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降价,背后有什么隐情?

    陈末车言论头像陈末车言论头像
    陈末车言论2023-02-26

    据悉,北京、上海等多家比亚迪经销商,比亚迪王朝系列产品已经启动降价,老款汉EV下调了2万元、秦EV降价1.5万元,其他王朝车型也有不同程度下调,交车周期还有所缩短。针对比亚迪此次降价,各界议论纷纷。在我看来,比亚迪这次降价,背后有许多旁人不知的隐情。

    产能大幅度提升,终于可以腾出手打价格战了

    2022年,比亚迪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多番降价。

    特斯拉旗下轿车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在19年的时候,售价高达32.8万,年尾还涨到了35.58万。随后有涨有跌,到了2023年一月份,特斯拉model 3起售价低至22.99万,价格与比亚迪汉,海豹相差无几,刺刀已经顶到了比亚迪的脸上。

    另一款车特斯拉model Y,2021年起售价33.99万,多次涨跌后,目前起售价25.99万,性价比突出,销量一路高涨。

    面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正常来说应该降价应对。但是比亚迪一反常态,不但不降价,反而还涨了。

    比亚迪最近一次涨价,旗下的新能源价格上调2000-6000元不等,坚决不降价。

    到了2023年,一向坚持不降价的比亚迪居然开始降价?是不是顶不住特斯拉的价格攻势了。其实,特斯拉多番降价,比亚迪多番涨价,并没有对比亚迪有太多影响。一月份,比亚迪还买了十五万多台车,特斯拉只有三万多。

    比亚迪之所以降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有底气降价抢市场了。去年的时候,比亚迪手握70万未交付订单,因为订单未交付的问题导致准车主怨言颇多。这时候若是降价促销,只会积压更多订单,到时矛盾频发,反而对比亚迪的形象不好。唯一涨价,能缓解积压订单的压力。

    到了今年,比亚迪的产能已经扩充地差不多了,可以降价促销了。去年的时候,比亚迪就规划了十大工厂,绝大多数在2023年投产,计划产能500万。如郑州,深圳,济南,襄阳,汕头五大工厂今年投产,就能新增165万产能。合肥,西安的二期,三期工厂投产,也能新增百万产能。

    有了充足的产能做基础,比亚迪才有底气降价促销,也可以看到交车周期大幅度缩短。这背后,就是产能扩张带来的好处。现在打价格战,比亚迪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了。

    不忘初心,把性价比做到极致,颠覆燃油车

    比亚迪是国内唯一彻底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只生产插混跟纯电车,转型极为激进。而比亚迪想要做的,就是革燃油车的命,所以先把自家的燃油车业务砍了,革命先从自己开始。

    前不久,还推出了售价9.98万的秦plus冠军版,考虑到免购置税还能减少10000左右的购车成本,实际起售价不到九万。目的,就是颠覆燃油车家轿市场,让新能源取而代之。

    抱着这样的念头,比亚迪再次降价并不能理解,就是认定了一件事,坚持去做而已。其实,比亚迪不降价,本身也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10-14万的秦plus,14-17万的宋plus,20-28万的唐新能源,汉新能源,海豹,上市之初就被誉为“价格屠夫”“真香车型”。

    此次降价,2023款唐dmi起售价有望落入20万,19万左右起售,增加了配置,加量不加价。瞄准了日产奇骏,本田CRV,丰田荣放,别克昂科威,用中大型SUV的体格,新能源车的身份,跟紧凑级,传统燃油车做竞争。

    汉新能源此次降价,会比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别克君威,大众帕萨特,迈腾等车型造成压力。以汉新能源本身的产品力,再加上合适的价格,BBA慌了,已经被压了一头。现在丰田,本田,别克,大众也慌了,市场格局说不定再次重塑。

    配合已经在家轿市场搅起风云的秦plus冠军版,紧凑级SUV市场搅起风云的宋plus,宋PRO,mpv市场已经跃居第二的腾势D9,比亚迪在几乎全价位布局,颠覆燃油车市场地野心,已然进入执行阶段。

    那么,你是否看好比亚迪此次降价促销,试图颠覆燃油车市场格局的意图?

    自有供应链优势显现

    据悉,比亚迪2022年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纯利润160~170亿人民币,利润率3.85%。在疯狂扩张产能,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笔投入的大形势下,还坚持薄利多销的同时,利润率有3.85%,已经很不错。要知道,一个车标值三万的大,2021年净利率6.14%;日系龙头丰田,牛头标超高溢价,2021年净利率9.08%。

    现在比亚迪还敢降价,说明还有利润空间。而最大的底气,是比亚迪自有产业链带来的成本可控优势。汽车是由一个个零部件组装起来的,采购零部件便宜,整车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

    比亚迪集团,是一家极其庞大的集团,早期有十九个事业部,大至汽车骨架,小至车灯,比亚迪都能造。其中的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底盘都能自产自销。自有产业链加持下,比亚迪才有底气降价,哪怕打价格战,也丝毫不惧。

    紧跟市场形势,保住基本盘,创造新交付量

    比亚迪此番降价促销,也跟市场大环境有关系。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30%—40%的增速,以2022年接近700万的销量为基数,今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当年销量进入千万量级的国家。”

    如此一个庞大的市场,比亚迪去年才卖了200万辆,今年便定下了400-500万辆的销售目标。以市场前景来说,足够容纳比亚迪的野心。而想要实现销量目标,降价促销,是最直接的方式。

    如秦plus冠军版,上市三天销量便突破15000辆,加量不加价的威力可见一斑。现在汉新能源,唐新能源降价让利,必然引发新一轮销量高潮。

    锂矿原料价格下跌,新技术倒逼现有技术变现

    据统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0年6月最低的4万元/吨涨至2022年底的近60万元/吨,短短一年半时间碳酸锂价格上涨了13倍多。按照一辆家用电动车大概需要30-50kg碳酸锂计算,这一轮凶猛的涨价潮意味着一辆车的电池成本将徒增上万元。电池成本本来占整车成本30%左右,锂矿原料上涨,必然推高整车售价。

    不过到了2023年2月2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降至46.6万元/吨,较2022年末最高价59.3万元/吨跌幅超20%,电池成本压力明显下降。

    同时,2023年退役动力电池将达60万吨,2028年后动力电池退役将进入巨量时代,届时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四、五百万吨每年,可以以从退役电池中提取锂,循环利用。

    多重因素下,电池原料价格下跌,比亚迪成本下降,降价也属正常。毕竟比亚迪当初涨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电池原料价格上涨。

    在锂电池价格下降的同时,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开始布局,新技术倒逼现有的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加速技术变现。晚了就卖的不好了。比亚迪手握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研发成本需要靠销量平摊,降价促销可以让技术变现。

    总的来说,比亚迪此番降价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记住这点即可。

    次阅读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