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2023年7月的一天,我突然有了购车的念头…..(坐标天津)作为一枚每天朝九晚五的办公室上班族,平时都是骑车和坐公车上下班 ,有时遇到早高峰就很容易错过车导致迟到, 而且一到了冬季 ,北方的寒冷很“冻人”,所以便有了想买辆车的想法。终于在去年6月下定决心打算购车。起初想买二手油车,但因为这方面我是个新手不懂怕水太深,自己图便宜吃大亏,所以放弃了。看到同事买了新能源车,觉得挺好的,所以考虑直接跳过油车,直接选择新能源车,也算是跟上时代的潮流。

美梦成真 开着心爱的小车去看风景
猜猜我是谁——大众ID.3
🧮选车对比:现在的新能源车是如火如荼的热销,各种车型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本着理性购车的初衷,我算得上是精挑细选。一方面征集他人的建议,另一方面花大量时间查看懂车帝APP的内容,做好全方位多层面的参考,希望优中选优。最初我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理想的电车续航应该在400km以上,但同时兼顾价格上限10万左右,至少四门四座。这样算下来能入眼的也就几款五菱mini,海豚,海鸥等。因为五菱mini的安全配置和续航都比较低,所以放弃了。 又去看了BYD的海豚和海鸥,但海豚看网上评论有吐槽由于A柱过于粗壮导致遮挡视线的问题 ,自己也去店里实际观察了一下,确实感觉如此,感觉会有安全隐患的存在;而且还看到一些吐槽空调出风口喷粉的情况,很担心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也放弃了。而海鸥只有高配才配置电池冷液,价格也来到了9W多,本来已经准备下单订车了,结果万万没想到,大众ID3突然降价了,一下就进入了我的选择范围。
实际上之前也了解过ID3的车型资讯,看过很多讲解视频 ,无论从车型参数还是外观样式一直让我心心念。只可惜当时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自己的预算有限,所以直接把我劝退了。可万万没想到去年七月份活动官方降价到12W直接让我眼前一亮,非常动心。趁着工作日中午休息的时间,拉上个比较懂车的同事直接跑到店里预约了试驾,感觉不错,后来第二次带家人去试驾又特意让家人体验了一下后排乘坐,家人给的反馈说,感觉还好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也给了我更多的定车信心,所以就没再犹豫,直接找销售谈购售价格,最终选择了小胖3。

这种造型怎能让人不为之心动?就它了!😁
终于在7月28日这天,填空晴朗,出发去买车啦!
💰费用明细:俗话说得好“没有卖不出去的商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ID3虽然官降,但在我同事一中午的努力下和销售经理讨价还价,终于在原基础上又给了很多优惠。这样我交了订金,最终选择的不加包的大众ID3标配--2023款纯净智享版,车身选择了晶质白,内饰为幻夜骑士。选择白晶晶是考虑晚上行车的更大安全性(相对其他颜色更容易被醒目)因为我的购买日期是7月28日,优惠还是相当大的,贷款2年利息9500,本车价格103000多(理论价),实际为113000(含贷款利息),保险5650(有点高,今年来到了2850且增加一些保额共计花销3056),车牌500,赠了五次保养(尚未兑现)和600度电卡(10万豆),小3车垫全套、赠送的车膜也非常不错(稍微暗了一点点)记录仪和倒车影像都是原厂但非ID3“原配”也足够用了,外加其他七七八八给了一些小物件,性价比及时放到近一年后的今天也是非常保值的。

谈价过程千辛万苦

讨价还价 赠了不少东西

出于安全考虑 还是白色夜间更醒目
关于购车的小建议:第一最好在月底几天,这样因为销售要冲业绩促谈的可能性更大,第二要带上懂行或者有经验的朋友,行家一出生便知有没有,可以帮你摸底和踩价,第三就是能划价不要东西,不能划价的多要东西(赠品)有价值的包括记录仪、倒车影像、充电桩、电卡、保养等等。由于降价促销的热卖,我的新车要一个月才收到消息,终于在8月24日我去验车了,当然人家也提醒我被忘了带上银子哈哈。当第一眼看见自己的小车,我就进入了验车模式:根据网上视频和懂车帝APP里学习的验车知识现在用上了,我首先查看车的身份证(编码),然后对照去看看轮胎和车窗都是标记确认都是新的没有替换或是库存货,底盘是否有可见划痕,整体过程还是顺利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有点小雨。当时我的新车还在慢充,虽然有点不满,经理表示没问题(个人还是不建议下雨天充电),让我看看车身和内饰都是否完好,我同事陪我仔细看了看,第一次验车🆗,然后进店交钱了办的贷款,价格可以。不过保险贵一些,达到惊人的5560元。

