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试驾体验刚顶着40℃高温试完小米YU7,城里大马路、烂路都跑了一圈。实话说,这车开出去回头率是真高,等红灯都有人摇窗拍照!但爽归爽,槽点也多得能装一箩筐,全是销售不会主动告诉你的大实话。看完这篇,保准你试驾时心里有谱不踩坑! 静态感受: 1. 外观:车头从正面看,低趴的车头造型搭配隆起的引擎盖线条,确实很有跑车感,这种线条是让我很喜欢的一个点。车门把手是封闭式的、向内收的把手,在美感上更吸引我,并且说是从车受风力这个观点上出发,这种设计会降低一定的风阻。车尾部分视觉呈现还不错,Yu7尾部做的一个上翘,所谓的小鸭尾边,让人看起来似乎有尾翼。尾灯也是做了一个立体的设计,直接有了一个凸起来的感觉。 2. 前备箱:空间大但关盖必须动嘴。电按钮一按,盖子掀开能竖着塞进一个26寸行李箱还有空,确实像机器猫口袋。但想手动摁回去?门儿都没有!非得喊“小爱同学,关前备箱”,旁边有人看着贼尴尬。 3. 后排空间:能跷二郎腿是“偷”出来的。我1米73坐驾驶位调舒服了,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拳多,翘腿真行!后来发现玄机:座椅填充削薄了足足3厘米,坐垫倒是加长了点。代价是座椅底下那个抽屉浅得像饼干铁盒,驾照本加包纸巾就塞满了,想藏私房钱?没戏! 4. 后备箱:开口小、门槛高,设计败笔。28寸行李箱得斜着45度角硬怼才能进去。婴儿车?前轮卡在门槛凸起上死活拖不动。销售吹牛说放倒座椅能塞露营装备,结果帐篷杆子直接戳到那块大天幕玻璃,心疼! 5. 车内部分:细节设计反人类,日常用着憋屈。方向盘调高点就顶大腿,下车得高抬腿跨出来。无线充电板十分钟不到就烫手,手机弹出高温警报三次!车门储物格设计窄,标准550ml矿泉水瓶塞进去卡得死死的,使劲拔出来水晃出来溅一裤子。 动态感受: 1. 驾驶感受:舒适模式像开船,运动模式电老虎。过井盖和坑洼时滤震是真软和,颠簸几乎感觉不到,晕车的老婆居然睡着了。但快速过弯时悬挂“咔”一下变硬,像被人按在座椅上。销售坦白:要舒服就得忍受晃晃悠悠像坐船,开运动模式爽是爽了,电耗猛涨30%! 2. 天幕:天幕隔热还行但变色慢如蜗牛。中午40度暴晒后车顶玻璃摸着手疼,但车里头皮真不觉得烫,比特斯拉强。可你要想打开遮阳模式?得干等三分钟!屏幕显示“变色中”,销售只能尬聊:“先生您看窗外云彩多漂亮...” 3. 智驾:智驾系统时灵时不灵,吓人一跳。自动泊车确实牛,窄侧方车位一把进,轮胎离马路牙子就10厘米。但路上有车突然加塞硬挤进来,它像个呆子既不减速也不躲,吓得我一把抢过方向盘!360影像想看侧面?得等中控屏慢悠悠弹出个比手机屏还小的画面,下雨天摄像头糊成一片啥也看不清。 4. 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好看是好看但是是“暗器”,会割手!那个弹出式门把手金属边缘没打磨,开门时手背蹭过去火辣辣,一看划了道血印子。想到小孩细皮嫩肉的手指头,心里直发毛。 5.戴偏光墨镜开车,关键信息全瞎。方向盘前面那条1米长的细屏幕,戴偏光墨镜一看,瞬间变成全黑!车速、导航啥都看不见,只能摘眼镜或者换普通墨镜。 6.转弯舒适:转弯半径小,窄路神器。那种挤满人的小路,别人要揉好几把,这车一把方向就能掉过头,确实灵活。但方向盘电子味太重,轻飘飘的像玩具车,没啥手感。 7.小配件:磁吸拓展好玩但配件死贵。B柱有磁吸口,能挂运动相机拍自驾视频,挺酷。但官方一个磁吸手机支架敢卖800块?抢钱呢! 8. 音响:音响低音轰头,门板跟着抖。听DJ或者摇滚时音响效果确实震撼,身临其境。但低音一重,车门内饰板就跟着“嗡嗡嗡”共振,时间长了脑瓜子疼。 总结 试驾避坑必须带道具、挑时间、动手摸!一定自己带婴儿车/露营车塞后备箱,别信销售吹牛!戴偏光墨镜的务必带副普通墨镜备用。周末人多排队,每人只让开十分钟,最好周中去。有娃的家庭,务必亲手摸摸门把手边缘,看割不割手! 这车壳子漂亮,开出去路人以为是百万豪车(大爷真问是不是50万)。但细节上小毛病一堆,用着不省心。真要买,27.99万的中配够用了,顶配多花5万纯属智商税。北方朋友千万警惕:车主群里吐槽冬天实际续航直接砍半(标700公里实际跑350),官方数据水分太大!提车还得排队等大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