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防晒天幕这玩意到底是不是刚需?

    名车志Daily头像名车志Daily头像
    名车志Daily05-09

    有些东西,一开始,有了不多,没了不少。

    比如说,汽车天窗。买车前,总觉得可以用来揽星邀月,诗意车途。但买车后,哦不,直到最后卖车时发现也没用上几次,鸡肋!

    后来到了电动时代,分段式天窗升级为一整块玻璃天幕,似乎就有了那么点用处:车内视野通透不压抑,车外科技炫酷模样俊。同时,不用电动开启照样能观流云游走,览星河滚烫——整挺好!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玩意,它不隔热,尤其到了夏天,车内如烤炉,似桑拿,热!晒!闷!

    还有,它不隔光,比如,你在车里和女朋友刚拉上小手,结果抬头一瞧,她妈正在阳台上盯着你们……

    于是,防晒调光天幕便应运而生。

    防晒天幕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也就是非汽车爱好者都知道这事,应该是去年的小米SU7发布会,当时,雷军骄傲地宣称:小米SU7的穹顶玻璃进行了双层镀银,实现了99.9%的紫外线隔绝率及99.1%的红外线隔绝率。

    于是,当“38度暴晒1.5小时,SU7车内温度比Model 3低12度”的防晒效果摆上大屏幕时,小姐姐们再也按捺不住了:哇,梦中情车!

    不过,“哇”晚了。其实,汽车玻璃镀银防晒的做法在行业内并不稀奇,尤其在高端车型上更为普遍,小米SU7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所以,你不得不佩服雷总的营销能力,他总是能够把一些行业的普遍做法包装成大众眼里的“哇塞”绝伦。

    当然,小米SU7也是值得“哇塞”一下的,比如,它的镀银可能比友商多了那么一两层,同时把价格也打下来了一点。

    但实事求是地讲,这还不是防晒天幕的终极形态。比如,它只能在一定意义上隔晒隔热,但并没法做到隔光,因为玻璃还是透明的。

    也就是说,你和女朋友在车里的举动,依然能够被她妈妈在阳台上尽收眼底。所以,小米又贴心地为你奉上了遮阳帘和遮阳伞……

    同时,镀银也会带来一定几率的反光,造成眼部的些许不适。

    据说金属涂层形成的“法拉第笼”效应还会对手机信号造成一定影响,不知道小米的车主们有没有遇到?

    那么,怎么才能把防晒和隔光合二为一?或者说,谁家的防晒天幕才是完美状态?

    回答这个问题前,你需要先稍微了解一下防晒天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其实,它的核心任务就俩字——挡光。

    但是,光又分很多种,可见的有赤橙红绿青蓝紫,不可见的有红外线、紫外线。一言蔽之一句话:光的波长越长,穿透性越强,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

    相对于紫外线,红外线的波长更长,于是,穿透能力也更强。你基本可以这样理解,防紫外线相对简单,哪怕是普通夹层玻璃,也能够阻挡70%左右的紫外线。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小米SU7紫外线的隔绝率能做到99.9%,而红外线只有99.1%的原因。

    同时,咱消费者以后也不要一听99.9%的字眼就觉得牛X大了被唬住,目前它可能只是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不管是99.9%还是99.1%,它们可能都并不包含紫外线或者红外线的全部波段。目前很多厂家所说的紫外线隔绝率,大多指的是380纳米以内的中波段紫外线,而380纳米以上长波段的隔绝率,就没有那么理想了。

    这里我们引入两个以后可以让你在妹子面前吹牛X的名词:

    一个是UVB:它指的是波长在290-320纳米之间的中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主要在于表皮层,引发晒伤(红斑、水泡)和短期晒黑;

    另一个是UVA:它指的是波长在320纳米以上的长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主要在于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导致光老化(皱纹、松弛)和色素沉着;

    你基本可以理解为,一个让你短期晒伤,另一个让你长期晒老。而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车型的只能帮助你防止短期晒伤,而对长期晒老则无能为力。

    明白了以上这些,你大概就弄懂了玻璃天幕的防晒原理和技术难点:既要防紫外线、红外线,还要尽可能全波段地防,同时,还要在它们的夹缝里放适量的可见光进来。

    听上去还真是个技术活。

    那么,怎么防呢?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流派:

    一个是“变色龙”派——电致变色技术,它的原理是在玻璃夹层中加入电致变色(EC)材料,通电后玻璃变暗,隔绝阳光,断电恢复透明。

    你可以把这种方式理解为给车顶戴了一副“智能墨镜”。比如,我们在一些飞机上看到的蓝色舷窗就是这种原理。2005年,法拉利率先把这项技术用在了汽车上,后来,极氪001、问界M9等越来越多的车型也都相继用上了EC电致变色,目前,国内搭载EC调光天幕的汽车用户已超过10万。

    不过,这种方式并不完美。本质上,电致变色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既是化学反应,它就需要反应时间,很难做到瞬间变色,大概每平米的变色时间是两分钟。

    此外,它的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一些,所以,基本上采用EC电致变色方案车型的防晒天幕都需要选装。

    这个时候,就轮到第二种流派登场了——“反光镜”派。它的原理是在玻璃内部加装各种材料的镀膜,将其打造成一面有选择性的镜子,让想要的可见光进来,让不想要的紫外线、红外线走掉。

    在这层膜中,有机染料、碳粉是基础选择,比如,碳粉可以直接降低可见光的透过率,让膜变黑。而如果再加点镀银的话,还可以在选择性吸收红外线的同时,保证膜的透光率。而镀银层数也是越多越好,比如,小米SU7的头顶玻璃有两层镀银,而前风挡则是三层镀银,防晒效果更好。所以,它的前风挡玻璃的紫外线隔绝率就比头顶的天幕玻璃要高。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还是天幕玻璃。