第一次验车还赶上小雨 正在慢充中
验车经验: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更多相关理论知识,带上朋友有经验最好,至少眼神要好,选择阳光不错的天气看看颜色有否补漆,记住车的身份证(日期)对照查看车轮车窗有没有是库存车(超过车出厂日期三个月)然后有条件看看底盘有否剐蹭,车前盖打开看看设备新旧和是否破损等等。

一看就是新车

后备箱会增有说明书 工具 三脚架 和一些工具 验车时一定看看有没有

新车验车有条件要看看底盘有否划痕
终于终于终于在9月8日 这天,阴天转晴预示心情,——我要提车喽!
新车初体验静态:1外观从配色上看,黑白配色就让我第一时间想起了我们的国宝熊猫🐼,整个车子不论侧面背面也让人感觉是这车就是老牌polo。整车视觉上看着好像显小,其实离近看这车可不小,毕竟4米多的轴距在那,实打实的内部“有货”。就是A柱略粗,后视镜要稍小,美中不足吧。

A柱不太喜欢,后视镜视野也不太够

越看越喜欢 鼠标身材 polo颜值

车内别有洞天 空间不算小
关于前大灯因为我买的是2023标配款,虽然低配不是矩阵大灯导致光源略微不足,颜值上也缺少了大眼睛的灵动,但好歹够用。在进入比较暗的环境会汽车自动开灯功能很方便,亮度也可以调节,我一般会选到最远。车灯正常开启都是auto模式,车灯会根据明暗主动开启,当然可以手动关闭,不过自动挺好的,方便驾驶员集中精神。

光亮可以 侧颜也还好 少了高配的“大眼睛”
至于轮毂我选的是18寸轮没有加钱换高配车胎,虽然不如20寸轮拉风,但好在成本低,电耗也相对降低,外观也不错,对比一个20cm的纸盒高度相当于半个轮毂,同水平线高度也大体没过车身,下雨天要考虑太深的地方就不要涉水了。也就是说碰到地面有树枝或砖头还是尽量要规避。还有就是这个韩泰的轮胎感觉有点薄皮大馅,希望可以用的住吧。

底盘离地大约20cm

18寸轮毂比起20寸要小一点 整车高度也略微降低 不过也很好看

如果下雨水深要超过底盘 建议赶紧开到高处
这车的后尾灯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当然有高位刹车灯这个是非常方便一些远处的警示,就是感觉其中的黄灯略窄,不够醒目,红灯位置有双色区分不同使用,但感觉亮度过于温柔,个人觉得对后车而言不够刺眼醒目。

黄灯太不显眼了

和黄灯组合 分配的好看但不够醒目
车内车内饰用料上因为是塑料的可能给人有廉价的直观感觉,不过我个人挺喜欢这种,就是在天气稍热的时候,开空调会有一些热胀冷缩的异响。塑料在夏天热胀冷缩比较严重,而入冬的时候从寒冷的地方进入到阳光直射的位置不久也会有偶尔几下嘎巴嘎巴的热胀冷缩的响声,我遇到过多次,着实让人听的焦虑。

反正单位地库还好 在阳光下暴晒后 初期会嘎嘎作响
空气过滤也是很需要的功能,空气净化在哪怕车外是雾霾天气,也能净化的很清好。对北方雾霾城市困扰的我而言是十分实用的功能。另外新车配合开窗通风的话,新提车大概一周就没什么味道了。

