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生命没有第二次,盲目相信智驾很危险

    言午7395头像言午7395头像
    言午739504-01

    事故背景

    3月29日晚9点,武汉某高校学生罗某、同学李某与另一所学校的朋友霍某结伴出发前往安徽池州参加事业编制考试。罗某的母亲张洁(化名)告诉《正在新闻》,罗某原本计划乘坐高铁前往,但最终三人选择驾驶罗某男友购置的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前往。

    事故经过

    当晚10点27分,罗某以116km/h的时速开启小米SU7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10点44分,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车辆与高速水泥护栏发生碰撞并起火。罗某和李某当场死亡,霍某经抢救无效后也宣告死亡。

    家属反应

    罗某的母亲张洁表示,她曾多次劝告女儿不要盲目相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认为技术尚未完善,驾驶者应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然而,罗某坚信智驾系统“方便、安全”,并反驳母亲的担忧。张洁认为,小米智驾系统对这起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小米回应

    小米方面称,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并于3月30日赶赴铜陵,3月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了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小米还表示已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然而,张洁表示,小米方面尚未与她或其他家属正面沟通。

    争议焦点

    小米SU7用户手册明确指出,智能驾驶功能为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且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然而,张洁指出,罗某在撞击前几秒才从智驾系统手中接管车辆,这表明系统未能及时预警或采取有效措施。

    后续发展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安徽铜陵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张洁希望小米能够正面回应家属的质疑,并承担相应责任。

    总结

    这起事故再次引发了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安全性的质疑。尽管智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驾驶便利性,但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仍需引起重视。驾驶员在使用智驾功能时应保持警惕,不可盲目依赖。同时,厂商也有责任通过技术改进和用户教育,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

      热门资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