    事实上,不管是“反光镜”派还是“变色龙”派,这些防晒天幕都不是车企们自己捣鼓出来的,而是术业有专攻——依赖供应商。

    比如说,大家熟知的福耀玻璃,为多家车企提供“防晒盔甲”。

    但玻璃厂商,也不是防晒天幕的核心供应者,它们的角色更多是将这种玻璃加工成型,然后交付车企。

    而玻璃内部真正防晒材料的研发制造,还需交由——术业更专者。

    比如,我昨天参观的海优威,就是这方面的龙头,他们最近搞出了一款叫做“墨影瞬光”液晶调光膜的产品。

    你听这个名字,大概就能明白它是干什么的:独特的深色调设计,高级的水墨灰效果……

    它的首搭车型就是新款智己L6,智己给它起的名字叫做——瞬感智控防晒天幕,听起来更玄乎了。

    不过,功能也确实强大:首先,把紫外线的隔绝率从小米SU7的99.9%提升到99.99%,而且号称能够实现全波段的隔绝率,也就是UVB、UVA通杀;

    其次,能够在0.1秒内完成全透光到全遮光的切换,透光度共有10档可调;

    同时,前排驾驶位和后排乘客位还能进行分区调节。

    不过,红外线的隔绝率有多少,智己倒是没说,所以也不知道它和小米SU7在这方面谁更厉害?

    从原理上来讲,这种方案本质上属于“反光镜”派,但在简单镀银的基础上,还在玻璃中间加入了一块厚度仅有0.38毫米,但是科技含量颇高的聚合物分散彩色液晶(PDCLC)。

    这个名词听起来的有些拗口,你可以这样理解:相对于简单的镀银,彩色液晶的加入能够实现变色,能够调黑,也能够雾化,隐私性更强;

    而相对于化学反应的EC电致变色,PDCLC虽然也需要通电变色,但本质上属于物理反应,反应时间更快,开5毫秒,关100毫秒(5毫秒仅相当于眨眼时间的1/40)。同时耗电量也更低,一小时大概仅需0.01度电;

    另一个就是制造成本了,也比EC电致变色材料要低上不少。

    同时,海优威还透露,和另一家采用相似方案的日本同行相比,他们的成本控制做得更好,对方的出货价大概在4000元/平米,而海优威的价格则要低上不少。

    具体低多少,那就是人家的商业机密了,咱也不好问,问了人家也不会说。

    同时,几千块钱虽然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对于一辆车的制造成本来说也是数得着的大件了,所以,智己L6咬着牙将其做到全系标配也属实不易。

    当然,这种方案也并非完美无缺,只是相较而言成为了较为均衡的选择。关于汽车智能调光天幕,各式各样的技术路线及其对比类目如下图,大家可以自己琢磨。

    看到这你可能已经开始怀疑此文是智己L6或者这家叫做海优威厂商的暗广,但相信我,真不是,我只是需要借助它俩把防晒调光天幕这事说明白。

    同时,即使智己L6上的防晒天幕看似已经很强大了,但这依然不是它的终极状态。在海优威的技术鱼池里,我们看到了更丰富的储备:

    比如,从最暗到最亮的调光倍数更丰富,从现在的8倍跃升到15倍;分区数量也更多,从现在智己L6上的前后两区跃升到三区、四区、五区……

    还有更丰富的颜色,在现场的一辆展车上,我们就看到了粉红色的天幕。目前,一些洽谈厂家已经可以按需定制颜色,比如,路特斯的车标以黄色调为主,海优威就能够为其造出可调成黄色车顶的玻璃天幕。同时,不止单色,假以时日你还能看到花花绿绿的多彩车顶。

    最令人期待的就是私人定制了:定制+彩色+动画的组合,甚至能够与车机进行联动,比如,你提前设置一颗粉色的爱心,女朋友一上车,心就开始“砰砰砰”的跳,那场景,想想还有点小浪漫……

    当然,这些功能的量产上车,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并不会很久。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防晒天幕哪家强?

    我的答案是:这玩意跟电动车的手机化、电子产品化一个道理,技术日新月异,行业飞速发展,必然越后发、越新近的效果越好,就看你是早买早享受还是等等更香甜了。

    对于防晒天幕,你可以嗤之以鼻为花里胡哨,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又是某种刚需:2025年,一体式的玻璃天幕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1%,这,还是全部新车的统计数据,单论新能源车型的话定然更高。而一旦以后的新车都变成了这种玻璃天幕,无论是从厂家的内卷方向还是消费者切实需求,它都有可能成为一片蓝海。

    尤其对于一些高端车型来说几乎是必备需求,比如,尊界S800,它的车顶玻璃是不是防晒隔光天幕尚不清楚,但是后座的两扇窗都用上了这种“暗夜帷幕”,且纯黑状态下比智己L6还要黑。对于有钱人来说,隐私是刚需。

    白天过滤炽烈,夜晚收纳星河,所以你看,玻璃天幕的出现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暗合着人类对光的永恒悖论:既追逐通透,又渴求荫蔽,既沐浴阳光,又惧怕灼伤。

    这个时候你可能比较好奇,前排两扇窗户以及前风挡玻璃能不能也给“黑化”上?看起来更炫酷、更隐私了。

    答案是:不行,因为法规不允许。

    此外,你可能还想知道:这玩意能不能到贴膜店后期加装?

    我替大家问了:不大行。首先,人家给车厂的交付产能尚供不应求,虽然目前量产上车的只有智己,但是上门洽谈、意向合作的可就多了,自然就不大看不上贴膜店那一星半点的需求;其次,这玩意不比普通贴膜,有着更高的操作门槛和技术难度,万一没贴好势必影响人家的品牌形象……

    撰文 I 户志强 图片 I 网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