大众ID.3这个空气过滤真的非常棒
座椅乘坐舒适来看比我预期好,车子空间也是同类“小车”中最大的。就算放在地库和旁边黑色的奥迪SUV相比也没有显得很小。ID.3属于“偷着长肉的车”。城市里开车呢出行和停车肯定小一点好,这车倒是满足我个人要求,我坐进去视野非常好前部空间感特别有透视性很舒服,方向盘四项调节配合好座椅是非常适合个人专属特性的小车。偶尔让母亲坐上副驾驶带她吃个饭兜兜风,也没有说的这么拉夸,前排做个成年人还是比较舒适的。但后排就相对悲催了,因为电池的缘故座椅比较直,我身高172坐在后排膝盖据前排二拳距离,而头等坐直的话拒车顶仅有一拳,也就是说个子比较高的坐在后面会很“憋屈”,不舒服。据我高个的发小个人体验,在后面时间超过一小时会比较累,所以最好买个靠垫,我做过问后车的人表述会缓解一些。

看着小 可不小

老娘表示没有电车那种拖拽很喜欢坐这车

170-175身高 大概后排二拳空间

头顶空间是太小了 应该ID4会好很多 180以上人做时间长会不舒服
驾驶位置的空间视野非常好,毕竟这车主打的就是一个驾驶者的个人体验。高低前后和方向盘的多项调节,也让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特点调整到一个非常舒适的驾驶状态。座椅的前后上下移动,仰角的调节 ;方向盘的拉伸缩进和上下摆动,都体现了大众设计的细节之处,让本就具备动感特征的小车的临场感和代入感更进一步。油门和刹车都使用了形象化的播放器符号,通俗易懂让人一目了然,不过A柱虽然好于海豚但是也够粗的,算是我比较不喜欢的地方,(如果再粗一些可能我就劝退不买了)。我172的身高而言前排空间还是很富裕的,后排如果做高个子人员有个天幕可能会好一些不至于太压抑,但低配是没有天幕的,我亦没有加装包,毕竟这车主要是我上下班代步,就看个人需要了。

后备箱下内藏的小工具储物间

后排座椅非常“笔直”

后备箱空间对于一个小型车来说还是合格的

后排不做人放倒可以放更多更大的物品

放入一辆20型号小车 还绰绰有余

因为座椅和方向盘都可以调节 真是众人所说的 只适合一个人坐的车子😄
小胖3的储物空间中规中矩吧,我觉得它不大,毕竟放不了太多东西,倒是后备箱的空间还是蛮大的,差不多三个手提箱外加一些清理车具的杂物都可放进去,我一般放一个车衣、一个遮阳伞、一些杂物绰绰有余。考虑想最大限度放东西,后排不做人的情况下可以放倒再去掉后备箱托盘的情况下,不拿走后备箱的东西都还可以把一辆20小型自行车放进去还有富裕空间。后备箱下面还有一个内层,我是用来放充气泵和一些修车工具了,如果短途游需要带上一些小的野餐用具,后备箱储物空间是足够的,前面中央储物室我放了垃圾罐,水杯,书籍和一些杂品,四个扶手空档都填补了小盒,增加了储物的细节空间,驾驶位的上沿扶手据说用过的都说好,我以后打算单手驾驶时利用起来。

各种数据细节很直观 方便驾驶员参考
车机这车车机按如今标准新能源标准来衡量是寒酸的,车机功能上(如同)从左到右大体只有四个大选项,依次是驻车(停车)雷达范围,也包括开启倒车影像;空调的调节;辅助驾驶系统和驾驶操作调节,按钮是触感,没有回馈,内容也不是很多,有点不尽如人意。好在我本人对车机就不太在乎,能放音乐导航地图就足够,唯一庆幸的音质还不错。语音控制需要每次开机唤醒比较麻烦,互动效果不好,对发音要求极高,可以用非常智障来形容,仅仅可以打开导航和听歌,想进一步精细化受音控很难达到,只合适临时用用或者是粗糙风格的程度。这点是我想吐槽的。另外听说车机很容易死机,大概一般都是高温和或寒冷,所以要注意“呵护”,还好我维护精心,2949版本也给力,还没出过很多人说的死机问题。

