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故事:
作为一名北方普通工薪阶层,因单位整体搬迁至离家比较远的郊区,实际也没多远,单程也就4公里,但不想风里来雨里去遭那个罪,于是在2011年1月拥有了我人生的第一辆车,排量1.6的灰色起亚轿车。多年来它陪伴走了7万多公里(惭愧每年也就5000多公里)。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久,对车也就没那么精心呵护了,小嗑小碰车漆也补过多回,因色差问题让人看着如昨日黄花不着人待见。
2019年9月陪同事买车去了哈弗4S店,第一次近距离参观国产车。价格不贵配置很高,开起来比合资车也不逞多让。从这一刻起,心里就埋下了购买第二辆车的种子。事后就下载了懂车帝搜寻自己心仪的第二辆车。通过长时间的了解和网上咨询,定下了第二辆车的基本标准:一是必须是SUV;二是车外观必须是白色:三是功率必须要高;四是配置一定要高;五是价格在20万元以内;六是必须国产车。定下这五条标准也是没什么就想要什么的心理在作祟吧。特别是第六条标准,是看了很多同级别合资车型和国产车对比后决定的,合资车已经没有前几年的光环,什么三大件稳定、皮实、省油……目前国产车样样不落后,特别是配置和价格方面特别突出,于是果断决定购买第二辆车就一定选国产车。

第一辆车,留个纪念。

路灯下看着还行😎
选买历程:
兜兜转转在网上看了好多车型,经过多方比较看好的车型有领克01、奇瑞瑞虎8、名爵HS,还有长城的魏VV6。通过在当地的车展上看实车,对这些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比较看好VV6和领克01。最终放弃其他车型而喜欢上VV6还得感谢同事。半年后也就是2020年3月,他去哈弗4S店做首保时,通过和销售聊天知道这家哈弗4S店和魏4S店是同一个老板且就在马路对面,于是和销售过去看。一眼看上去,白色的车身,威武的前脸,犀利且标志性的三坚大灯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再看内饰,比我11年的小破车强太多了,能摸到的地方全是软性材料。坐上去特别紧致,没有松松垮垮的感觉,各种按键有序排列,充满科技感和豪华感。就这一看我就迷上了它,从内心里喜欢上了VV6。而同为国产豪华SUV的领克01因空间小、加95号油、性价比不高等原因最终放弃。
但好事多磨,或许是我与VV6有缘无分。因家里的原因,购第二辆车的想法就成了梦想搁置了,可惜我与“小6”擦肩而过,这一错过尽然成了“永别”,VV系列停产了……同时也得知魏在2021年11月又出了VV系列迭代车型——咖啡系列且以新能源为主。因对魏的独情有独钟和对小6的迷恋,拿铁成了我追逐的目标,关注着有关它的一切资讯。提前熟悉它的功能和配置,还下载了魏APP,在上面了解车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在当地4S店有拿铁展车的第一时间去看了一下。首先外观较小6发生了改变,不再有张扬的个性有点中庸,但还保留三坚大灯,感觉比以前的VV6空间上大了些。最后是内饰大改,简洁大方,少了按键更多功能集中在大屏上,多了智能巡航手柄。整体上比较智能化,豪华感十足,不比30万的合资车差,感觉还略胜一筹,自己的起亚就更没法比了,只是可惜没能驾驶体验一把。和销售留了联系方式,想着是新车型,等卖个一年半载的,看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购买。
2022年4月6日,当地销售给我来电话说拿铁因材料原因要涨价1万元。我也从官方APP上得到了证实,于是购买拿铁的日程一下提前了半年。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在涨价前下定拿铁DHT,同时也否决了销售购现车的提议。因为我心心念念着想要选装流媒体,不想留下遗憾。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4月13日从APP上定购了白外黑内选装流媒体的拿铁超大杯,下来就开始了焦急等车的慢慢过程。

