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30 万级纯电 SUV 对决:蔚来 ES6 与腾势 N7 谁更适合你?

    幽默阳光8Xv头像幽默阳光8Xv头像
    幽默阳光8Xv7天前

    作为一个每周通勤 300 公里、周末常带家人自驾的车主,最近深度试驾了蔚来 ES6 2024 款(39.6 万)和腾势 N7 2024 款 Ultra 版(32.98 万)。两台车同属中型纯电 SUV,价格相差 6 万 +,却在补能方式、空间设计和智能体验上走出了不同路线。一周试驾下来,像是和两位性格迥异的朋友相处 —— 蔚来 ES6 像贴心的 "换电管家",腾势 N7 则是科技感满满的 "智能伙伴"。

    一、外观设计:家族美学与未来感的碰撞

    蔚来 ES6:低调实用的 "换电派"

    第一次见到 ES6,熟悉的蔚来家族设计让人亲切感拉满:封闭式前脸搭配分体式大灯,上方日行灯像两道锐利的挑眉,下方矩阵式大灯支持自动远光调节,雨夜高速会车时能自动规避对向车辆,这点对近视车主很友好。车身侧面最显眼的是隐藏式门把手和 20 英寸空气动力学轮毂,跑高速时实测风噪控制在 65 分贝,比同级车型安静不少。车尾的 illumiBlade 光锋尾灯辨识度很高,有次在停车场远远看到流水转向灯,孩子立刻喊 "爸爸的车在眨眼"。

    4854mm 车长搭配 2915mm 轴距,在城市穿梭灵活,小区狭窄道路会车时,360° 全景影像清晰度不错,不过 1995mm 车宽让我在老城区胡同里还是得小心后视镜。车身颜色推荐 "云白",非金属漆日常洗车后依然透亮,相比腾势 N7 的 "星钻黑" 更耐脏。

    腾势 N7:轿跑 SUV 的 "科技玩家"

    腾势 N7 的设计更像来自未来:4860mm 车长配合 1602mm 低矮车身,轿跑 SUV 姿态十足,20 英寸低风阻轮毂和隐藏式门把手,加上 0.219Cd 风阻系数,视觉上比 ES6 更动感。车头两侧的 C 型导流槽不仅好看,高速行驶时能有效梳理气流,实测 120km/h 时 A 柱风噪比较小。车尾贯穿式尾灯集成呼吸灯效,解锁时会从中间向两侧流动,充满仪式感,不过妻子觉得 "有点花哨",更偏爱 ES6 的简约风格。

    车身侧面的侧后方摄像头和翼子板导流孔是亮点,不仅提升智能驾驶安全性,也让车身线条更立体。但无框车窗在雨天开关会残留水滴,上车需要小心蹭到袖口,这点对有洁癖的用户不太友好。

    二、内饰空间:实用主义与豪华感的平衡

    蔚来 ES6:细节控的 "移动客厅"

    坐进 ES6,12.8 英寸 OLED 中控屏像悬浮在中控台上,NOMI 人工智能助手会转头迎接乘客,孩子一上车就喊 "Hi NOMI,放《孤勇者》",响应速度快且支持连续对话。座椅是仿皮材质,主驾 12 向电动调节带腰部支撑,我 178cm 身高调好后,后排父母腿部空间还有两拳余量,中央地台纯平,三人短途乘坐不拥挤。后备箱 579L 常规容积很能装:周末露营带两个儿童安全座椅、一套折叠桌椅和婴儿车,还有空间放零食箱包,后排 40:20:40 放倒后能形成近 1.8 米的临时床铺,孩子中午可以躺着午睡。不足在于标配座椅通风是吸风式,夏季体感降温速度比腾势 N7 的吹风式慢半拍,且女王座椅和零重力座椅需要选装,对于预算敏感的家庭,原厂座椅舒适性足够但缺乏惊喜。

    腾势 N7:沉浸式的 "智能座舱"

    腾势 N7 的内饰像把豪华轿车搬进了 SUV:17.3 英寸 2.5K 中控屏 + 10.25 英寸副驾娱乐屏形成黄金夹角,副驾屏支持独立投屏,妻子追剧时不用和我抢导航界面。Nappa 真皮座椅触感细腻,主驾加热 / 通风 / 按摩功能齐全,腰托调节比 ES6 多 2 向,连续驾驶 3 小时腰部酸痛感明显减轻。后排座椅填充物偏硬,但腿部空间得益于 2940mm 轴距,十分宽敞,中央地台轻微凸起,对中间乘客影响不大。最惊艳的是帝瓦雷 16 扬声器音响,高速播放《渡口》时,低音下潜扎实,相比 ES6 的 23 扬声器杜比全景声,风格更偏动感。不过后备箱 480L 常规容积比 ES6 小近 100L,且开口较高,妻子抱孩子取放婴儿车需要踮脚,好在支持电动放倒后排座椅,省力不少。

    三、动力续航:性能与补能的差异化选择

    蔚来 ES6:换电加持的 "续航稳男"

