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2发布于:问界M9车友圈
什么是星闪技术?简单来说,就是5g技术的一种短距离应用,最大连接距离可以到600米,速度可以达到900兆,连接数量可以达到4096个,时延只有25微秒,能耗还非常低,直接把蓝牙和WiFi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放到汽车上有什么用? 首先可以节省汽车上的各种通信线缆,而且带宽可以非常大。前者节省了内部空间(也会节省成本),让设计布局变得更简单,让底盘和车身分离的滑板底盘结构更容易实现。滑板底盘的最大优点是底盘和车身可以分开同步设计,节省开发时间。提升通信带宽可以让汽车变得更智能,现在的智能汽车跟传统的油车最大区别,就是放弃了之前的can总线,用星闪技术显然更上一个台阶,最终会实现一个域控制。 其次是由于带宽和时延的极大提升,让汽车云端计算成为可能,遇到没有遇见过的场景,直接上传到云端大模型去训练就行。5g虽然也不错,但是时延差点意思,而且车多了之后带宽不够。这个功能一旦实现,什么芯片卡脖子车机算力都不是核心的东西了,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会真正实现,甚至于实现人工的远程遥控驾驶也有可能。 车上各类控制系统的传动更快更更智能,更稳定,汽车会更加的安全,更加的节能。 m9会有星闪技术吗? 这是通信领域对汽车领域的跨界打击。当然,这套东西的本质是万物互联,用的范围越大,连接的东西越多,发挥的效果就越好,它在整个工业领域的应用不可限量。
然而蓝牙和WIFI是免费的,你这什么闪是收费的
一样收费
蓝牙WiFi可不是免费的。。。只是消费端没人提而已
怎么可能。顶天就是手机投屏功能给你搞得更顺畅罢了。别的不说,就是空调偶尔失灵,开起来体验都不会好。开到电磁环境复杂的地方,那是惨不忍睹。比如大家都用了星闪技术的车,一堵车,20几米内几千个设备传输数据,信道不堵吗?
要是有效范围10米呢
星闪最大连接是几千个,不是蓝牙的8到12个,其次,星闪的带宽足够宽,支持加密通信,连接稳定性很高,第三,星闪的有效距离是150米,也就是说道路上无线交通信号设备可以实事接入车机提供道路实况和交通情况,至于电磁环境,目前车辆的有线线束其实更容易被电磁干扰,因为通电后线束自身就带电磁场了,和其他电磁场一接触更容易收到影响,破坏连接稳定性
我问一下,是不是开到人家保密范围有信号屏蔽的地方,车是不是就瘫痪了?解放军搞军事演习的地区,是不是也瘫痪了?
那是不可能的,你整个车里的零件和车连为一体,就像你人体里的各种器官连为一体,屏蔽也只能屏蔽车与外界的通信,除非是专门针对该频率的屏蔽信号,就像蛇毒破坏你的神经一样,但是谁会吃饱了撑的专门针对汽车?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所谓屏蔽是全频段干扰,尤其是公共通讯频段。而且从安全性来说无线通讯不能作为车内关键信号传输。
@用户8533065247111:那是不可能的,你整个车里的零件和车连为一体,就像你人体里的各种器官连为一体,屏蔽也只能屏蔽车与外界的通信,除非是专门针对该频率的屏蔽信号,就像蛇毒破坏你的神经一样,但是谁会吃饱了撑的专门针对汽车?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CAN只需要两根数据线,但每个节点需要一个CAN芯片和具有CAN功能的CPU,这两者加起来的成本至少有10块钱以上吧(大概估计的成本,有三四年不接触了,以前是20块左右)。如果为了省去这两根成本只有毛把钱的数据线,这个星闪技术会让每个节点增加多少成本?不会又像5G那样成本是4G的30倍,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能有4G的2倍吗?国家和民众好忽悠,自负赢亏独立经营的企业就没那么好忽悠了。
拿猜的成本来带节奏,还扣上国家和民众好忽悠的帽子,你可以的。
我觉得这个技术对线束没有一点影响,高速无线连接需要通信双方高速的modem芯片和天线支持,所以对车辆线束没有影响,线束是车内通信最简单便宜可靠的方式,无法替代。最有用的场景是车与车 车与交通指挥系统 的通信,是城市智慧交通的有力助手
如果星闪芯片价格足够低,整车的控制单元都可以用无线,只接电源就可以了,控制线束大幅度降低!对于车辆的控制布线还是很有价值的!现在最懵逼的是蓝牙,来了个降维打击的,淘汰已经不远了
可靠性呢?无线连接抗干扰能力弱,可靠性差,无法替代线束的
@用户907514529107:如果星闪芯片价格足够低,整车的控制单元都可以用无线,只接电源就可以了,控制线束大幅度降低!对于车辆的控制布线还是很有价值的!现在最懵逼的是蓝牙,来了个降维打击的,淘汰已经不远了
无线电并不可靠,论稳定首选光纤,其次电缆。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