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最近你关注的车降价了吗?2025年的汽车市场,价格战的硝烟味愈发浓烈,而比亚迪这一轮大降价,无疑是往这战火中又添了一把干柴,直接“掀翻桌子”,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一震。这波降价操作,不仅对自身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在整个汽车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 比亚迪降价情况概述 比亚迪此次降价涉及车型众多,涵盖了王朝和海洋两大系列多款热门车型 。从3月开始,比亚迪就开启了价格调整的步伐。3月底,王朝/海洋网10款非智驾车型降价1万元,秦PLUS荣耀版下探至5.98万元,首次击穿混动车型6万元底线。5月23日,海洋网10款智驾车型启动“一口价”,海鸥智驾版5.58万、宋PLUS智驾版9.98万,海豹07 DM-i智驾版直降5.3万元,创国产混动车型降幅纪录。6月,王朝网12款智驾车型追加1.3万 - 3.2万元补贴。其优惠幅度之大,覆盖车型之广,让消费者们为之疯狂,也让竞争对手们压力倍增。 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冲击合资燃油车市场 比亚迪的降价策略,本质上是对燃油车市场发起的一场降维打击。以秦L DM-i为例,其9.98万元的起售价直接切入合资A级车的价格腹地,然而百公里油耗仅2.9L,综合续航还突破2000公里 。这种“油电同价”的策略,让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等传统燃油车不得不跟进降价。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合资品牌燃油车平均折扣率达15%,二手车市场保值率也因此崩塌,甚至出现了“新车比二手车便宜”的奇特现象 。这意味着,比亚迪通过价格手段,正在加速推动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市场转换进程,进一步挤压合资燃油车的生存空间。 重塑新能源市场格局 在新能源市场内部,比亚迪的降价也引发了连锁反应。其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通过降价扩大市场份额,这让其他新能源车企倍感压力。原本竞争就十分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随着比亚迪的降价,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像长安深蓝/启源系、奇瑞风云系、吉利银河系、广汽埃安、北汽极狐等品牌,都面临着比亚迪降价带来的冲击,市场份额随时可能被进一步瓜分。比亚迪这一降价举措,重新定义了新能源市场的成本基准线和价格坐标系,促使其他新能源车企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产品策略和定价体系。 改变消费者购车预期 对于消费者来说,比亚迪的降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改变了他们的购车预期。在过去,消费者购车时往往会考虑品牌溢价和配置堆砌等因素;如今,年轻消费者更加关注车辆的使用成本和科技体验 。比亚迪的车型凭借“可油可电”的灵活补能方式,以及先进的智能座舱体验,如DiLink 5.0系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例如在郑州比亚迪王朝网门店,有90后购车者表示,相比本田雅阁,秦L每年省下的油费足够支付商业险,五年省出的钱甚至能换块高端手表。这使得消费者在购车时,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对车辆的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车企的应对措施 部分车企跟进降价 面对比亚迪的降价攻势,不少车企选择了跟进降价,试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深蓝S07 AD Pro版本直接降价3万,降至12.99万 。吉利与比亚迪竞争激烈的几款车型,如星愿、银河E5、星舰7 EM-i等,也大概率会跟进调整价格,预计降价幅度在2万左右。五菱、零跑、小鹏、埃安、极狐等品牌也纷纷加入降价行列 。这种跟进降价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缓解价格压力,吸引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也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部分车企差异化竞争 除了降价,也有部分车企选择避开价格战,走差异化竞争路线。一些车企加大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以吸引对科技配置有较高需求的消费者。还有一些车企在车辆的设计、品质和售后服务上下功夫,强调品牌的独特价值和用户体验。例如,某豪华新能源品牌专注于打造高端、舒适的驾乘环境,提供专属的售后服务,以此来区别于比亚迪等主打性价比的品牌,维持自身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比亚迪的这波大降价,无疑是2025年汽车市场的一记重磅炸弹,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未来,随着其他车企的应对策略逐渐生效,以及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汽车市场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挑战春季最低电耗我买比亚迪秦L 2024款 DM-i 120KM领先型也有段时间了,当初选择它,主要是被它可油可电的特性吸引,想着能兼顾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还能省点钱。毕竟现在买车容易养车难,新能源车到底是不是真省钱,还得看实际用车情况。最近天气回暖,看到懂车帝上好多人在讨论春季电耗,我也来分享下我的用车感受。 先说下基本配置,这款车是插混动力,有1.5L的发动机,搭配永磁/同步电机,电池是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容量15.87kWh,官方CLTC纯电续航120km ,日常市区代步完全够用。而且还有快充功能,0.42小时就能充到80%,着急出门的时候也不耽误事儿。 冬天的时候,这车电耗确实有点高。我每天上下班单程20公里左右,基本都是市区道路,走走停停的,再加上开暖风,电耗经常能达到16 - 18kWh/100km,纯电续航也就能跑个80公里左右。当时我还挺郁闷,感觉这新能源车也没多省钱嘛。后来了解到,低温会影响电池性能,电解液的导电性能下降,锂离子运动受阻,电池充放电效率降低,电耗自然就高了。 不过最近春天来了,温度回升,惊喜就来了!同样的上下班路程,不开暖风之后,电耗明显降下来了,基本维持在12 - 13kWh/100km左右,续航也能达到官方标的120km了,这电耗算是回血了。看来温度对新能源车的影响真不小。 除了温度,驾驶习惯对电耗影响也很大。之前我开车比较猛,起步经常一脚电门踩到底,后来发现这样电耗蹭蹭往上涨。现在我佛系开车,平稳加速、提前预判路况少刹车,电耗又降了一些。另外,胎压也得定期检查,胎压不足,行驶阻力增加,电耗也会变高。 在亏电状态下,它的油耗表现也还不错。上次我跑了趟小长途,来回200公里左右,高速和国道都有,全程没充电,最后算下来油耗大概4.5L/100km,对于一台家用车来说,这个油耗我能接受。而且它跑高速的时候动力也不弱,发动机和电机配合得挺好,超车啥的都挺轻松。 再说说省钱这事儿,以前开燃油车的时候,一个月油费怎么也得800 - 1000元。现在开秦L,平时市区通勤纯电,晚上谷时电价充电,一个月电费也就100多块钱。就算偶尔跑长途用油,费用也比以前省不少。所以从养车成本来看,新能源车确实能省不少钱,至少对我来说,不是“伪命题”。 当然,这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车机系统偶尔会有点卡顿,特别是刚启动的时候,反应有点慢。还有后备箱空间,虽然日常够用,但要是一家人出远门,带的行李多了,就有点捉襟见肘。 总体来说,比亚迪秦L 2024款 DM-i 120KM领先型在能耗方面的表现我还是挺满意的,特别是春天温度回升后,电耗降低,续航更实在了。养车成本比燃油车低很多,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新能源车的优势。如果你也在考虑买新能源车,不妨多关注下不同季节、不同路况下的能耗表现,再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决定。
3.84
“良好”
共348人评价
8万-12万新能源总榜
NO.6
超过88%的同价位车系
3.84
综合
3.79
内饰
3.65
配置
3.84
空间
4.18
外观
3.80
舒适性
3.80
操控
3.81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