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跨界新物种G7杀到!小鹏这次能捅破月销5万天花板吗?

    小小0314头像小小0314头像
    小小031403-20

    当新势力车企集体陷入增长瓶颈,小鹏汽车用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三万的战绩,硬生生在新能源红海里撕开一道突破口。这个曾被视为"蔚小理"中最危险的品牌,如今手握G6/G9两款爆款车型,即将在第三季度祭出终极杀器——纯正SUV形态的G7

    作为深度跟踪新能源赛道的观察者,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跨界设计正在改写市场规则。从吉利GS到特斯拉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那些敢于打破传统造型的车型往往能收割年轻消费群体。小鹏G7这次在G6轿跑基因基础上回归正统SUV造型,车身长度增加带来的不仅是多出30%的储物空间,更暗藏着小鹏对主流消费市场的精准拿捏。


    硬件配置上,G7延续了品牌的技术偏执。纯视觉智驾方案配备12颗高清摄像头,配合双Orin-X芯片组成的计算平台,这套系统在P7i上已实现高速NGP成功率97.3%的惊艳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其702KM续航版本搭载的80.8kWh电池包,相比Model Y长续航版足足多出12%电量,却把价格压到21万区间,这记"技术+性价比"的组合拳着实凶狠。

    价格战火蔓延的2024年,小鹏的定价策略愈发凌厉。G7 18.58万的起售价,比同级竞品极氪7X便宜近2万元,却多出座椅通风、四音区语音交互等实用配置。这种"降维打击"策略在G6上市时已见成效——三天斩获2.5万订单的成绩,直接把竞品逼入加配降价的被动局面。

    但老司机必须泼盆冷水:想要冲击月销5万,小鹏还需破解两大难题。其一,如何平衡智能化投入与成本控制,毕竟英伟达Orin芯片单颗成本就超400美元;其二,在800V超充网络尚未全面铺开的三四线城市,如何消除消费者对纯电续航的焦虑。这些都将决定G7到底是销量助推器,还是叫好不叫座的科技花瓶。

    从行业视角看,小鹏的逆袭印证了智能电动车的竞争法则:得智能座舱者得用户,握智驾系统者握未来。当G7带着纯视觉方案杀入战场,这场关乎新势力王座的较量,或许会比我们预想的更早见分晓。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