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暴露了埃隆·马斯克政治豪赌的惨痛代价:净利润同比暴跌71%至4.09亿美元(约29.4亿人民币),创下五年来最差业绩。这家曾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电动车巨头,正陷入政治站队与贸易战的双重绞杀——股价较去年12月高点腰斩,超7000亿美元(约5.04万亿元人民币)市值蒸发,相当于跌掉两个丰田汽车。

政治漩涡吞噬品牌价值
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担任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的决定,引发全美左翼消费者大规模抵制。数据显示,2025年1-3月特斯拉美国订单量骤降37%,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周边多次爆发“打倒特斯拉”示威,导致12家展厅遭破坏停工。欧洲市场同样惨淡,德国销量因马斯克公开支持选择党暴跌45%,欧盟委员会已启动对其“不当政治干预”调查。这种政治反噬直接冲击盈利能力,汽车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的18%骤降至9.7%。
关税重锤砸向全球供应链
特朗普4月3日宣布的25%汽车进口关税,对特斯拉造成结构性打击。尽管其美国工厂使用本土零部件比例达65%,但依赖中国供应的锂电池、压铸件等关键部件成本激增72.5%。上海超级工厂向北美出口的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单车成本增加1.2万美元(约8.6万元人民币),迫使特斯拉将柏林工厂产能削减30%以平衡物流成本。中国社科院报告指出,美国对华301关税使特斯拉2025年供应链成本增加54亿美元(约388亿人民币),蚕食其72%的预期利润。
中国车企加速超车
当特斯拉深陷政治泥潭时,中国竞争对手正改写行业格局。比亚迪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量达41.2万辆,以19.3%的市占率稳居榜首,其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成本比特斯拉低32%。华为与赛力斯联合开发的问界M9,搭载ADS 3.0自动驾驶系统,在上海市区复杂路况测试中接管次数仅为特斯拉FSD的1/5。麦肯锡数据显示,中国车企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激增28%,而特斯拉同期研发费用占比下降至4.7%,技术代差逐步缩小。
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
投资者用脚投票加剧了特斯拉的困境。截至4月22日,其股价较2024年12月高点下跌50%,做空机构累计获利160亿美元(约1150亿人民币)。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从320美元下调至180美元,指出“管理层政治化严重偏离商业本质”。尽管马斯克宣称6月将推出2.5万美元(约18万元人民币)廉价车型,但分析师质疑其缺乏具体投产计划,2023年Cybertruck跳票事件重创市场信心。
这场危机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企业领袖将商业帝国与政治极端主义捆绑,技术创新与市场规律终将成为牺牲品。正如《华尔街日报》评论:“马斯克或许赢得了华盛顿的掌声,却失去了地球上的消费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