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2025用车报告#与大众的日常 日期:2025年5月 车型:上汽大众id.3 2023款纯净智享 适用场景:纯电车型长途出行 一、服务区充电桩的“价格暴击”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驾驶大众ID3往返两地之间,对沿途高速服务区的电价较为了解。例如,路过的G40高速某服务区,价格远高于其他站点。这里充电桩16点到24点的标价是1.98元/度,而临近的两个服务区同时段只要1.14元/度; 导致即使五一小长假其他服务区都爆满排队,而这里却没有几辆车充电。不得不说,电量焦虑叠加高价账单让电车的优势荡然无存,单次充电成本高达80元(充40度),足够吃一盘麻辣小龙虾! 🆔如何破局,拒绝电价刺客?以下4招实战方案,亲测省出两顿火锅钱! 1. 下高速充电法:3公里“黄金充电圈” ●操作方法: 使用高德/百度地图等软件,筛选3公里内充电站,优先选择国网、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大品牌桩。 ●实测数据: 以G40高速泌阳段为例,下午16点的服务区电价1.85元/度,下高速1公里内的充电站仅0.89元/度,单次充电立省38.4元(40度×差价0.96元)。 2. 错峰充电术:谷电时段省出“硬菜钱” (仍以泌阳高速服务区为例): ⚡尖峰时段:16:00-23:59(1.85元/度); ⚡平电时段:06:00-11:00、14:00-16:00(1.42元/度); ⚡谷电时段:00:00-06:00、11:00-14:00(1.09元/度) 。 - 可以利用到服务区午餐休息的时间补电,缺点就是容易碰到大家集中,导致排队; - 夜间24点后充电,或者次日早间6点以前补满(比高峰时段省0.76元/度)。 3. 提前折扣充值,锁定低价,无视涨价 - 提前囤积 “固定折扣”(如小桔充电折扣、星星充电会员折扣等),使用时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抵扣服务费或电费折扣。 例如,某品牌充电充值卡以100元购得130元,相当于76折,即便桩端电价涨至2元/度,实际成本仍锁定1.52元。 ⚠避坑提醒: - 关注有效期(多数为30-60天),避免囤积过量。 4. 电卡“终极大招”:电价刺客最终篇 - 我用积分在上汽大众商城里兑换 “按度数抵扣”的通用电卡(支持国网,开迈斯,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主流桩),无视桩端实时电价。 如果服务区充电40度×2.2元=88元 → 使用大众电卡抵扣40度→实付0元(有人说,电卡成本四舍五入等于零。也对也不对,如果按照市价折算,电卡的电价约等于1.35元/度); 2.2-1.35=0.85,40度电就省下34元,差价够再多充一次电了哦! 当你熟练掌握了上述4招以后,恭喜你已经成为充电应用技术流达人。遇到高价桩反而暗喜——掏出手机扫码时,隔壁其他车主盯着我的 “低价账单”或“0元账单”,那眼神发直。 按年均5000公里的高速长途计算,4招叠加,年省电费约1000元(按一顿火锅200元算,足够吃5顿火锅)。OTA升级省不了的电费,用脑子和攻略能省! 感谢圈主推荐加精。
#辣评新车ID3这次改款,已经把之前的槽点弥补更新!对比老款,更新后更适合作为女生使用的小车! 新优化 🎗更符合使用习惯的扶手箱,之前的一个单薄的扶手架,怎么放怎么不舒服,这次还给了无线充电,不用再像之前,放个化妆品,还需要在下面找找,虽然落差不大,但是得起身,而且最重要的是,新款打理更方便,因为离地距离高,灰尘勿扰少很多! 🎗动力电池由三元锂改为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增加了3.1度,实际体验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低温天气使用续航差异,我认为三元锂也不会好的特别突出,但是磷酸铁锂的稳定性,是优于三元锂的,毕竟突发特殊情况,电池安全性更稳定! 🎗后排增加了出风口,这个不该缺席的功能终于是有了,后排乘客会更舒适,整体也更像车了,之前总被说,后排出风口都没有,真的尴尬! 🎗车机流畅度好很多,更重要的是软件开源好很多,可以下更多自己喜欢的软件以及车机小游戏,休闲时刻,很搭配! 奇特点 大众的id3实车外观没变,奇特的是,整车看着不显大,内部空间却很充裕,带个三五好友,不会显得拥挤,相比紧凑级其他车型,后排真的拥挤!对比空间不落下风,但是开起来操控又不会很显大,作为女生非常好驾驭! 怎么选 当然是选最新款啦,电池更稳定,内部配置优化完毕,更符合日常用车的需要,而且电池更换,成本降低,售价也非常有性价比了!不过环境一年四季多低温的使用场景的用户,还是很不建议的,毕竟天冷了磷酸铁锂续航能力是打折扣的,续航能力下降,充电次数增加,使用起来,哪还有好的体验一说! 归纳 id3,有高尔夫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新能源的高尔夫,经典设计和当下新能源碰撞,才有这个感觉!id3已经有精致的味道了!
