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5年2月车市销量透视:新能源主导、全球化提速与市场分化加剧

    闲不住的Max头像闲不住的Max头像
    闲不住的Max03-12

    一、总量回升背后的结构性变革

    2025年2月,中国汽车市场实现销量212.9万辆,同比增长34.4%,环比下降12.2%(春节假期因素影响)。这一数据背后,呈现三大结构性特征:

    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临界点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9.2万辆,占比总销量41.9%,同比增速87.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比亚迪以32.28万辆销量(同比+161.4%)领跑市场,其王朝/海洋系列贡献94%销量,宋家族(8.9万辆)、秦家族(4.2万辆)等爆款车型持续发力。
    新能源车已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800V高压平台、L2+智驾普及(比亚迪全系标配)推动产品力跃升。

    中国品牌市占率突破70%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70.6%,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吉利、奇瑞等品牌通过多品牌战略与智能化突破抢占市场:

    1. 吉利银河系列月销7.6万辆(同比+288%),极氪品牌加速高端化;
    2. 奇瑞新能源销量4.44万辆(同比+278.3%),智界品牌首月交付破万。
      合资品牌全面承压,日产、本田2月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4.66%和25.56%,燃油车基本盘加速萎缩。

    出口持续高增长
    2月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16.9%),新能源出口13.1万辆(同比+60.5%)。比亚迪以6.7万辆出口量领跑(同比+187.8%),欧洲市场单车均价达3.8万欧元,接近大众ID系列水平。奇瑞、长城等通过本地化生产(如泰国工厂)强化全球化布局。


    二、技术迭代驱动市场分化

    车企竞争已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与生态整合,形成三大阵营:

    全产业链巨头
    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电池、电机、智驾)实现成本优势,将L2+智驾下探至10万元级市场。其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月销突破8000辆,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以105辆交付量试水超豪华市场。

    新势力智能化突围

    1. 小鹏MONA M03单月交付超1.5万辆(总交付3.05万辆,同比+570%),主打高性价比智能车;
    2. 鸿蒙智行问界M9持续领跑50万+市场,搭载华为乾崑ADS 3.0高阶智驾系统。

    传统车企转型阵痛
    一汽、广汽等加速自主品牌新能源化,一汽前2月自主新能源销量增速达193%,但多数合资品牌仍受困于电动化滞后,如东风日产新能源占比不足10%。


    三、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生态

    潜在挑战

    1. 库存压力:批发与零售增速剪刀差扩大至12%,部分品牌面临渠道库存积压风险;
    2. 盈利困局:新势力中仅理想实现稳定盈利,小鹏、蔚来仍需通过规模化降本。

    未来增长点

    1. 技术下沉:15万级车型加速普及激光雷达与城市NOA功能(如小鹏MONA M03);
    2. 全球化2.0:比亚迪计划用56亿美元H股融资加码海外工厂建设,奇瑞筹备200亿IPO专攻出海。

    四、趋势展望:重构全球汽车秩序

    2025年将成为中国车企全球化分水岭:

    • 技术输出:比亚迪的L2+智驾标准、华为智能生态正在成为全球技术范式;
    • 品牌升级:蔚来、极氪通过高端车型(如ET9、007GT)突破溢价天花板;
    • 模式创新:小米SU7依托“人车家生态”实现月交付超2万辆,验证互联网造车新路径。

    结语:从规模红利到价值红利

    2月数据揭示了中国车市的深层变革:新能源与智能化不仅是技术路径,更是重构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动能。当比亚迪的欧洲单车均价逼近大众,当小鹏的智能车攻入10万元市场,中国车企正从“规模追赶”转向“标准制定”。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构中,中国品牌已占据先发位置,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