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机械与电子的控制权交接的天行智能底盘
蔚来ET9(图片|配置|询价)的天行智能底盘系统以线控转向、后轮主动转向、全主动悬架为核心,通过VMC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实现全维度动态控制。这套系统是在重构传统豪华车的机械操控逻辑,将物理传动转化为电子信号驱动,能实现毫秒级响应与精准调校。
1.线控转向:从“方向盘控制”到“意图感知”
ET9的线控转向系统是摒弃了机械连接,方向盘与车轮之间仅通过电信号传递指令,转向传动比6:1,单边旋转240°即可打满,最小转弯直径10.9米,会低于奔驰EQS的12.4米。其技术突破体现在:
a.无延迟响应:消除传统转向系统的机械间隙与摩擦,转向指令传输延迟降低至5ms;
b.场景化调校:低速时转向直径仅5.45米(如蛇形迷宫测试),高速时通过后轮同向转向提升稳定性;
c.冗余安全设计:双电路冗余确保单侧失效时仍可维持基础转向能力,失效率低至4.5FIT。

2.全主动悬架:每秒千次扭矩修正的“动态平衡”
ET9搭载的ClearMotion主动悬架采用无刷电机驱动齿轮泵,每秒可执行1,000次扭矩调整,响应速度是传统空气悬架的60倍。在30km/h连续减速带测试中,车身晃动幅度仅1.5°,而五层香槟塔在减速带上行驶时未倾倒,展现了其极致平稳性。其核心创新包括:
a.液压衬套与多连杆组合:前五连杆+后H-Arm结构配合液压衬套,吸收高频振动;
b.场景模式联动:如“香槟塔模式”主动控制悬架行程,使车轮贴合减速带,避免车身起伏。
3.后轮转向与VMC系统:全域协同的“决策大脑”
a.后轮最大转向角8.3°:低速反向转向缩小转弯直径,高速同向增强稳定性;
b.VMC全域控制:在120km/h双轮爆胎时,系统300ms内切断受损车轮动力,调整剩余三轮扭矩,并通过后轮转向抵消偏移,将侧倾角控制在1.5°以内。

二、从硬件堆料到系统性创新的技术延伸
1.全域900V架构:充电效率与性能的平衡
ET9的900V碳化硅电驱平台峰值功率600kW,5分钟补能255km,电池包内阻仅0.9mΩ,电芯温差控制在±1℃以内。对比奔驰EQS,其充电效率提升25%,续航达650km(CLTC)。

2.智能化与安全的深度融合
a.双5nm自研芯片“神玑NX9031”:算力500亿晶体管,支持激光雷达、摄像头等40万平方米环境感知数据处理;
b.碰撞主动防御:能在预判碰撞时抬高撞击侧底盘,利用高强度门槛梁分散冲击力,从而配合9气囊系统(侧气囊覆盖2.3米)降低伤害。

三、技术溢价VS品牌溢价
1.当蔚来ET9以78.8万元起售价切入百万级市场,形成对BBA的错位竞争:
a.参数碾压:对比奔驰EQS(88.1万起),ET9能在充电速度上(5分钟255km vs 15分钟220km)、转弯直径(10.9m vs 12.4m)等指标全面领先;
b.服务生态:10年免费换电、终身道路救援等权益,总价值超20万元,降低用户持有成本;
c.技术壁垒:全栈自研的线控底盘、智驾芯片形成差异化护城河,避免供应商方案同质化。

2.挑战亦存:
a.品牌认知固化:行政用户对BBA历史积淀的认可仍高于技术参数;
b.可靠性验证:线控转向等新技术需经受复杂路况与高里程的长期考验。
四、结语:技术重构与市场博弈的双向试探
蔚来ET9的天行智能底盘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对汽车控制逻辑的一种范式革新——从机械传递转向电子协同,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预判。可以看到一些具象化的体现:通过香槟塔、爆胎测试等场景化验证,重新锚定行政轿车的“舒适”与“安全”阈值。
然而,我认为ET9成功还需跨越两重门槛:一是用户对“无机械连接”安全性的心理接纳,二是蔚来能否通过稳定交付(3月29日启动)与持续服务升级,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口碑资产。若这两点得以突破,中国汽车工业或真的能在百万级市场迎来首个“以技术定义豪华”的标杆案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