这车的车机在我看来只有导航和听歌二个功能 哈哈
大众ID3的智能化,没期待太多,语音指挥用的不太好,APP的空调预热和续航显示倒是还算可以,不得不说电池的续航的分析数据倒是很可靠。手势控制效果不好,很容易被干扰和误触,而且按键位置也非常反人类,完全是为了车机的对称性而非驾驶员使用的舒适度,还有门窗升降按钮一钮双用也是略显繁琐。反正我把这些鸡肋功能都关了。

四个车窗只靠二个按钮解决 简直了……
各种车饰这里我想多说二句,谈谈一些必要的车饰: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就是车前脸的空档位置容易在高速进虫子,即使普通的坑洼路段也可能弹入石子等等,对爱车造成“内伤”。自己又亲手装了防虫网加以保护。

防小飞虫和树叶等等 非常不错
因为车内部分钢琴漆保护,所我选择贴了膜。和车把是一套的包括中央储存箱,技术不好的最好找人贴, 把手那个帖的是比较满意的爱惜的人可以考虑。

车内可放置很多小工具
我自己也购买了车载护目镜,分为挡阳光和夜间车灯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但确实有用,事关安全我不敢图便宜。

买了比较贵的双镜 分别对应阳光天和夜间
动态:1驾驶3秒50的说法可不是随便说说,我是亲身感受到了这车加速感。轻松路口红灯第一个起步冲出,这样第一个可以进入自主选道,省去了车流量大时的变道,随之而来的推背感也很强,不过超过80以后加速就稍慢一些,然后是100区间就是稳步上升,因为总在市区跑,偶有一二次上条件去跑100区间的路段,感觉还是蛮舒服的非常稳。在超车和变道的短速行驶优势非常大,不然在当前拥堵的城市真的非常难变道,就是打了转向灯也没人让车,有些情况我就只好一脚电门加速变道才能进行路线,方向盘稍微略重,驾驶指向性完美。

方向盘半轮前轮的幅度 指向性非常好

仪表参数非常直观 方便驾驶者
刹车是饱受批评的地方,我个人也是非常赞同的,前段虚因为动能回收,中段才有踩刹车的感觉,所以总给人感觉要小心翼翼,生怕刹车距离造成危险,所以要提前备刹比较稳妥,希望这点以后优化吧。这里要提到主动刹车,我一直都开启这个功能,有几次系统进入此状态认为你跟车过近(前车急停)它会亮起红灯并发出警告,如果驾驶员此时不介入刹车,车子会自动刹停,提高了安全度,当然有时不知识别什么,会突然刹停(尤其倒车的时候)也会吓我一跳。所有我一般选择B档,D档是几乎不敢用的,就有些刹不住根本刹不住的感觉,希望这个问题未来会优化。

主动刹车的红灯带显示并伴随蜂鸣声
关于驾驶模式分为D档和B档,我粗略分为一个是油车档一个是电车档,前者和油车驾驶感觉差不多,后者则类似于单踏板模式,但其优势是松开油门也会怠步蠕行,提醒驾驶员刹车的必要性,不会单独依赖一个油门走天下,大意时容易发生危险。而且B档有比较强的动能回收,不论我在市区堵车还时下坡路段都是非常省电且省力的,而郊区和高速用油车模式去开,双档双用也是其驾驶特色之一,我会根据环境和情况选择,十分好用。驾驶风格我设置的经济模式,电耗下降,方向盘的厚重(发沉)也让我觉得没有虚位,用着十分顺手。如果你是更喜欢油车的脚感,运动模式配合D档可能让你感觉更加丝滑,总之驾驶风格适合自己的最好。另外我经常配合acc的跟车使用,让我觉得市区开车也不这么累,而且安全多了一层保障。另外B档的电门模式我感觉可以替代部分刹车功能也弥补了ID3的刹车给人感觉的制动不足的缺陷。这里需要夸耀自己在使用经济模式+B档的操作,一般我倒是设置acc到39这样特别适合市区跟车,然后需要加速的部分在根据B档脚踏板进行增速和怠速,这样一般60-80就仅需踩10%(蓝条能量长度)就可以保持,均素是省电耗的奥秘,还有就是温度一般28-32是电池电耗最低的时候(不考虑空调问题)。这样市区我可以平常踩到电耗9-10,甚至最好可以到8出头,满电理论续航可以达到520km。当然冬天的犹豫温度缘故电耗量会增加,大概总电量可以跑到不足400km。还有一个就是空调的的耗电量也十分惊人,所以根据节能降耗的性价比设置在22度是最理想的情况。我今年夏天的电耗是:开空调22度载四人 的电耗 重量一样会增加电耗 一般正常空调是13.2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驾驶风格真的省电