#新能源亮点功能清单大众ID.3目前有3个不同价位的版本配置可供选择,三个版本的差价大概在8000元左右,但对于我来说,这车只有两个配置版本可供选择,分别是出众版和极智版!因为这几个亮点功能配置太重要了! - 【纯净智享版 VS 出众版】 对于我来说,纯净智享版的配置太低了,一点新能源的亮点功能都没有,就像一辆“燃油车”一样,买它好像跟新能源一点都没有关系! 首先就是现在新能源主打的智能辅助驾驶,只有出众版及以上才有这个功能,纯净智享版勉强算L1,只有一个自适应巡航功能,我觉得在新能源车主打“智能化”的今天,这个版本配置不适合选择,当然也从侧面反应出大众ID.3的功能给的太少了,少说L2应该标配! - 接着就是座椅的功能配置,现在“彩电冰箱大沙发”的今天,座椅舒适度也是新能源的一个亮点功能,但是纯净智享版还是手动座椅,其实手动座椅我已经能接受了,或许我要求太低,但作为一名老大众ID.3车主,我觉得最缺少的就是腰部支撑功能!纯净智享版的手动座椅,腰部完全是空的,长时间驾驶最难受的就是腰,经常觉得腰酸,因为ID.3本质上还是一辆轿车,整个坐姿还是有一点低的,又有一点窝在里面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出众版给出了前排主副驾驶座椅电动和电动腰部支撑属于比较亮点的功能配置,值得选择。同时我也咨询过改主副驾驶位电动座椅,搭配加热、通风、按摩功能,改装价格是5000元,而且只改出众版的座椅都要3500块,所以还是买出厂更划算,不然改装座椅可是要把地板全扒掉,又要心疼车、担心异响了。 - 最后就是360全景影像,这么说吧,外面加装一套的价格是3600元,还要把车拆个“稀巴烂”,现在出众版却是标配! 其实大众ID.3你别看它小,视野并不开阔,视野盲区比较大,尤其是尾部和侧面的视野。像尾部被大大的尾翼遮挡了很多视野,通过内后视镜看到的视野比较靠下;而两侧的外后视镜又比较小,广角视野并不清晰,对于比较狭小的空间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车头底盘比较低,很容易剐蹭到马路牙,我已经剐蹭的一塌糊涂了。这时候360全景影像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 所以出众版的亮点功能就是L2智能辅助驾驶、360全景影像和前排电动舒适座椅。这对于国产车来说都是标配,但在ID.3身上却是价格差异的来源,也间接反映出ID.3的配置确实有点低! - 【出众版和极智版】 二者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功能差异就是大灯和变道辅助,对于座椅通风和加热功能我觉得并不重要! - 首先就是大灯,极智版用的是矩阵大灯,而出众版为LED,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亮度和随动转向功能。矩阵大灯不仅亮,照射范围也广,对于路况不太好的路段和乡村道路、高速闸道,就会发现它特别香;而LED大灯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亮,照射距离短,高速道路、乡村道路不开远光都不敢开车。不过很多人可能会更看重极智版的大灯颜值而忽略了它的功能,这一套大灯我当初改装咨询的时候竟然要5000元,可想而知它的价值,不过后期维修成本也高! - 接着就是变道辅助,前面也说了,ID.3看着小,视野盲区却很大。广角视野并不清晰,尤其是两侧的车辆与你并排时,通过外后视镜根本看不到,这时你想变道,很容易发生剐蹭,但是有了外后视镜的变道辅助指示灯的提醒,安全性大大提升。