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着半箱充电费仅需15元的小鹏G9驶过哈尔滨冬季的大街小巷时,车载导航显示剩余续航438公里。这个数字突然让我意识到:过去两年为"诗与远方"准备的传祺GS8(图片|配置|询价)混动,其实99%的时间都在承受我以为很必要的经济油耗(平均不到7个油)。
这或许是当代都市人最大的消费悖论——我们总在为5%的极端场景支付100%的成本。当初购买混动SUV时,想象中每年几次跨省自驾的画面,最终被现实压缩成两年仅有的2次机场接送。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汽研数据显示,73%的新能源车主年均长途出行不足5次,而北上广深等超充网络已实现150公里覆盖圈。当我在君康大厦地库用晚餐后遛弯时间完成补能时(刚提车还没装充电桩那两周),隔壁车位那台理想L6的充电时长几乎和我相同但只能跑一百多公里。
车企描绘的露营、穿越场景,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营销。真正撕开续航焦虑的伪装,我们会发现都市“牛马打工人”需要的或许只是一台续航扎实的纯电汽车,以及勇气承认:那些未抵达的远方,不该成为绑架日常的枷锁。也许等到退休后,当时间真正属于自己时,增程或插混车才会从伪需求变成真伴侣。在此之前,别让油箱里的汽油,成为困住生活的沉没成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