我是用的经济模式

这里可以设置acc跟车等一些智能辅助驾驶 减少驾驶疲劳

谁说大众ID.3最高是450km的😁
当然二种档位还是有区别的,喜欢哪个看个人。除了前进的二挡需要上拧,而下拧就是倒车R档,和车向走位的方向是一致的,P档是电子手刹,因为我设置了自动刹车,在市区是非常方便的,P档的使用率也大大降低了。所以N档在这台电车上对我而言几乎就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而且如果在前进档和后退档之后直接挂N档,如果车门没关好的情况下不会自助驻车,车辆还会怠速,我出现过一次,吓了一跳。NVH胎噪问题不严重,那至少60-80的情况下我没有发现非常严重,但100以上就明显了,隔音效果还是可以的,但开窗速度在60以上我在郊区就出现风阻震颤,80速度的话就有点噪声了,所以我开窗时开车速度不会太高,如果打算提速就关窗了。

快速路上会感到风噪
因为车底盘有点硬,过颠簸的坑洼我有直观感觉,略硬,但也正好感受到路况。过小坑或减速带悬挂的感受是滤震十分理想的,不愧是五连杆,减震和安全性我觉得都还是不错的。这车我开起来侧倾的支撑性是非常平稳的,我还买了坡度仪做参考,在急弯时,没减速的情况下,没有那种小车要翻车的感觉,尤其加速或者高速时,60的侧倾可以到15-20度以内吧,还是挺平稳的。

配合好acc 也能让车摆脱极快极慢的变化 对车噪和电耗都是有益的
在倒档的时候自动带倒车影像,不得不说4S店送的非翻盖影像足够了,而且我特意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在车机最左边停泊车身雷达按钮打开,相信在跑高速或者其他正常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方便观察后方情况,做下一步操作判断(尤其夜间变道)真的实用.好用。我在停车观看车子本身的雷达图标报警也很敏感,黄色代表距离接近,红色代表距离极近,方便驾驶员了解车身周围情况,可惜没有360度影像确实让新手和市区行动的使用变得棘手,对新手稍显吃力。

普通倒车影像和雷达还是很合格的 提供很大帮助
充电我这车用快充充电时,30分钟电电池电量从20-80%没问题,我发现如果旁边有车同用一桩,功率会降低大概40分钟左右,最高功率我达到过720,没有遇到不能充不能拔等车友吐槽的问题,整体还算顺利,用了二次大众电卡(很香)和一次微信付款,感觉超过1.5元就可以考虑用电卡了(只计算度数不计算价格),家冲是在亲戚家用过为了校准电池,但每小时14km的充电速度至少要一天一夜,看样子有条件还是要自己按个家冲。目前我是一季度去4S电一次慢充校准,其他时间都是快充,没有出现问题。

普通雨天充电并不影响

如果安了家充的 不仅对电池更好 也更省钱 羡慕
我一般是一季度一次慢充校准100%,其他都是快充20-80%,据说这是保养电池且没有家充条件的很稳妥的充电方式。

充电时长和时间一目了然 大众APP很好用
经验与不足:车机不给力,A柱有点粗,刹车有点虚,导航有点傻,内饰塑料max,过坑洼时感觉有点硬,车座本身驾驶时间太长也有些不舒服,如果你关注在乎这些问题,这辆车可能不太适合你,如果你喜欢一点点驾驶感受和安全性,对其他方面要求不多,能听听歌辅助导个航,对内饰没啥要求喜欢朴实无华,那这车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越开越爱开,总之,这车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想入手要做好全面的考虑,哪些能接受哪些不能,若最后得到的结果还是想买,那就可以考虑入手,听着歌兜着风,还是很惬意的。

开车兜风是乐趣之一
感谢圈主推荐加精,费心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