有时你会发现,通过外后视镜你并没有看到车,但是指示灯已经点亮了,只需静候1-2秒,你会发现一辆车就出来了,它不仅能识别到车辆,还能识别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这也是我改装的初衷,当初把车拆的“稀巴烂”,花了3500元改的! - 所以对于我来说,出众版和极智版的亮点功能区别就是矩阵大灯和变道辅助,这二者的改装费用为8500元左右,代价就是车拆的“稀巴烂”,但是出厂就有这个配置,并且仅需不到8000元的价格,我觉得性价比超高,最重要是稳定,后期改装就是不太稳定,长途行车很容易出现故障,还没有售后,没有保障。 - 【总结】 对我我来说,我觉得选择大众ID.3你只需在出众版和极智版之间来选择,纯净智享版就不要考虑了,配置太低!如果预算充足,我建议你直接一步到位选择极智版。但是像选择更高性价比的,还是选择出众版,最起码不亏,实用性高,该有的配置都有了。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多多考虑一下极智版,不仅内饰皮质面积增多,功能更丰富,它多出的8000元价格是你在外面改装做不到的!
#买车省钱小妙招大家购买纯电车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大部分人选择纯电车就是奔着省钱去的!首先是免购置税,这也是一大笔钱,少说省下1万元;其次是牌照问题,以上海为例,一个不限行的“大绿牌”可以为你省下9万元;接着是新能源车的智能化配置,相同的价格可以买到更舒适的用车环境和空间。但我想说,纯电车最省钱的是后期的用车成本,不仅保养低廉,电费也是一大笔省钱费用。我的用车成本已经低至1公里0.07元,甚至逛个超市、买个菜都想开车,一个月几十块钱就可以跑1000公里,完全没有用车压力! - 接下来,通过我的实际用车经验,通过保养和电费方面分享纯电车到底有多省钱! - 【保养费用】 以前,我也是一名燃油车车主,燃油车保养项目比较多,机油就是大头,几乎每5000公里就要保养一次,开的比较多的,半年就要保养一次!每次保养费用在900-1200元之间(以4S店保养费用为参考)。 而纯电车呢?几乎不用保养,也没什么好保养的,除了换空调滤芯(而且空调滤芯自己买也就几十块钱),要不是每隔1万公里跳出保养“故障码”,我都不会去保养。有的人可能要说,不按时去4S店保养影响终身质保和三电质保等,就算按时去门店保养,一次保养费用是多少?200块?这也比燃油车保养费用低太多了,而且保养周期长,正常是1万公里保养一次,那些告诉你纯电车5000公里保养一次的就是“骗子”! 以我的大众ID.3为例,目前几乎每家4S店都有自己的保养套餐,售价500元,包含3次基础保养(送3次原厂空调滤芯更换)和一次刹车油更换,也就是说500元可以保你4万公里保养无忧(有一次厂家送的保养),对有些车主来说,4年保养不用再额外花钱了,甚至更长! - 【电费分享】 我目前驾驶大众ID.3上下班和日常出行几乎都是用的家充,享受民用电表“充电福利”,晚上10点后的电费为0.331元/度,就是其他时间最高也就0.662元/度,可以说充电省钱到极致了,最重要的是充电桩安装费用也就是1500元左右,可以用很久,我目前用了近3年一点问题没有。 以我实际用电费用为例,2024年我的充电桩电费总费用为751.2元,累计充电2233度,每天晚上10点后充电,美滋滋,但是我这一年累计行驶了约1.2万公里,平均每月1000公里,算下来一公里电费为0.063元!2023年我的充电桩电费总费用为693.3元!截止到2025年4月我的充电桩费用为290.3元! - 想当初,我的燃油车一个月跑1000公里,燃油费就是500-600元,再对比我现在的纯电车,可以说是一个月的燃油费用就够我纯电车跑一年了,所以说,对于我来说纯电车实在是太省钱了! - 【总结】 纯电车除了购车成本低,用车成本也是低到没话说,一年包含保养也就1000块左右的用车成本,可以跑1.2万公里,这还不包括纯电车带来的其他省钱费用,比如说很多商超推出用快充充电满5元就可以免2小时停车费等等! 所以对于我来说,用车省钱小妙招就是纯电车的后期用车成本,用家充和门店保养套餐是最佳省钱方案!而买车省钱小妙招无非就是货比三家,哪家便宜买哪家,我觉得差距也不过2000元左右!