    双电机 490 马力带来 4.5 秒加速,运动模式下深踩电门推背感强烈,但日常通勤用经济模式更舒服 —— 动力输出平顺,动能回收力度适中,堵车跟车时不会频繁点头,后排孩子很少晕车。底盘是前后五连杆悬架,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时能过滤大部分震动,但连续弯道车身侧倾比较明显,方向盘虚位较大,适合佛系驾驶。

    续航是 ES6 的核心表现:100kWh 三元锂电池 CLTC 续航 625km,如果日常通勤每天 50km,空调 24 度,一周一充刚好(剩余 15% 电量)。最香的是换电:公司楼下有蔚来换电站,午休时花 3 分钟换块满电电池,比排队充电省时太多,长途自驾走 G4 京港澳高速,每 200km 左右就有换电站,完全没有续航焦虑。冬季实测续航打 7 折(约 430km),但热泵系统让空调制热效率提升,零下 10℃时车内升温速度比同价位车型快 3 分钟。

    腾势 N7:800V 快充的 "性能选手"

    3.9 秒加速名不虚传,运动模式下电门响应颇快,高速超车时信心十足,方向盘转向精准,双腔空气悬架支持高低 / 软硬调节,切换到运动模式后,过弯侧倾控制在 3 度以内,驾驶乐趣更强,适合喜欢激烈驾驶的用户。但舒适模式下悬架偏软,经过铁路道口时,后排能感受到轻微余震,对老人不太友好。

    续航方面,91.3kWh 刀片电池 CLTC 续航 630km,实测夏季开空调续航 500km,冬季 400km 左右。800V 高压快充是强项:从 10% 充到 80% 仅需 20 分钟,在服务区吃碗面的时间就能补能 300km,不过慢充需要 13 小时,更适合家里有充电桩的用户。对外放电 6kW 功率很实用,露营时能同时带动电烤炉和投影仪,相比 ES6 的 3.3kW,实用性提升明显。

    四、智能配置:硬件预埋与功能落地的博弈

    蔚来 ES6:成熟可靠的 "换电生态"

    智能驾驶依赖 4 颗 Orin-X 芯片(1016TOPS 算力)+150 线激光雷达,高速 NOP + 表现稳定:自动变道果断,匝道汇入提前 1km 开始减速,暴雨天对白色实线识别率仍有 90%。但城市路段仅支持车道居中,面对加塞车辆策略偏保守,需要频繁接管。自动泊车对斜列式车位识别率高,但泊入速度较慢,适合新手。车机系统 Banyan 榕流畅度不错,导航支持 AR 实景叠加,在复杂立交桥不会走错路,但界面 UI 偏简洁,娱乐功能较少,好在支持 CarPlay,弥补了爱奇艺等视频 APP 的缺失。

    腾势 N7:双激光雷达的 "潜力股"

    DiPilot 系统搭载 2 颗 128 线激光雷达 + Orin-X 芯片(254TOPS 算力),城市领航辅助更激进:路口无保护左转能主动观察对向车流,加塞处理比 ES6 更灵活,适合通勤路况复杂的用户。双腔空气悬架支持 50mm 高度调节,遇到非铺装路面抬高车身,不过智能泊车支持垂直 / 侧方 / 斜列全场景,且支持记忆泊车,在公司地下车库能自动停回固定车位,科技感拉满。17.3 英寸中控屏触控灵敏度高,但菜单层级较深,调节座椅按摩需要进入三级菜单,不如NOMI 语音控制直接。副驾屏虽然好玩,但行驶中会反光,妻子吐槽 "白天看剧像看镜子",建议增加角度调节功能。

    五、总结:你的需求,决定谁更合适

    选蔚来 ES6,适合这些场景:

    高频长途 / 周边自驾:3200 + 座换电站覆盖广,3 分钟满电出发,彻底告别充电排队,适合跨省游或偏远地区穿越。

    家庭用户 / 实用主义:579L 大后备箱、纯平后排地台、标配 23 扬声器音响,照顾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需求,且 5 年 0 息分期 + 免费换电政策(活动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降低用车成本。

    科技稳妥派:智能驾驶成熟度高,硬件预埋支持持续 OTA,适合不愿频繁研究新功能的用户。

    选腾势 N7,适合这些场景:

    城市通勤 / 科技爱好者:800V 快充补能效率高,双激光雷达 + 双腔空悬带来更激进的驾驶体验,适合年轻用户或科技发烧友。

    露营 / 对外放电需求:6kW 对外放电功率,支持同时使用多个电器,露营时能煮火锅、放投影,可玩性更强。

    豪华配置刚需:标配 Nappa 真皮、座椅按摩、帝瓦雷音响,不用选装就能享受高阶舒适配置,适合注重内饰质感的用户。

    真实体验后的建议:

    如果你和我一样,以家庭出行为主,追求补能便利和空间实用性,蔚来 ES6 的换电生态和成熟体验更让人安心;若你偏爱激进驾驶,注重科技配置和露营放电,腾势 N7 的性能与可玩性会更吸引你。建议试驾时重点体验:①高速辅助驾驶跟车逻辑 ②后排座椅舒适性 ③补能方式是否匹配日常场景 —— 毕竟电动车的选择,从来不是参数对比,而是找到贴合生活方式的伙伴。

    次阅读
    1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