订购信息

订购时间
提车与价格:
5月9日销售通知我车已到店,激动的我一夜没睡好。工作原因,直到5月13日正好下定后的一个月我才去提的车。销售早早的把车洗白白,看着我的大白,真是满心欢喜。因为和销售提前谈好了价格,整个提车过程比较顺利,4S店附近就有上税和上牌服务大厅,下午我就开着我的拿铁回家了。虽然也开了十多年车了,可开着崭新的拿铁还是有些顾虑和担心,生怕出事,全神贯注的像个新手一样。
价格方面,涨价前赶上医务工作者和公务员优惠3000元的活动,还有100元顶1000元活动,4S店优惠了4000元现金,又找了熟人和老板打了招呼又优惠1000元。开票价格178800元,返了6000元现金,加上税和上牌费最终落地价191000元左右,零头记不住了。
关于砍价方面没什么经验,因为每辆车的底价4S店已经内定了,如果没有老板这层关系几乎是谈不下来的,只要你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同时尽量多要些赠品,脚垫,后背箱垫、车膜什么的,能麿就磨能要就要。对于我来说,4S店能赠送,我就不再自己去买了。也许有些车主觉得4S店送的东西不好,但我认为这些东西时间长了都一样,新鲜劲一过,什么好的坏的能用就行。所以我购买的车上配件很少,方向盘套是感觉原装的有点细,所以才配的。

提车留念。

正面

侧面

车内
半年的用车感受:
从提车到现在我的拿铁开了也有半年多了,大多数以市内通勤短途上下班为主,中间跑了两次高速总共1000多公里,目前总里程也才3000公里,平均油耗5.6L/百公里,冬天会有所增加,持续关注中。下面谈谈用车和驾驶感受,这也是基于我第一车辆油车而言,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先说下拿铁功能方面的用车感受。这车的功能配置相较我以前的车多太多了,540度影像、智能巡航、自动驻车、电子手刹、坐椅通风加热……感觉我以前开得车就是丐中丐。便利性方面比较喜欢的功能有内置行车记录仪和ETC,省得自行安装走线麻烦,也影响安全的美观。通过两次跑高速的经历,也验证了车载ETC十分便利省心,对此点个大大的赞!抬头显示也很赞,这个功能以前只有在豪华进口车上才可能有配备,可现在拿铁也毫不吝啬给配置上,大大减少了车主低头看仪表盘的几率,提高了行车安全性。还有就是540度倒车影像,以前使用的车只有360还是后配的,成像效果不必再说,还只有后面有,但实际倒车或者行驶在狭窄道路上,车的侧面也是最容易磕碰的。拿铁配置了多达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9个摄像头,使得我在各种复杂道路情况下都能安全出行。最后娱乐方面我要求不高,车机上的QQ音乐配上燕飞利士的音响已经让我很满足了,特别在高速路上开着心爱的拿铁,听着美美的音乐,真是享受。
说到拿铁驾驶方面的体验,得先说下当初我第一辆车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噪音大,外面的声音毫无遮拦的传到车内,隔音效果奇差。二是避震硬,过路障时国内感觉就是硬接触没一点韧性,颠的人一跳一跳的特别不舒服。三是动力肉,高速上超车油门都踩到底了速度也不见提起来,特别是80多公里提速时特别明显。而拿铁的驾驶体验远远超出我的预想,平顺、安静、易操控是最突出的特点,远超我的第一辆车。还有就是避震很有韧性特别有高级感,体验相当好。动力上拿铁综合扭矩达500+,在高速上在100公里速度时再提速都毫无压力,高速驾驶也没有感觉到飘。同时这么大和重的车操控起来也是很轻盈,没有沉重感。

第一次ota升级。

瞬时油耗,虽然不准确,但已经让我惊喜了。

首保时的底盘。
槽点反馈:
说到槽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为配置高,各种电子原件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具体是紧急刹停在没设置的情况下引发过几次,多亏速度不快没出什么事,但也惊出一身冷汗。二是车机问题,这也是广大拿铁车主诟病最多的地方,那么高级的芯片,速度却与之不相匹配有些慢。希望厂家也软件方面多下下功夫,在硬件够硬的同时把软件的弱项提升起来。三是蓄电池问题,冬天了充电相当慢,但掉电的速度一点也不慢。在气温降到零下的情况下,拿铁的蓄电池坚持不了半个月。最后就是魏定位高端SUV,可现在从外观上看越来越像哈弗了,让我们这些魏牌的车主情何以堪!
整体来说拿铁是辆好车,车主都承认这点,小的毛病也真实客观的存在,但不影响使用。关于销售低的原因,个人认为在口碑、定位、营销方面都有问题。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搞那么多品牌,一个没做好就搞另一个,有那么多精力吗?但内心还是希望长城越来越好,魏牌能深入人心,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同时也希望我与拿铁能够情长在,缘长久!
最后感谢一下圈主,辛苦圈主老沈6890帮忙指导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