#2025用车报告#与大众的日常 大众ID3开了两年多,一直没有校准过电池。正好最近这4-5月的天气很好,平均气温基本在15-30℃之间。又打算趁着五一出去玩,那么在假期到来前就对电池进行一次校准养护似乎就很有必要了。目的主要是了解一下电池的衰减程度,校准一下电池电量,提升续航。 峰电0.59元一度,没有平电。 谷电开始时间22点至次日8点,0.44元/度。 ①第一次充电校准,电量0-100%,国家电网电表度数17.05+35.6=52.65度,app显示充入度数46.7度。 本次小结:52.65-46.7=5.95度,5.95÷52.65=0.1130104463,由此可见,本次从慢充桩到电池包的热损耗是11.3%左右。 46.7÷52.8=0.884469697,电池实际可充入电量是满电的88.4%。 ②第二次充电校准,电量9%-100%,国家电网电表度数7.53+42.93=50.46度,app显示充入度数44.7度。 本次小结:50.46-44.7=5.76度,5.76÷50.46=0.11414982160,由此可见,本次从慢充桩到电池包的热损耗是11.4%左右。 44.7÷(100%-8%)=48.58695652,48.587÷52.8=0.9202083333,电池实际可充入电量是满电的92%。 ③第三次充电校准,电量6%-100%,国家电网电表度数10.99+39.97=50.96度,app显示充入度数45.2度。 本次小结:50.96-45.2=5.76度,5.76÷50.96=0.1130298273,由此可见,本次从慢充桩到电池包的热损耗是11.3%左右。 45.2÷(100%-6%)=48.08510638度,48.085÷52.8=0.9107007576,电池实际可充入电量是满电的91%。 ●客观上看,综合上述三次充电数据,从我的充电桩到电池包的损耗是11.3%左右,这个数据基本无波动,固定且可靠。因此测得实际充入电量数据也是可靠的。可充入电量增加了2度左右,反推电池的损耗在8~9%之间。是不是看起来也没有多么明显的优势?但我们看看主观实测感受。 主观实测,无论是表现续航里程(动态续航)和实际跑出的里程(自上次充电起),均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第二次校准后,94%的电量市内通勤了10天,实测跑了403km,剩余表显31km。而且约有1/5路程是开启空调的。 从里程数据来看,第一次自充电起,里程为347km。第三次自充电起里程为403+31=434。434-347=87,也就是说校准以后,里程起码增加了80km。 第一次校准,出现了两个没想到的情况。一个是充电桩旁原地开空调耗电,这个太太太慢了,只好放弃,还是开出去+空调这样快一些;二是电量10%到0%,全程没有出现黄色或红色乌龟标示。‘’双0‘’状态下,也就是电量0%,续航0km,动力和空调也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受限。又开了6-7km左右,实在不敢耗了怕扔半路,就直接回家了。所以,想耗电到趴窝,再充电,确实很难做到。 总的来说,虽然我的测试并不是非常严谨,但就我个人条件和驾驶习惯来看,还是有很重要的维护作用的。这个连续三次充放电的方法,确实对车辆的电池信息校准是有效的。 不过,个人建议,不要频繁做这个操作,一年到两年做一次即可,或者感觉电量不准再做也可以。同时,也不要在太热或太冷的时候,尽量选择环境温度在18-28℃的时候。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加精。
3.84
“良好”
共738人评价
12万-18万新能源总榜
NO.43
超过62%的同价位车系
3.84
综合
3.44
内饰
3.31
配置
3.67
空间
4.17
外观
4.12
舒适性
4.06
操控
4.08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