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酷车先锋点评怎么样

    01-06发布于:Model 3车友圈

    外观

    4.00

    配置

    3.00

    操控

    3.50

    内饰

    3.00

    空间

    2.00

    动力

    4.50

    舒适

    1.50

    体验完了一周 Model 3P ,整体的结论是:车的软硬件体验非常棒,但我一定不会买,因为我不是 Model 3 的目标用户,这辆车适合作为单身或者小两口用车,但绝对不是一辆优秀的家庭用车。 特斯拉的软件交互提现了近乎完美的极简设计哲学但极简的背后带来的是上手门槛高,如果你是个数码白痴用户,要想适应这辆车,还需要不低的学习和适应成本,比如如何调整后视镜,我研究了好一会儿才找到操作界面。 让人踏实的续航 上周体验的宝马 i5 让我对电车的续航有了阴影,但开了一个星期的 Model 3P,让我觉得非常踏实,续航里程非常实在,掉电慢,充电快,所以整个体验周期内,我对特斯拉的续航完全没焦虑,这点相信特斯拉的车主一定跟我同感,买电车,闭着眼睛买特斯拉,肯定不会错。 过简设计真的适合汽车吗? 新款的特斯拉 Model 3 取消了传统的档把设计,方向盘后面既没有档把,又没有车灯、雨刮器开关,能省的全都去掉了,就跟马斯克收购了 Twitter 以后,把大部分部门裁员一样,连换挡都得在屏幕左上角划来划去,刚开始时候,各种不习惯,但我刻意用心得学习了如何换挡、打转向灯、开关雨刮器这些常用操作,频次低的操作我还能适应,比如换挡,但频次高的操作我还是不能适应,比如打转向灯,想了一下原因,可能是因为高频操作会固化我的使用习惯,短期内很难改变,频次越低的操作,反而容易改变。这所有的“反人类”操作,大概率是马斯克的产品极简设计哲学与极致的成本控制叠加产生的结果,但我疑惑的是,这种过简设计可能在3C 产品能行得通,但在汽车行业真的行得通吗?因为过分颠覆驾驶者的过往使用习惯,有可能会产生新的安全风险,跟 3C 产品最大不同的地方是,汽车的安全排在第一,性能和设计都得向安全妥协,而 3C 基本不需要考虑这个。之后还得多体验几辆特斯拉的车,才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特斯拉智驾依然让我不放心 特斯拉智驾算是行业的鼻祖,我在体验的过程中也尝试了,但险些出事,在朝阳北路辅路上,右前方有一辆大货车停靠在路边,突然大货车左侧有一辆三轮车逆行,智驾并未提前预知风险,我手动左掰方向盘取消了智驾,避免了事故,虽然我平日里使用辅助驾驶的频次非常高,但仅限于路况较好(车较少、视线较好)的高速公路,而且在使用辅助驾驶的时候,一般会人工和辅助来回切换,避免长时间辅助驾驶带来对突发路况应变降低的风险。因此,通过体验理想 MEGA、特斯拉 Model 3 的智能驾驶,以目前国内的复杂路况,所有智能驾驶都不能过分信任,只能作为辅助驾驶使用,人工干预必须随时介入,就算再 AI 发达的现在,AI 在某些领域也无法战胜制定规则的人脑,所以抖音上那些开着智驾拍视频的无知小孩们是在跟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糟糕的乘坐体验 开头说 Model 3 不适合家庭使用,主要体现在两点:1、空间,无论是前后空间还是上下空间,特斯拉 Model 3 依然还是辆A+、B- 级的体验,乘坐空间体验完全不如迈腾、帕萨特、凯美瑞、雅阁这些能打的家庭用车,如果你是一家三口,买Model 3,后排乘坐体验只能用“憋屈”来形容;如果你是一家五口,买Model 3,后排乘坐体验用“灾难”来形容完全不为过;2、过分硬的底盘调教,特斯拉的底盘调教让你实实在在得感受到路况的真实性,哪怕过一个小坑,特斯拉也会让你在后排实实在在感受到踩坑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是家庭用车,尤其是五口人,如果你真的对纯电动车有执念,特斯拉 Model 3 绝对不是你的最佳选择,相反我会建议体验体验极氪 001、比亚迪汉 EV这些自主品牌以及新势力小鹏 P7+这些备选产品,如果你不介意动力形式,这个时候买迈腾、帕萨特、凯美瑞这些老车型,作为家庭用车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这些老牌 B 级车的使用、维护成本以及残值率都会大幅降低你的“拥车成本”(购买成本+使用成本+维保成本+保险成本+折旧成本)。 昨天团队的兄弟问我,特斯拉 Model 3 怎样?我笑了笑说,车非常好,但我不会买,因为我不是 Model 3 的受众,如果是单身汉、新婚小两口,买辆 Model 3 代步通勤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提到的车系: