所以真的是良心。储物格内部都是有类似植绒材质包裹的,重点是全车都是,包括门板下方的储物格、手套箱、尾门收纳盒,这个小细节估计很多用户不会注意到,但其实很贴心很有用,我就喜欢在主驾门板的储物盒里放一些不太常用的东西,打火机、储物间钥匙这类小物件,所以烦恼就是经常会共振,有异响,就是塑料碰塑料的那种声音,Z的这个细节,我真的大爱。

    门板的配色、用料、造型都是很在线的,用手能直接触碰到的地方都是软质的包裹,用了不少的缝线拼接,看起来还是挺有高级感的,对了,遮阳帘也有安排。

    二排坐垫下面的线束、隔音棉都是很规矩、很平整的,做工和开口也都很准确,其实看做工和用料,就是要看这些不是直接摆在面上的东西。

    三、乘坐空间

    后排的地台并不是太高,只有微微凸起,再加上宽度足够用,所以乘坐空间是相对给力的。

    Z的实际乘坐体验要比数据更优秀,2850mm的轴距看起来也就一般般,但实际坐上去可真的是宽敞,我175cm的身高,在主驾位调整好标准坐姿后,后排的腿部空间还有4、5拳的余量。

    坐在后排可以轻松翘起二郎腿,而且这是在前排乘坐一点都不憋屈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前排的靠背几乎是跟B柱平行的。

    后排中间的座位也可以乘坐成年人,腿部空间还是挺充足的,而且地台也不高,不会感觉蜷,但有一个问题就是靠背有点硬,坐起来感觉有点硌。

    三、舒适度

    座椅的用料很厚实,做工质感都不错,很复杂的缝线造型,挺显高级,也有打孔,通风加热按摩都有安排,但实际乘坐的感觉有点点偏硬,不是柔软那类的体验,可能跟这种大型车有关,更需要支撑性。

    虽然不是零重力座椅,但前排的靠背几乎也是可以放平的,其实跟零重力的区别就差一个腿托了,如果是小憩,完全够用。

    后排靠背只能三档调节,并且是手动的,通常情况下放到最后面一档是比较舒服的坐姿。

    四、储物空间

    后备箱的储物空间还是挺给力的,宽度、深度、高度的尺寸都给的很足,空间也很方正,如果要拉大件,二排座椅可以放平,可以释放更大的相对方正的空间,二排的座椅有点类似本田的魔术座椅,坐垫靠前,然后靠背可以完全放平,二排全都放平以后,空间是比较规整但,但靠背和后备箱的接缝处还是有一点小台阶,如果当床车用,要配上专用的充气垫,来找平后备箱的这块高度差,别怕麻烦,对比T来说已经是进步了,T只能直接放倒二排靠背,所以坡度是很大的,用什么样的充气垫都找不平。

    前排的中央扶手箱很宽大,除了托胳膊舒服以外,内部的储物空间也会很宽敞,最上面一层有一个可以滑动的储物格,还挺实用的,可以有很多种使用场景,并且盖板背面也有小的设计,感觉比较适合放两支笔和加油卡。

    五、车机

    车机的清晰度和流畅度不错,在地图里放大缩小都很丝滑,几乎感觉不到卡顿。

    第一级菜单的UI设计还行,第二级就是大白底了,看起来不那么高级,有点像老年机的界面,但软件还是挺丰富的,基本常用的都会有。

    六、功能性

    二排除了空间很给力之外,功能性也很强,座椅也是通风、加热、按摩的满配,中央扶手很宽大,放胳膊很舒服,而且还有一个小的控制屏,除了控制座椅之外还可以控制空调、氛围灯、天窗、音乐、查看导航信息、控制副驾的老板键。有两个点印象很深,一个是虽然可以控制副驾座椅,但前后可调的幅度是有限的,如果副驾有人乘坐,即使被调节了,也不会拘谨到没法坐,另一个点是虽然可以控制后排空调,但好像无法直接关闭,研究了半天都没关上,最后用的语音,让“坦克”给关上了,证实了后排的语音控制也是挺好用的。

    【***动态体验***】

    一、操控感受

    在路上感受Z的实车和在展厅里静态体验有点不一样,感觉更大了,平时很少开这种大尺寸的车,试驾之前还是有点担心操控的,但实际开起来要比想象中好驾驭很多,一点不会觉得笨拙,一是方向盘很轻,打方向不会感觉吃力,二是全景影像带有透明底盘很给力,在低速通过比较窄的道路或者拐弯掉头时会自动弹出影像,不用担心磕到碰到,可以增强驾驶信心,所以这么大的车,即使女生也是可以轻松驾驭的。

    二、动力感受

    虽然有电驱,但Z的油门踏板还是挺线性的,脚感跟燃油车差不多,不用担心它会很窜,油门基本不需要适应,提速响应很快,稍微给点油就能体会到立马向前冲,而且能感觉到动力储备很强,在日常行驶中,不管是任何路况,不管是想加速或者超车,我觉得Z都用不上地板油,甚至深踩都用不大上,加速能力和动力储备真的挺强。

    三、底盘感受

    虽然Z已经不是主打越野了,但在静止状态下的轮胎的减震行程依然很长,轮胎到轮眉足足有一捺那么高,所以通过性是不需要担心的,但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过坑或者减速带时车身的姿态会不会飘忽,在试驾体验中,Z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在通过日常道路上的井盖或者减速带时,车身的平稳性还是挺好,不会有坐船的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支撑性很足。

    四、隔音感受

    其实官方说堪比图书馆有点的夸张,但Z的隔音效果确实不错,一是Z的前挡玻璃和一排、二排的玻璃全都是双层夹胶,从硬件上就可以隔绝很多噪音,二是发动机的声音很小,虽然插电混说到底还是一台油车,并且Z的动力也不弱,但发动机的声音确实很小,在试驾过程中,只有深踩加速到70迈左右时听到过一点发动机的声音,应该是燃油介入的那一瞬间,剩下的时间基本听不到。

    五、驾驶模式

    虽然不是那么偏向越野了,但Z还是有雪地、泥地、沙地、运动、经济、四驱等六种驾驶模式,因为是在纯市内道路试驾,所以主要体验了经济和运动模式,以我的驾驶习惯来说,不太喜欢开快车,只要超车时动力够用就行,所以经济模式的动力对我来说就够用了,完全不需要运动模式。

    六、能耗情况

    上了试驾车先看能耗情况,近100KM这个42.8kwh的电耗好像有点高,但从1.0L的油耗来看,应该是纯电模式开的比较多。

    951KM的小计数据还是挺有参考性,3.8L的油耗,29.7kwh的能耗算是比较能接受的一个表现了。

    试驾结束时车上电量显示87%,纯电续航173km,换算一下满电的话应该能跑199公里,官方的纯电续航是201Km,在目前青岛平均温度度的情况下,电池的达成率能达到99%,是不是还不错把。

    七、智驾情况

    Z的智驾水平不是特别高,跟新势力低电车来比差不少,就是一般的自适应巡航,加上车道保持和一些碰撞预警功能,如果不是经常跑高速,在市内其实这套智驾辅助也够用,我在一些快速路或者环湾路也都是总自适应巡航,挺实用的。

    八、抬头显示

    Z的抬头显示挺清晰的,即使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也能看清,试驾时正是太阳快落山了,我已经放下了遮阳板挡光,但看抬头显示依然很清楚,这个真的好评。

    【***总结***】

    坦克Hi4-Z给我的感觉挺不错的,不管是静态的质感和做工,还是动态的驾驶感受,我觉得都可以算的上同级别车的标杆,这个同级别包括国产和合资,作为长城的高端系列,真的挺拿得出手,但有一个价格问题,Z比T贵3万,如果准备入手,这个真要好好纠结一番了,综合来说我感觉Z比T更实用,但到底花不花这3万,还是您自己决定吧。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