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环保政策的大力推动以及新能源汽车迅猛崛起的双重影响下,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如同退潮一般,逐步萎缩,其价格竞争力也大不如前。2024年,国内燃油车市场迎来了一轮猛烈的降价潮,众多车型价格大幅跳水。进入2025年,这股降价的趋势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愈发汹涌。

为了在汽车市中守住自己的地盘,厂商们纷纷使出降价这一杀手锏。部分燃油车的价格更是一降再降,低至6.98万元起售。别小瞧这个价格区间的车型,它们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家庭日常出行的需求。对于那些首次踏入购车行列的年轻消费者来说,如此亲民的价格,意味着花同样的钱能获得更高的配置、更好的体验,性价比直线上升。
然而,在这看似诱人的降价背后,实则暗藏玄机。一方面,各大厂商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降价成了最直接有效的竞争手段;另一方面,前几年市场调整留下的 “后遗症”—— 库存压力,至今仍沉甸甸地压在部分传统车企的肩头。

这些车企仓库里的燃油车堆积如山,为了尽快消化这些库存,回笼资金,厂商们不得不通过降低售价来吸引消费者,激发他们的购买热情。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等待低价购车的好时机。如果在购车时能够多些耐心,观望一段时间,说不定就能以更低的价格将心仪的爱车开回家。
现在这市场就跟击鼓传花似的,特斯拉月初降完比亚迪跟,比亚迪调完价吉利马上甩王炸。最惨的是那些合资车,都快被逼成白菜价了。途昂PRO上市推出一口价26.99万元;与此同时,别克君威(图片|配置|询价)也推出了限时一口价活动,售价低至10.69万元:丰田卡罗拉双擎紧随其后,足足降了4.2万元,砍到8.98万元。尽管这些举措在短期内为品牌带来了一定的销量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并未引发市场的强烈反响,甚至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不过要说这价格战能打到啥时候,得看几个关键点。现在新能源车还在疯狂上产能,宁德时代那个新电池厂一开工,估计成本还得往下掉。再说自动驾驶,现在激光雷达都快成标配了,等哪天技术彻底成熟了,说不定车企又得换个赛道接着卷。不过最实在的还是看钱包,等老百姓手里有钱敢消费了,这波降价潮估计才能缓口气。

至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急着用车的该买就买,反正早买早享受。要是能等的,我劝你再观望观望,特别是想买燃油车的,指不定哪天车企清库存能捡个漏。
最后吐槽一句,某些车企的降价套路真该管管了。说是降3万,结果把充电桩改选配,保养套餐缩水,金融手续费翻倍涨。这种"降价"跟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图有啥区别?咱老百姓要的是实打实的优惠,不是数学游戏啊!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